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九溪之源

<p class="ql-block">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也看怎么走。不过,只要走出去,总有收获,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惜疫情肆虐,先生也没休假,只好翻翻以前的记录过过瘾。</p><p class="ql-block">对于敦煌,是三十多年的向往。当年读师范,一姓陈的年轻老师给我们上美术欣赏课,磁性的声音讲述飞天,讲述千年前的梦想,精神的皈依,以及历经千年不曾褪色的精湛画技,深深地吸引了我,令人神往之至——可也只能是神往,那个年代,想要走出去,朝拜那神圣的地方,该需多大的能耐啊,我自认还达不到。</p><p class="ql-block">后来偶得余秋雨先生的书,看到关于敦煌的叙述,向往,叹息,遗憾,种种情感交织。敦煌,成了渴望又不敢轻易涉足的圣地。</p><p class="ql-block">今年,终于在同事的号召下,得以成行,心中的激动是无法言说的——想想,一不小心,就圆了三十年的梦了啊!人生有几个三十年呢?</p><p class="ql-block">走的是大西北环线,三千公里,七天时间,所以坐车的时间总是比游玩的时间多。生活在江南,雨水滋润,山峦叠翠,只要你不是刻意破坏,你周边的大地总会给你长出一片新绿来。极少见到荒漠一片,还真的不知那土黄总是不长草是什么感觉——这一次终于见到,坐在车上几小时地开着,就是难得见到一片草地,突然间冒出了一大片草地,草地上奔跑着大群的牛羊,有时是一大片油菜花,金黄金黄,信仿佛可以一直开到天边去,那种兴奋之情,让整车的人忘了坐车的疲劳,忘了晕车的不适,一个个拿起相机,贴着车玻璃拍个不停,似乎这样就可以永远留住那些美景。那种对绿色,对鲜花突然强烈起来的向往,是不知不觉中强烈起来,根植于心的。突然间明白,老舍的《草原》中那些句子原来真是精彩至极。突然间明白,藏地百姓为何笃信佛教,为何对生命是那样的地敬畏。</p><p class="ql-block">及至到了敦煌,进入洞窟中,看到那些千年前的壁画,那份震憾又强烈了一分——在苍茫的大漠中行走,物资的匮乏,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让行走在黄沙中的商旅们,让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怎么不悲伤?那么,如果有了宗教的引领,有了精神的依托,所有的苦是不是都可以容忍?至于那壁画历经千年仍旧鲜艳如新,那人物一一叙说着千年前的故事,无声劝戒着芸芸众生,那是当年在余秋雨先生的书本中感受到的,今天已经不能形成强烈地冲击了。倒是洞窟外面的参观,看到那些先辈们为了宣传莫高窟,住在这边上低矮的房子里面,一住多少年,不问世事,潜心研究,让人景仰。</p><p class="ql-block">回来时在候机厅,我驻立在一排书前走不动了——这是几本关于佛经,关于藏地文化的书,突然间,有了一个愿望,想去了解这块土地的人,挑选半天,还是拿走了一本《一个人的藏地》——这里的书还是一如既往的贵。</p><p class="ql-block">早年外婆信佛,不懂她为何总是跪在佛像前求来求去,调侃她:</p><p class="ql-block">“佛祖也很忙的,他管得过来吗?”</p><p class="ql-block">“外婆,外婆,我们都好,你天天求的什么呀?”</p><p class="ql-block">外婆正色道:“心中有佛,佛祖无处不在呀!”</p><p class="ql-block">“我求全国人民幸福,求世界平安,不打仗呀!”</p><p class="ql-block">我们大笑,笑过后也为外婆的大爱思想惊叹。可是今天读《一个人的藏地》,我才明白我的渺小与狭隘——真的有一些人,虔诚拜佛,就只求一个别人的平安幸福!想想吧,在离天最近的地方,那里物资极为匮乏,生活极为艰难,那是一般人忍受不了的苦,可是他们全身心地拜倒在菩萨面前,只祈求上苍给大地上人们少一点苦难,只求现世积下福德。来生如何?虽然有活佛转世的说法,可是那么多的普通百姓,又有几人知道来生是什么样子?因了精神的皈依,曾经也英勇好战的藏民们放下了战刀,奉献出大部分的财产,为来生不再受这样的苦而虔诚跪拜,他们传播佛的法旨,真诚地与善同行。</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