战友情深

曹建

<p class="ql-block">到兵团的第一张照片,拍攝于老砖窑。</p> <p class="ql-block">71年探亲路过北京天安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兵团战友报”和”“解放军报”每天必看。在看“解放军画报”</p> <p class="ql-block">探亲时一起游览栈桥</p> <p class="ql-block">兵团期间回青探亲北京大会堂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79年4月最后离开内蒙在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  我带上老花镜,翻阅这一张张微黄了的照片。她又把我带回到连队,仿佛人,还在兵团。</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战友们个个英姿飒爽,年轻豪迈。我小学毕业,中学只读过“毛选”未满十八,被批准成为兵团战士,晋升为“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 自从背井离开家乡,我砖厂脱坯背过砖,大田挥过镰,当过炊事员,酱油房烧过缸,也曾骑马打过枪。我从基层干起,一直战斗在一线,直到离开农场。🤫(后来兵团改为农场)。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和谐的像家人一样,渴了战友会递上一杯水,热了会递上一支烟,哥们:“歇会儿抽支烟风凉风凉”。病了会把病号饭端到你面前,(一碗葱花面加个荷包蛋)问寒问暖。每当想起,到现在还幸福满满。</p><p class="ql-block"> 那时受社会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见到女生都不好意思,除了工作用语,基本不怎么说话。(至少我是这样)说来也怪,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次见到她们就象都是我的“亲人”那么的熟悉,感到特别的亲切!青城团聚一晃三年,我们也不再是那个少年。望彼此多多保重!借此机会遥祝曾经帮助过我,用欢笑陪伴我度过那些艰苦岁月的各地战友们,幸福安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微信群里天天见,联系永不断。祝十七团九连的战友们,一起团圆,久久相连!</p><p class="ql-block"> 谨此纪念十七团九连战友呼市聚会三周年</p> <p class="ql-block"> 呼市聚会战友照片</p><p class="ql-block">戚真布制作于 2020年7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