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六十甲子为一圈,回眸过去,伴身不离的除了代代相接的亲人,就是进入自身爱好的读书和运动,运动中尤以书法和太极相伴最久。书法来自父亲的传授,上溯右军王家笔法,惜无所成,只是附庸风雅。太极来自大学老师的传授,习的是吴天鉴所传的吴氏老架,但天性鲁钝,离开老师后,钻研不够,练习也时断时续,于动作的松、化、缠、沉未得要领,于呼吸的深长匀细与体势的乱环屈伸的配合也不娴熟,久居乡下没有加入组织,以至于孤陋寡闻走形成操,又憋气而滞,流畅藏锋不足。曾与人推手,定力太浅,险遭飞败,自惭形秽。</p><p class="ql-block">太极源自《易经》,讲究的正是乾坤挪移的天人合一和阴阳和谐。老子在《道德经》中定位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强调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哲学的层面诠释生命全息的密码。周敦颐秉理学之造诣,吾道南来,作《爱莲说》,借助佛教法轮常转,始建太极阴阳双鱼八卦图为模,可惜被藩邦韩国移作国徽专利。太极以拳的面貌面世当在宋元之后,起于民间,发源于河南云台陈家沟,由陈氏而杨式、吴氏、孙氏等,开枝散叶,流派众多,蔚为大观。各种太极拳大同小异,各有侧重,风格不一,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招式都以技击为魂,以柔克刚,以慢打快,借力打力,是一种以防身为主的拳术,流传甚广。</p><p class="ql-block">来到长沙后,卜居城北月湖之旁,每天清晨绕湖而游,逐渐结识不少退了休的太极同道。为道日损,浮华已去,太极是最好的一种锻炼方式,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好方式。尽信书,不如无书。跟书学,不如跟人学。休假时,最早跟的是月湖拱桥北广场的贺老师,他于太极简式和五禽戏方面带领团队做得行云流水,漂亮大气;接着跟的是荷塘月色北岸栈台的肖老师,他于陈式和意拳方面功夫了得,曾获省太极拳比赛冠军,大成拳法加入太极推手,发力击人,可以打飞;近段时间,跟的是过了古稀之年的王老师,她对杨85和太极剑有独到的体会,讲究内化而出,化技击为养生而不失其内涵,身手矫健,气色红润,一看就是练太极的福报。除太极外,我还跟过刘老师的力美瑜伽社团学习瑜伽,对身体的柔韧和平衡很有好处,许多体式与太极有神通之处,完全可以融合的。</p><p class="ql-block">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悦纳天地而又置身其中,身无挂碍,太极拳是一种在原地来回却可以在时间里走得更远的运动。走过千山万水,息影月湖,甲子重新,与人同好,自信太极余生必将别开生面,于斯为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