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 <p class="ql-block"> 因参加文友的的婚礼,我来到了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小镇。</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淫雨霏霏的早晨,昏黄的天空、泥泞的土地、阴冷的气息,让人感到了丝丝的落寞。随着车辆的缓缓行进,突然,路旁校园里的一棵柳树闯进了我的眼帘。粗壮的树干虬然苍劲、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碧绿的柳丝随风摇曳。它虽孤单兀立,但没有形影相吊的可怜,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种凌空出世的豪迈与雍容,一种独步天下的自信与霸气。</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棵柳,我不禁浮想联翩:它生长了多少年?是先有树还是先有校园?是自然稆生,还是人为栽种?是飞翔的鸟儿衔来籽粒,还是附近的根须本能伸展?是勤劳村夫有心培育,还是蓬头稚子无心栽插?</p><p class="ql-block"> 这棵柳,给校园带来了多少美丽的景象?是否以其“芽叶初绽、豆绿鹅黄、落英缤纷、身披清霜”的百变身姿,让季节像诗一样的美丽,让时光像画一般的模样?这棵柳,为人间带来了多少喜悦与希冀,为日子带来多少休闲和惬意?它是否目送务农兄弟荷锄早起,是否敞开胸怀接纳乡村姑嫂闲聊乘凉?这棵柳,为世间创造出多少幸福和吉祥?它多少次为教室挡风、给学子遮荫,当月上柳梢头之际,为多少爱侣提供了依靠的背膀,有多少虔诚者会对着大柳树双手合一默默祈祷,巧将心事付托?这棵柳,给生活带来了多少希望与梦想?为多少知了架起了繁衍哺育的温床,为多少鸟儿提供了生儿育女的产房?让多少儿童口中的笛子阵阵作响,迈着欢快的脚步走进课堂?让多少才俊学业有成青春飞扬,并在潇洒启程的时刻洒泪衣襟诉一曲衷肠……</p><p class="ql-block"> 带着种种疑问和不尽的想象,我信步走访,寻问附近居民,想挖掘这个柳树的来历。我失望得很,村民大都说不清楚,有个人说树龄大约近百年了。这么巧?竟与辽源的城市年龄相仿?那么,这棵幸运的柳,可真是鉴证了苍茫岁月,与关东小城一起成长啊。想一想,这棵柳树的生命力有多么的顽强!三万多个日夜,百年间的晨昏,要面对多少生存的磨难?要经历多少生死的考验?有多少猪拱鸡刨、牛啃羊舔,有多少雷电劈击、风雪摧残?别说建筑校园时的繁忙施工、人行车走,就是一个奔跑的儿童或是无心的老妪,一脚下去,也会让其殒命。更遑论,学生间操、校园列队,都难以让小树安然无恙。期间,是否有人提出为了校园宽敞开阔,要铲除这棵小树?是否有人为了建房或者烧柴要砍伐这棵柳树?是哪一个或哪一些有爱心的人,力挽狂澜保住了幼小的树苗儿?</p><p class="ql-block"> 也许,只有那粗壮的树干、嶙峋的老皮、茂密的枝桠,最知晓这一切的一切。要不,它怎能这样无语沧桑?</p><p class="ql-block"> 其实,说神奇也不神奇,它只是一棵普通的北方的柳,非要解析一下这棵柳的精神与内涵,我想,“真佛言俗世,大理说家常”,最应该是属于它了。如同哺育它的黑土地一样,它平静朴素、稳健自律,永远有着一颗平常的心。它不是江南的柳,江南柳过于纤细柔弱,有着太厚的六朝脂粉;不是公园的柳,公园柳谄媚低俗,有着与无聊者太多的约定;它不同于沙漠的柳,沙漠柳粗鄙寒伧,孤独有余而孤傲不足;不是塞上的柳,塞上柳承载了闺阁少妇的春梦,演绎着流放者的乡愁;不是章台柳“这人折折那人攀,恩爱一时间”;不论是左公柳还是隋堤柳,不论是阳关柳还是灞桥柳,都抵不上这棵关东校园之柳。它不复杂、不机巧,坚守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恬淡;它不奢华、不雕琢,把持的是“一泓清水出芙蓉”的自然;它不矫情、不伪饰,追求的是“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简约。它与这块朴拙而厚实的黑土地达成了高度的和谐,一边联系着人间烟火,一边呵护着书声琅琅。这,岂止是一颗树啊,它是一个慈祥的老人,是一个历史的智者。它见证了时间的荏苒,见证了风水的流转,抖落一身尘埃,沉静无语,守望大地。</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棵柳的生长,与其说是幸运和顽强的,莫若说它选对了环境、生对了时间、巧遇了富有爱心的人们。是“厚德载物、悲天悯人”的关东大地孕育了它,是“纵情山水、热爱生活”的东辽人成就了它。一棵柳的经历,折射出了先民敬天法地、和谐自然的理念,反映出了百姓爱惜生灵、物我合一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民间有“后栽杨前栽柳,一年更比一年有”的说法,就是“爱柳”情结的自然流露。看吧!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河边山脚,或一枝独秀或成林成片的柳,都是人们的最爱。而家家户户的大门两侧及房前屋后,或双柳守望、或绿柳成行,早已成为生活的一大景观。其实,柳就是生活本身,它与平凡日子息息相关,与锅碗瓢盆、针头线脑相连,与窝棚豆蔻、井台栅栏为伴。柳记录着鸡犬相闻、伴陪着节日庆典,柳关注着婚丧嫁娶、演绎着离合悲欢。于是,平凡的柳,就成了凝固的时光,成了定格的岁月,成了故土家园的象征,成了农业社会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柳,不仅倾情与北国,也牵挂着江南,甚至,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情感里,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古典诗文里,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柳,流露着思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任谁不起故园情”;柳,蕴含着希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代表着别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描绘着色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柳,发泄着无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柳,蕴含着爱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柳,也泄露着伤感:“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这就是柳的魅力、这就是柳的风采,任时光流逝、岁月飞旋,生生不息、几度枯荣,柳,永远长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书本里和华夏儿女的心灵里。