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家对梵净山可以说是比较熟悉了,因为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去梵净山旅游的照片及一些介绍。我虽然对它的了解还停留在一知半解,至少梵净山的名字是知道的。资料显示,梵净山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佛教文化名山,它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处。</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梵净山脚下,距梵净山南山门仅23千米的江口县,有一个地方却鲜为人知,它就是美丽的古村落——云舍村,“云中的房舍”,好美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也是7月,我曾和闺蜜的几家好友来过贵州,这次因为四川天太热再加上由于疫情差不多有半年没有出游了,在家闷得慌,于是四姐妹说走就走,没做太多攻略。只是走之前大致规划一条线路,先到贵阳,再从贵阳去梵净山。当时无意中发现网上有人推荐,距离梵净山不远有一个环境优美的古村落—云舍村,所以我们决定先落脚云舍,第二天再去登梵净山,下山后又回到云舍,如果舒服就在云舍多住几天。就这样6号我们出发来到贵阳,在贵阳歇了一晚,7号上午就坐高铁抵铜仁,铜仁本来有客运到江口县,从江口再坐车去云舍,我们提着箱子,这么上上下下地绕太累,干脆包了一辆小车直接奔去云舍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查,云舍村村名其实源于土家语,意为“猴子喝水的地方”,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云舍村大约六、七百年历史,位于梵净山太平河景区内,村域面积约6.15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云舍村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它坐落在太平河畔、山地河谷喀斯特地貌中,其实贵州大多属喀斯特地貌,比如三年前我们去过的荔波小七孔、黄果树瀑布都具有喀斯特地貌。</p><p class="ql-block">整个村落沿江、河谷而居,东倚秦岩坡、西傍坝元坡。里有神龙潭、外有太平河。村寨内青石小巷纵横交错,宅院内、溪流边绿树成荫。民房依山傍河、错落有致,掩映在浓荫下。</p> <p class="ql-block">进了村口,迎面你就可以看到一条清澈的溪河欢快地流淌,溪河两岸间隔一段距离有石梯下到水边,连接两岸也有小巧的石拱桥、竹排桥,浅水滩一个个石墩供人通行。村民在溪水边、石墩上浣衣洗菜、洗洗漱漱,很原始的生活方式,那么自然、亲切!</p><p class="ql-block">现在正值夏季,早早晚晚大人孩子在河里戏水、玩耍,很多人都喜欢坐在溪河边大树下纳凉歇息。</p> <p class="ql-block">沿着溪流往里走就是溪流的源头—神龙潭。神龙潭亦名云舍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贵州名泉,泉水是从地层深处涌出的深层承压水,水质清澈,矿化度低,水温恒定在16℃左右。潭有四奇:一是深不可测;二能预报天气;三有泉水倒流奇观;四有祭潭祈雨奇俗。</p><p class="ql-block">神龙潭水顺流而下就形成了我们在村里看到的穿村而过、奔流不息的龙塘河。</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村里落脚的地方是一个开放式的大院子,院里建有一栋三面呈回形的三层楼房,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土家人传统建筑—桶子楼(据介绍,云舍村土家族桶子屋是地方传统特色,为四合院形式,其结构由正屋、偏屋、木楼和朝门组成)。老板说有些房间是他们自己住,其余的是客房,询问下老板说客房差不多租完了,只有顶楼有一个新建的阁楼。从楼梯上去瞧瞧,有一个小平台,可以晾晒衣服啥的,左手边是一个小客厅,客厅往里是一个两间房,看上去挺温馨的,老板说这是双人间,我们和她商量我们四个人一起住,老板人很爽快,不加考虑就同意我们四个人住,价格200一晚,太满意了,当即付了两晚的房费。其实村里也有租房做民宿或酒店的,那价格就悬殊太大了,我们这家是老板自己的房子,当然价格就好商量了。