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伏话扇子

孟富

<p class="ql-block">说到农历二十四节气,历来四川地区巴山蜀水(应该包括现四川和重庆市)。二十四节气不乏有大四川元素,比如有四川地区历来传唱的《节气百子歌》,将四川的民间风俗和节气相结合:“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农历六月正好是农历的小署和大署节气,也三伏天最热。过去热天去署最简单便当就摇扇子。而我们这里竹子房前屋后都有,而竹篇活农家都会。花样不少。而在城里文人雅士都会有折扇,特别是明清两代广泛流行,特别像我们成都这个有23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历来诗人,名人仕伸也不少。文献记载中以王羲之书扇流传最早。东晋时期山阴(今浙江绍兴)蕺山南面有座“蒲扇桥“,桥头有个靠卖扇生活婆婆,孤苦伶仃。一日,王羲之在桥上見到婆婆在桥上叫卖六角竹扇,却无人问津,便上前提笔扇上作书,每扇五字。婆婆不明就理。王羲之对婆婆说:你就说这字是王右军写的,每把扇一百文钱。”结果大家争相购买。因这个美丽传说,后人为记念王羲之,将蒲扇桥改各题扇桥。而这个美丽的传说又在上千年以后发生在我们一群退休老人之中。壬辰年夏我收到了比我年长十岁,成都军区成都藉老战友廖国棟老师録王羲之兰亭集序折扇。真是太精彩了。廖老师出生成都,1955年时年21岁在温江地区田径运动会获跳高第一名,l956年入选四川排球隊,后入成都军区体工队,1959年受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接见,并于1960年执教四川排球队,并评为运动键将,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等军功章。中国女排张蓉芳出其门下。而其退休后,按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小喜爱运动,一身驰聘体坛。高强度训练,激烈紧张竞赛,天天如此,几十年与毛笔无缘,而退休后开始写毛笔字玩,兴趣越来越大,日日临池终有成效。廖老师虽以85岁的高龄离开我们,但乐观开朗,永远是我的榜样和力量!正值盛夏也想用这篇小小记念文章,为我们这些退休老人,安康渡夏!让我们四川民风民俗文化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