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原本大學微言》筆記

文龙

<h1>  近日細讀懷師《原本大學微言》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原本大學微言》是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有關《大學》的講記,書名中說的「原本大學」,指的是《大學》的古本《小戴禮記·大學》。作者以淵博的學識,綜羅大量的文史典故,對《大學》中的微言大義作了揭示,給人以知識的樂趣和人生的啟悟。至於其微言大義,更遍布全書,有待善為體會。懷師此次講述《大學》,仿若懸河,滔滔不絕,又旁征博引,融會古今中外史實與學說於一爐。</h1><h1><br></h1><h1> 《大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兩千年來無數仁人誌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窺儒家之門。《大學》從實用主義角度,對現代人如何做人、做事與立業等等均有深刻的啟迪意義。要想真正明白《大學》的意義,一定要學習原本《大學》。而懷師的《原本大學微言》就是以原本《大學》為基礎,其中也對朱版《大學》中不當的地方,進行了刨析並予指正。</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南 懷 瑾 大 師​</font></b></h3> <p class="ql-block">  不論歷史上的疑團如何,《大學》中的觀點一直都為儒家所推崇,那麽懷師在《大學》中到底講了什麽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大學》中的三綱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為核心的概念就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這裏,懷師對道、德、天、人等關鍵字作了詳細說明,並點明《大學》的思想是源自《易經·乾卦·文言》而來,而《大學》原為古代中原文化、文學的代表作,自有其理路脈絡,而不必去篡改原文,對於朱子把「大學之道」竟說成「初學入德之門」,更不以為然。為了恢復原本《大學》的真面目,對朱子的把「親民」當作「新民」,以及改編〈大學〉次序,提出了批判,對於朱子把「明德」說成「虛靈不昧」,更詳加探究,而強調要從自知之明做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七證的修養功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懷師旨在闡釋《大學》所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道理,這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功夫,實為中國原創的儒家理論,借用來說明禪定的方法,影響後世甚為深遠。只是這七證的功夫如何修,曾子未加說明,而宋元明清以來的理學家,困於門戶之見,也無法疏解得清楚,更談不到發揚光大。故特借用佛、道兩家學術來加以闡明。對於內證學養有興趣的讀者,此篇最宜深思體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大學》核心八條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中核心八條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懷師在這裏用「內明」和「外用」的觀點,詳細闡述內外兼修之道。這段原本《大學》的原文,被朱子抽調得最厲害。懷師則恢復其原來次序,就原本《大學》所說」誠意「內外兼修的「八正知」,詳加闡述,再講述「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並引述老子、管子、莊子、佛家、醫家有關身心的學說來加以說明。此篇闡明自「格物」至「正心」屬內明之學,如果內明修養達到「明德」的境界,由此外用「齊家、治國、平天下」,就須從「修身」做起,故「修身」為內明外用之間的重大關健,也就是《大學》所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見,「修身」為內明外用之間的重大關健。格物則又是修身治國最根本的核心,是儒家觀點最基礎的第一要義,如何解釋和理解,都極其重要。但遺憾的是,上古原文中,對格物的解釋已經流失,古今爭議不斷,至今格物如何解釋,都是個困擾國人的恒久謎團。懷師在這裏說明,向來學者都把「誠意」前面的「格物致知」及「物格知至」的關健所在,略而不談,而不知其中內明與外用之環環相扣的密切關系。進而講到要做到「誠意、正心、修身、」,就先須「格物致知」,以達到「物格知至」,故對「所知」與「能知」,及「心」、「意」、「識」細加明辨,再講到心物一元、心能轉物的道理,而警醒世人,不再被物質文明帶向自我毀滅之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們了解了上面所講「致知」、「格物」兩個名詞的意義,便可知道「致知格物」的理義,統統是為了「誠意、正心、修身」而點題。這也是《大學》之所以為成人之學的要點。因此他便有後文的結論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對於這個道理,如果要最簡單明白的理解……引用佛學的一句話便知道了,那便是佛的「心能轉物,即同如來」。也就是禪宗大師們所說的,「心物一如,渾然全體,本無內外之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由此可知曾子作《大學》,特別提出「致知格物」、「物格知至」反復綜合的叮嚀,其推崇內聖(內明)外王(外用)的「明德」,著重在「修身」的用意,實在是秉受孔門心法「吾道一以貫之」的傳承。」(引:南懷瑾,《原本大學微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找到格物就是格除物欲(讓內心本有的心性顯現出來,讓自己的心真誠、踏實、務實的去學),隨後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就是教導我們要腳踏實地,從自我的心念開始做起。若不從根本做起、從心田轉變,卻本末倒置,將「讀書誌在聖賢」歧解成「讀書就為賺錢」,盲目向外持求,不但身外之物皆不可如願得到,內心也會陷入無盡的煩惱、執著、憤恨中,這就是所謂的內外雙失,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像佛家所講「心清凈故眾生清凈,心汙穢故眾生汙穢」,唯有用清凈無私的心,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不但內心能得到安寧、祥和、幸福;而且身外還可得到財富、名望、感情,這就是所謂的內外雙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後,願我們從格物的根基開始,從當下出發,去正心、修身、學習、工作、祥和家室、並為國家富強而奮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懷師講述《大學》,不以高深的學術灌輸於普通學者,文章如同白居易的詩歌,雖然高妙但容易理解,他做到了由學者到教師的轉變,或許是我經歷太淺薄,對於書中的一些內容還不太理解,但只要用心去讀,結合大師的旁征博引,嘗試去探究「格物」二字中所蘊涵的玄機。對我們今人而言,都是妙不可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龍拜讀懷師原著筆記 </p><p class="ql-block">壬寅年初伏三日</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原本大學微言》</font></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谢大家赐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