</p><p class="ql-block">从阁楼客厅外的格子窗望出去,清澈的小河哗哗流淌,特别到晚上,十分清脆悦耳,刚开始第一晚我还以为下雨了,哈哈哈,这可比城市里的车流声好听多了。夜晚枕着潺潺流水声香甜入睡,清晨在小鸟喳喳声中醒来,睁开惺忪的眼睛,伸伸懒腰,深吸一口甜甜的空气,啧啧,心里别提有多美,不想起床!</p> <p class="ql-block">如此清新的早晨,睡懒觉固然舒服,可你会错过乡村的晨间美景。七月的贵州是最热的时节,正午的光线仍然很炽烈,不过早晚的气温很凉爽。</p><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慢慢溜达,只见淡淡的晨雾萦绕在山腰和屋顶。偶尔传来鸡鸣狗吠声,鸭鹅三三两两,摇摆着肥肥的身子,在河里惬意的游着。早起的村民在摆摊忙活着早餐,有饺子、馄饨、米粉、玉米粑粑,我们早餐在这里吃了两天的饺子,味道还不错。忘了说,这里的住宿是没有包括三餐的。村口靠近溪流边有一家村民专门做餐饮,我们在云舍两天半的日子除了早餐之外都是在他家吃的。他们是当地人,男主人退伍后回来经营饭店,人很热情,生意很火爆,他负责采买,女主人掌勺,女儿假期也回来帮忙卖冰粉,一家人忙忙碌碌却分工有序。虽然都是家常菜,可是特别香,价格也实惠。有一天晚餐,有道菜是土豆烧鸭子(因为是一整只鸭子,我们唯恐吃不完,就只点了这一道菜)味道好吃极了,入口那个香啊,吃到最后才反应过来:老板,土豆呢?</p> <p class="ql-block">河边一小池塘,满池肥大的荷叶托盘似的,捧起一朵朵粉荷,有些已经盛开,还有很多含苞待放的尖尖小荷随风摇摆…</p> <p class="ql-block">夏季的傍晚,古村落是极美的!晚霞给小村抹上迷人的腮红,小孩子跑来跑去,大人们在岸边漫步聊天,游客在小摊前树荫下慢慢吃着冰粉。很温暖很温馨的画面,这就是平常人家的日子,有一种家的氛围感!</p> <p class="ql-block">村外小河依偎着四周起伏的山峦,河里水草丰美,河边鹅卵石间野花丛生,水里的青苔清晰可见,小河涓涓的细流像母亲般滋养呵护着云舍村。</p> <p class="ql-block">村口有一条乡村路连接着外面车来车往的公路,路侧一大片开阔的草地,格桑花开得烂漫,远看四周低矮的群山,叠翠起伏,延绵不断。</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从梵净山下山时突遇一场瓢泼大雨,下午回到云舍村时,雨停了,天晴了。在村口,仰望碧蓝如洗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彩,远山、草地、五彩纷呈的小野花,虽然已经很疲惫了,这样一幅油画般的景致却让我们挪不动脚步了…</p> <p class="ql-block">从村寨门口这条路直走穿过公路,可以看到一条宽宽的大河,河水清澈又清凉,这便是云舍村外的太平河,横跨河上的那座桥便是风雨桥。有些坐公交车来云舍的游客,就在风雨桥对面下车,然后穿过风雨桥,再穿过公路到达云舍村。</p> <p class="ql-block">听说云舍村村口外有云舍湿地,于是早上或傍晚我们就去湿地逛逛。出村口左手边往里走有一条小水渠,水面鸭鹅成群,时而游得飞快,时而徘徊歇息,水岸边绿意葱茏…</p> <p class="ql-block">顺着小河往前走,出现一个亭阁,上书《夜雪轩》,很诗意的名字,走进去,凭栏眺望,眼前豁然开朗,好大一片荷花池。听说这里原来是一片沼泽地,后来按照苏州园林模式结合土家文化设计成现在的云舍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云舍湿地公园很大很精美,近水亭阁,曲回木道,大片的池水映衬着远山的倒影,天地间浑然一幅巨大的山水泼墨画!</p> <p class="ql-block">天气好的时候傍晚来云舍湿地,景色更美!</p><p class="ql-block">小小的荷叶点缀在池面上,远山和绿树融为了一体,呈现出黛青色,大块的云彩在山顶飞扬,亭台的飞檐被白色的荧光粉勾勒出清晰的线条,池水边褐色的木道曲曲弯弯。池水映衬着天空,天空妆点着池水,恰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图!</p> <p class="ql-block">湿地内宽敞的健康步道蜿蜒向前,两旁草坪建有一些旷野星空房,想必晴朗的夜晚湿地的天空一定是繁星点点。</p><p class="ql-block">路边高挂的路灯陆续点亮,指引着归家的路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