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帮摄影朋友,一道去云南边境的孟连、西盟、沧源等佤族地区采风。佤族,古语中的意思就是“住在山上的人”,可见“路难行”。16座的依维柯包车,跑了9天,最后司机师傅不高兴了,说总里程达到了2500公里,超过了一般的行规。 2011年3月18日,一天就是赶路,从昆明向东,出城上高速,经过玉溪、元江、墨江、普洱,转入309省道,到达普洱市澜沧江边的著名村庄那澜(又称“拉南”)住下。当日行程接近600公里。 <h5><i>春天的这个季节,已经很难看到秋叶了</i></h5> 小村庄之所以有名,显然因为处于交通要道。一眼就望到头的街道,宾馆、饭店、电信局、药房、修车,什么服务都有。19日一早,我们从那澜南行约11公里,参观了地名“橄榄坝”的澜沧江水运码头思茅港。那时候,澜沧江上的糯扎渡水电站还未完全建成,思茅港码头也显得十分萧条。当日由309省道经过澜沧县,到达孟连娜允镇(省级边贸口岸),途中的云海十分壮观美丽。 孟连县的全称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面、南面均与缅甸接壤。“孟连”意为“寻找到的好地方”,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列入中国版图,西汉时归属“哀牢地”,唐朝南诏时期地名为“茫天连”,宋朝始称“孟连”。元朝以来,成为内地通往缅甸、泰国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娜允在傣语里意为“城子”,是傣族的古城。孟连傣族土司家族,自元朝起700年之久,有28任土司相继为朝廷命官,在西南土司史上甚为罕见。娜允古城的整体格局与内地或云南省内其它古城都截然不同。古城坐北向南分为上、中、下三城。上城背山面水,俯瞰整个坝子,为土司及其家人居高临下生活之地。中城为官员及其家人居住之地,下城临水之地为平民居住和劳作的地方(有部分位于上城西侧)。虽说是古城,却没有城墙、城门,与普通傣族村寨相似,且每个城都具有各自的寨心、水井和佛寺。 位于县城西门外的孟连宣抚司署,始建于1406年,是云南唯一由傣、汉两族建筑合璧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其栏杆式楼房、厅堂是傣族建筑风格,而斗拱、飞檐等构件又采用汉族形式。宣抚司署是云南民族地区18个土司衙门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于1965年被列为首批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午,我们参观了宣抚司署、孟连县总佛寺,以及孟连边境口岸(省级)和边贸市场。 <h5>孟连总佛寺的佛像</h5> <h5>土法织锦</h5> <h5>缅甸商人的孩子,脸上涂着用香楝树皮磨成的粉(防晒和美白,为我国傣族所喜爱)</h5> 20日一大早就赶往距县城约50公里的富岩乡大曼糯村。就在边境线上的大曼糯村海拔1380米,西与缅甸隔南卡江相望,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全村分为9个自然村(组),332户1108人,佤族为主体。2009年底,已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全村还拥有了拖拉机1辆,摩托车5辆。 <h5>富岩乡附近的村寨</h5> 大曼糯村寨约建于300年前,传说,寨里人从“司岗里”(出人的山洞)走出来以后几经迁徙,无文字,以刻木结绳记事。“大曼糯”在佤语中为“森林之寨”,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村子周围有28片大叶榕树群落,最大的一株“独树成林”榕树,高48米,冠幅面积4336平方米,相当于十个标准篮球场大小。由于经济发展和土地的开发利用,大曼糯村附近的原始森林和一些类似的佤族村落已经消失。如今,大曼糯村只有龙山保留有成片的原始森林。在《中国乡村网》上,大曼糯村榜上有名。2005年,《大曼糯村佤族生态博物馆》作为云南首个佤族文化生态区项目开始筹建,该项目曾经预计投资1500万元,拟建成为集旅游、度假、科研考察、探险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 一路上我们见到多处云海,乡下的土路,让我们近10点钟才到达了大曼糯中心村,这里建有希望小学和医务室。 <h5>大曼糯村的新房与旧房</h5> <h5>旧有的佤族干栏式篱笆茅草房</h5> <h5>背水的小姑娘</h5> <h5>陪着孙子来村医务室打针的老人</h5> 我们的目的地是大榕树下的英密组。笼罩着南卡江的云海美极了!英密组是典型的改造村落,一排排清一色的红砖墙、石棉瓦建筑(包括党支部的办公屋),围绕着供奉大神“木依吉”的神林,当然比旧有的竹篾笆茅草顶看起来舒服多了,有的村民已经开始搬进去住。 <h5>山坡上的旧房</h5> 这里景色秀美,山花烂漫,还有着最大的榕树。不过村子里人很少。改革开放以来,有更多的人走向内地,寻求新的发展,整个大曼糯村常年外出的务工人员都有一百多人。孩子们上中学以后也是住校,所以村子里多是老人以及年幼的孩子。 <h5>村里的大榕树</h5> <h5>悠闲的老人</h5> <h5>一家三姊妹(还有小弟弟婴儿)穿着还时尚,却是蓬头垢面</h5> <h5>依偎在母亲身边裸着下身的女孩,松果可能就是她唯一的玩具</h5> 中午回到富岩镇上才吃成午饭,返回孟连县城,即拐向去西盟的路。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县城,已经从十分靠近边境线的西盟镇,迁移到了勐梭镇,距离孟连县城仅仅68公里。 <h5><i>孟连-西盟-沧源行车路线图</i></h5> 从孟连到西盟的路上,我们的车曾经与一辆西盟到普洱的班车(额定载客19人)相遇,车上的小姑娘们看到我们手拿相机,竟然不顾安全探身窗外,狂呼乱喊,频频招手。想象得出,她们刚刚坐上离开家乡的班车,心儿却早已飞出了大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打工风似乎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公路边上,我曾经看到有一幅标语是:“初中不读完,外出打工难”。 