</p><p class="ql-block"> 东方文化认为万物有灵,更有些迷信的老人们,认为老柳树长到一定年龄是会成精灵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描写过“树精”的故事,《天仙配》里面,七仙女也要借着老柳树的嘴向董永这个傻狍子表达自己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如果真是这样,我欣慰无比。但愿校园这棵柳成精成灵,以其精灵般的生命力,根系漫展、枝繁叶茂,走出无数季春夏秋冬,迎接万千个姹紫嫣红。以其精灵般的手段,去庇佑关东这块神奇的土地,保佑这土地上的莘莘学子和那芸芸众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11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记一:</p><p class="ql-block"> 该文从2013年5月构思动议,到2014年6月成稿,时间断断续续,近一年零一个月。期间,多次与辽河源镇小学周副校长(后任校长)电话联系,询问有关大柳树方面的事项。</p><p class="ql-block"> 2015年6月27日,暴雨倾盆、雷声阵阵,我开车,约好关东周末前后两任主编---赖长虹、封国男,来到了辽河源小学,联系人周副校长接待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中午,校长张成文、书记于谷明与我们一起在食堂就餐。饭后,周于两位领导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棵柳树的故事。该校建于1906年,当时,有个安姓的学生7岁,上一年级。他在老师的带领下,植树5棵。后来,只活了两棵。若干年后,其中的一棵因雷击而死亡,仅仅剩下这一棵树。</p><p class="ql-block"> 安姓学生后来考入了清华大学,80多岁的时候,来到学校看了大柳树,并写一牌:“安某某手植柳”。据在该校走出的学生讲,曾经有一个日本人在此读书,80年代曾来辽河源看这个树。但我问于书记,他说,不清楚此事。</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凡是走出该校的学生,只要回到辽河源,都要到这棵柳下面信步浏览、合影留念;更有意思的是,柳树常常被一些老百姓人拴上祈福的红布条,甚至树下经常被乡村的村民摆满了上贡的鲜花和水果糕点。学校历次活动,都以大柳树为背景。小学的教职员工对大柳树都尽心爱护,每一任校长都尽力呵护柳树,尤其在干旱季节,一律抽水灌溉柳树。</p><p class="ql-block"> 据村民讲,每一任校长去世,柳树都掉下一个枝桠,让人惊讶不已。</p><p class="ql-block"> 一年后的我,来到了柳树下,看见了上面的枝干用铁链拴绑着。一问,才知道,是防止大风把树枝折断。但无论怎样看,大柳树都不是我原来看见的大柳树了。为啥?因为操场已经打了水泥地面,整个地面提高了一米五,校园给人的感觉变小了,而柳树只露出了上半身,失去原来宏阔辽远的气质和风采。原来的柳是一个山间的猛虎,今天的柳是一个笼内的小猫;原来的柳,高大、威猛、沧桑,今天的柳,清新、甜腻、秀雅。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活要好,校园要卫生,也许就委屈这棵柳树了。</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脚步就是这样,文明每往前走一步,环境就往往后退无数步。这就像北京的四合院命运一样,要过好日子,要盖高楼大厦,就得拆迁四合院,拆了四合院,就容易使古色古香传统面临着消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的割裂。</p><p class="ql-block"> 这是人类的精明,也是人类的无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5年7日17日</p> 东辽县辽河源小学 美丽的柳 美丽的柳<div><br></div> 美丽的柳<div><br></div> <p class="ql-block"> ***后记二</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该文就已经做成了美篇,但不知为什么,文章中的图片是从网上随意截取的。我似乎记得有照片,咋没了呢?当时做美篇的时候,咋没注意呢?所以,这就成了我的心病。每次,看见这篇文章,就有“文不对图”的感觉,心中总有一丝丝遗憾。</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准备把美篇重新梳理一下。于是,想起来要弄一张辽河源小学大柳树的相片。由于我在千里之外,只好联系辽源朋友。找了两个人,都没有明确结果,让我很着急。</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起了耀辉,他能有办法不?耀辉是龙山区文联副主席,辽源市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文笔优雅、才华横溢,为人细腻严谨。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和耀辉说了。本来没报多大希望,结果出乎预料,耀辉不知道动用了什么关系,给我发来了一堆相片。</p><p class="ql-block"> 感谢老弟了,选几张放在了美篇。其实,这种情义已经超过了相片本身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