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晨八点半从秦岭太白县出发,接近500公里的路程,一路青山连绵、鲜花💐铺路,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就到达了革命圣地一延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我们脚踩这一片红色土地,脑海自然回想着山丹花开红艳艳的曲音,仿若当年怀揣梦想,直奔圣地参加革命的年轻战士一般心潮起伏,激动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突然看见湛蓝的天空一条银白的“飞龙”摆动着雪白的龙鳞煞是好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终于看见巍巍宝塔矗立在宝塔山上,在蓝天的映衬下,特别神圣壮观。多少年来,陕西延安成为每个中国人向往的革命圣地,它是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希望,而宝塔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英勇的中国人民前仆后继顽強奋战,赶走日本鬼子,打败国民党,建立由伟大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崭新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夜幕下的宝塔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好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想象中,延安还是黄土高坡飞沙走石的模样,脑海中还回荡着高亢的信天游的旋律,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却是一座时尚繁华的都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川流不息的车辆,高楼林立的商业大厦,夜幕下的人们聚集在广场上跳着欢乐的舞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延安早已不是我们想象的黄沙漫天、荒凉贫瘠的样子。他早已变🉐️和我们现在的任何一个城市没有什么两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无论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如今的延安黄土坡早已成为历史,在新时代的建设洪流中,革命根据地的老区的人们早已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富足、幸福美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早晨起来走在延安的街道上,看见了大的小的白色树皮,枝干挺拔,特别适合北方生长的白桦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然,还看见了开着杨槐花的洋槐树,白桦和杨槐构成了延安街道独特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参观的第一站是延安革命纪念馆,远远的就看见了黄土坡下一座巍峨气势的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纪念馆前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下,再次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不由心潮澎湃,激动万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1935年到1948年整整13年的时间。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红军长征时期军长用过的雨伞、水壶、草鞋。还有红军战士周根生过草地时吃剩下的半根皮带。珍贵的文物一下就让我们想像到当年万里长征的艰辛和困难,革命来之不易由此可见一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对无数革命青年产生巨大影响的《新青年》长这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延安时期的“10个没有”是毛主席所领导的西北革命根据地示范区的典范。是对反共反对派最有力的回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也如火如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没有衣穿,没有东西吃,毛主席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南泥湾开展的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让荒漠变良田,瓜果遍地香,至今还让人感动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前往南泥湾旧址,眼前所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大块一大块又平又宽的良田,青青禾苗田里栽,平川遍地稻谷香。遥想当年359旅的战士们一手拿枪,一首荷锄,用四年的时间,开垦了100,000亩地良田。硬是把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陕北好江南,创造了开荒垦田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延安留给我们最伟大的财富就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人民的模范精神,还有白求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总之就是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排除一切万难战胜一切困难也要取得胜利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传承下去,它是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参观了八路军总司令部住址一王家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毛主席曾经住过的房间,想到一代伟人就住在这样简陋的房间里,写出了那么多光辉的著作,指引着中国人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心中不由升起万千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青石桌就是当年毛主席和儿子毛岸英促膝谈心,亲切交流的地方。主席希望岸英去上劳动大学,拜劳动英雄为师。这是既作为国家领袖又是慈父的殷殷期盼,爱子心切令人动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屋门前的这颗70多年的柳树,见证了主席在这里居住的两年多的峥嵘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枣园,仿佛进入一个世外桃源,园子很大,树木葱茏,清凉舒适,园中散落着一处又一处伟大领袖们的住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主席在枣园的居住地有一大块又大又平的院子,院中的柳树有一百多年了,毛主席曾在枣园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1947年离开枣园,转战陕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屋子有两间,一间用来办公,屋内有一张办公桌和一个柜子,一间用来休息,也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柜,如此简单朴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首过去,我们从哪儿来,眺望未来,我们要到哪儿去。延安之行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前路漫漫,让我们一起努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