新建的西盟县城依山傍水,城外的勐梭龙潭是难得的近在咫尺的高原湖泊,绕一圈接近4公里。青山绿水,湖光山色,环湖小道,清爽秀丽,下午在公园里逛了接近两个小时,还嫌不够,晚上又乘着月色,寻找合适的地方去拍摄那里的星空。县城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佤族风格建筑群。 3月21日的行程,是从西盟到沧源。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县城勐董镇,距离中缅边境仅有十多公里。一早离开勐梭镇,雾色迷茫,学着老杨师拍了张“翠竹钓太阳”。汽车冲出云雾,爬到半山腰,眼见白茫茫一片耀眼的云海,美哉! 从西盟到沧源说起来不远,但是要绕很大一个圈。从西盟县城到富邦乡约90公里,再到上允镇的23公里盘山路很不好走。从上允到小黑江的214国道当时正在改扩建,大约有94公里的路特别难走!到了小黑江,上了314省道,路就好走多了。经过勐省、糯良到沧源勐董镇,大约又有96公里。 在沧源的深山里,有一个遗世独立的小村庄——翁丁村,被称为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佤语中,“翁”意为“水”,“丁”意为“接”,翁丁,就是“云雾缭绕的地方”。其实,走了几天,阿佤山到处都是“雨雾缭绕的地方”啊。只是很多佤族村落都已经改建为新村,传统的佤族茅草房见不到了。 翁丁村距县城约30公里,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得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近400年历史的翁丁大寨坐北朝南,整个寨子形似大椅子,周边有连绵的大山。全寨一百多户人家建筑风格统一,为全木结构的茅草房,分为干栏式和落地式两种。民居落地房,以及粮仓房、木鼓房、撒拉房、祭祀房以及寨门、寨桩等建筑,构成了佤族完整的房屋建筑体系。 3月22日我们首先去了翁丁。一进寨门,就受到敲击木鼓的欢迎。司机师傅兴奋得一把夺过木槌,一边敲鼓,一边用他的东北腔学着唱佤语的欢迎曲,引得竹楼上的阿婆露出笑脸,合不拢嘴,我急忙抢前几步拍下了这一幕。 <h5>这幅照片,获得2011年尼康奖年度奖,800元奖金是我学摄影的最高奖励</h5> <h5>高高的寨桩</h5> <h5>村边的“人头桩”</h5> <h5>寨主和寨主夫人,身着他们的传统服饰</h5> <h5>像这样的传统老人已经不多</h5> <h5>粮仓房</h5> <h5>织布</h5> 除了衣服上的民族服饰,年青人与老人们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佤族老妇布满沧桑的脸,今后可能很难见到了。她们耳垂上硕大的穿孔以及沉重的银质或竹制的耳柱,更有把牙齿染黑的习俗,以及一刻不停地叼着银(铜)质的烟杆,在今后的佤族妇女中恐怕也要绝迹了。 2012年底,翁丁村成为了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民村。不幸的是,2021年2月14日,那里发生了严重火灾,105栋房子只剩下了4栋。 在沧源县,我们没有找到那里有名的沧源崖画,但是的确路过了公路两边巧夺天工的天然水墨丹青大峡谷。 以及位于沧源崖画谷景区中段半山腰的沧源天坑。天坑深235米,直径200多米,周长720米,以管状垂直形态一插到底,里面生长着桫椤、董棕等一些珍稀的植物和动物。 3月23日,从沧源到镇康,可以说完全是一条沿着边境线的公路,许多路段距离边境线大约只有十公里。一早离开沧源县城,经过班洪、南腊到达芒卡坝,然后向北往孟定镇方向。不过,在班幸附近横跨南汀河的桥梁已经成为危桥,汽车过不了河,只好一往直前,到孟定吃午饭。耿马县的孟定镇是一个有“小香港”之称的繁华小镇(2004年10月,孟定清水河口岸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饭后问了路,向南返回一公里多,从修路工程使用的便桥过了南汀河。然后沿着正在修建的烂路走了好长一段,再过南捧河的小桥,终于上了正路。经过河外镇,下午约4点半才到达临沧市镇康县的新县城南伞镇。镇康县与缅甸果敢地区毗邻,国境线长96公里,县境内有3乡12村与缅甸山水相连,共有6个边民互市点。 南伞镇在2005年才开始建设为新县城,因此空间很大,还显得空旷。从南伞口岸到缅甸果敢县城仅有10公里,两县市政建设基本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境旅游城市。 3月24日一早去了南伞老镇逛了农贸市场和吃早点,佤山的采风基本就算结束,该是返家时候了。从南伞到勐堆、勐捧,再到勐糯,行程116公里。到勐糯吃午饭时,看了地图,问了路,了解到经过三江口(田坡)和碧寨到红旗桥的路早已改为省道,只有66公里,下午3点半就到红旗桥了。从红旗桥经过等子、水长(即“707”)、辛街等到保山是86公里,当晚入住保山。 3月24日晚北京时间21时55分,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强地震,震中东经99.8度,北纬20.8度。从地图上看,到大曼糯村的直线距离估计大约220公里。 至于我们,自然是:回家啰! <b>后记:</b>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条,国家级口岸10多个,省级口岸10个,还有86个边境或边民互市点。边境口岸是一个窗口,一个缩影。透过一个个口岸、一扇扇窗口,看到了中国与东南亚邻国友好往来、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 这次佤山之行,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十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变化。特别是2013年底,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现在全国都已经脱贫了,真想再看看我们佤乡的建设,究竟发展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