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他没有高等学府的文凭,但精湛的医术会让四里八乡的乡亲们前来投医问诊。现已年过花甲的他除了做好自己份内的,就是喜欢坐在自己那简朴的农家小院中贪看书籍,医学的,文学的都是他所爱。</p> <p class="ql-block"> 他的童年在贫寒中度过。家中兄弟姊妹众多,加之母亲还患有先天眼疾,赶上灾荒年月儿,他们几乎是穿百家衣吃百家饭。连乡亲们都说,他们这些孩子都能存活下来简直是奇迹。其实,对于岁月尖利的感悟,恐怕只有他们众兄弟姊妹心中最清楚。但他从来都笑对人生,因为,他常说,一个人只有笑着走过冬天才能看到春天里的红花和绿草。</p><p class="ql-block"> 他很爱自己的家人,朋友,乡亲,即使是外乡慕名而来的患者,都会真诚对待。这不仅仅是来自对心中职德的崇仰,更源自他一份感恩知报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从小他就是一个很好学的孩子,但由于家境窘迫,他的学业只能是在劳作的间隙里和农闲的时候来完成。可农家真正赋闲下来也就到了天寒地冻时,他不顾家里人的劝阻和其他孩子们的嘲笑依然会背起书包去学校。大概是他12岁那年的冬天吧,家里实在不能给他做出一双像样的棉鞋,他只好把穿小的单鞋用麻绳绑在脚底,一步一滑地踏雪去邻村完小上课。等走到教室两只脚失去了知觉。老师看到,心疼得把他的脚揣进自己怀里,随后脱下棉鞋给他穿上.......从此他不光有了棉鞋还有了棉衣,当然那些都是老师深爱的馈赠。后来,勉强读完完小,他就去公社的卫生院做了护士。那一次农招,可能全县只录取了他这么一位男护理,当时他隐瞒了年岁说自己18。</p> <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卫生院的那段日子里,练就了他以后为大家医病除痛的本领。由于天资好学加之勤奋他深得众医生的喜爱,在那黑白颠倒的岁月里,当人们忙着到处搞串联,饶世界贴大字报搞文批、武斗时,他却躲在静静的角落饱读医书,逐渐地掌握不少医药知识。后来拨乱反正一切恢复正常,他这个没有学历文凭的农合工只好又回到乡间。</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回乡的他,在村子里诊病已是凤毛麟角,在乡亲们的鼓励下他办起诊所,从此一做就是几十年。</p> <p class="ql-block"> 在流水般的光阴里,他由毛头小伙变成了两鬓霜白的长者。来他门下就医的,是方圆20里各村镇的乡亲。人们几乎忘掉了他的姓,六叔、六大爷、六爷爷这些亲亲称谓,却是他早已听习惯了的。</p><p class="ql-block"> 他看病有两大特点,就是只给三天的药,而且每一次的服用剂量都用纸包好,这样一不会因为误诊而延误病情,二患者不必担心服药时在剂量上出差错。他的诊台上除了一些医疗设备,处方笺,包药的纸外还有一个账本。这里记录着那些病患们拖欠的药费,其中一些账单一留就是几年,有鳏寡老人的,有家境困难的,还有子女不在身边留守老人的.......有人说过这样赊欠不是办法,写一些明示的话要大家自觉点儿。他听了笑笑说,但凡能拿出的都不会赖账,就是赊欠也有还的那天,这是迟早的事情,干嘛弄得急鼻子怪脸的,即便是还不上了,也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我眼前疼的打滚儿不是,“做任何事之前,要先学做人,做有良心的人,”这是他经常对刚刚穿起白大褂的儿子讲的话。</p> <p class="ql-block"> 村里每一位老人走之前,都会和他打个照面儿。因为,他是他们的六大夫,生老病死关头,是他在忙碌着极力挽留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这位老人就是我远在乡下小村的姨夫,一位德高望重的乡村医生!</p> <p class="ql-block">注:本文美图均来源于百度网络,在此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