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泡惨案

天下为公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案/闫光伟)</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距今122年前(1900年)的今天,发生了屠杀中国同胞的海兰泡惨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海兰泡惨案(Blagoveshchensk Massacre)又称海兰泡事件、海兰泡大屠杀,是1900年7月16日至21日沙皇俄国对居住在海兰泡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的事件,该事件共造成七千多名中国人死亡,至今已经122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海兰泡惨案与1900年7月17日发生的中国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并称为“庚子俄难”。</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海兰泡位于中国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两江汇合处,原是中国的一个村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1858年(咸丰八年),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将海兰泡强行占领,并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后来成为阿穆尔省首府。至1900年海兰泡约有居民4万人,居住在城内的中国人主要从事商业,其中大商号有近240家,此外还有大量的流动的雇工、小商贩和手工业者,在郊区也住着很多农民,中国侨民总计近1.5万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沙俄军队先后两次对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包括婴儿在内,进行惨无人道大屠杀,共有7000多中国和平居民被杀害。</span></h1><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00年7月16日,沙俄军警把中国居民7000多人赶到海兰泡警察局。第二天,又以遣送回国为名,把中国人分批驱赶到黑龙江边,许多掉队的老弱病残被杀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们来到江边,面对滔滔江水,却看不到一只渡船。沙俄军警用鞭抽、刀砍、枪击,驱赶人群过江。他们甚至惨无人道地把中国人的大辫子捆绑在一起,连成一串,往江里推。掉入江水的被汹涌的江水吞没,或者遭到枪杀,不肯下水的在岸边被沙俄军人用刺刀捅杀或枪杀......</span></h1><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国历史学家贝弗里奇说:“这一惨案是俄国在远东历史中臭名昭著的丑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时潜伏在沙俄的日本间谍、日本陆军大尉石光真清亲眼目睹了“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指出这是黑龙江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最大的悲剧,最大的罪恶!”</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时的俄国间谍多伊奇认为,“沙俄现在实行的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只有与中世纪审判异教徒的宗教法庭和西班牙对异教徒、犹太人和摩尔人的迫害才可以相比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列宁说:“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的政策’”。</span></h1><h1><br></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们祭奠死难同胞,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吾辈当自强,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崛起!</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兄弟们,加油!</span></h1><h1><br></h1><h1><br></h1><h1><br></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闫光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2.07.16</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