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鲁迅,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等,你印象深刻的是哪篇文章,是鲁迅笔下那个神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阿Q正传》,是《故乡》,还是……今日,我们将走进这位伟大人物,探访他的故里。</p><p> 下车的那一刻,就进入了他笔下的世界,绍兴--鲁迅先生笔下的水乡,缓缓的水流已经不流,闲靠在岸边的乌篷船让这市井生活不仅多了些许闲情。</p> <br><br> <p> 映入眼帘是画有鲁迅肖像的一整面墙画,真如那句“白墙黛瓦藏不住,闻名百年周树人”, 很震撼。 先生的画像,头发永远是直竖如铁,一字胡须恰似剑锋,眼光犀利冷峻,神形坚毅悲悯,他虽憩息于历史的长河,他的精神却依旧瓦釜雷鸣。</p> <p> 漫步鲁迅故里,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繁华过后落荒门,围墙石壁蔓藤翻,初临故居里,恍然竟如梦,我们就这样闯入了先生笔下的世界。</p> <p> 鲁迅祖居--周家大厅--德寿堂:鲁迅家的客厅,由此看出先生家里也算是豪门大户了。周家在绍兴有400年的历史,其中地位最高的是鲁迅的爷爷周福清,他考中过进士,门口的翰林匾是皇帝钦点。</p> <p> 祖居对面就是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看着书屋,顿时出现孩童正午习字,晚上对课的画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也许这就是对于珊珊学子所谓精神粮食的书香。鲁迅少年时期在这里求学,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有一次鲁迅因为父亲生病上学迟到,收到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的严厉批评,就在书桌的左上角刻“早”字以自勉,从此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也正是这个地方,培养出了一个辛辣批判、爱憎分明的鲁迅。</p> <p> 走出三味书屋,一面巨大的石墙让我停止了脚步--《民族脊梁》。鲁迅先生的一生,以笔作枪,以身为城,用热血净化着国人的灵魂,用思想构建起民族的脊梁。</p> <p> 步行三四十米,我们来到东接鲁迅祖居,西邻鲁迅故里的“鲁迅纪念馆”,它是一座富有绍兴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展馆,朴素无华,却充分体现了先生的精神内涵。我们走进馆内,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著作,感受到近代史大文豪的风采和对后世的影响。</p> <div><br></div> <p>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他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热情,他有“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的首创精神,他留给世界的远远不止一个故里那么简单。他是洞察长夜的慧眼,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不朽的民族魂。</p><p> 在人们的认知里,可能只知道他是一位文学家,殊不知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用过百余个笔名,只为了在逃避通缉时能够传播“希望”。毛泽东还为亲笔题词,称之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民族英雄。</p> <p> 先生不仅被世人所歌赞,更是得到无数著名的文学家、画家著作诗词、授绘画像纪念,最令我产生共鸣的是臧克家老前辈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p> <p> 在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之后再回到先生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鲁迅故居,这是一座被尘封的大院,在岁月的承嬗离合中荣辱不惊,静候着时光的轮回。在有关于先生记忆的地方,我们都停留了许久,这不只是他笔下的精彩故事。</p> <p> 鲁迅的卧室,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在这里写成。</p> <p> 厨房,是鲁迅和闰土第一次见面的地方,1921年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中以他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p> <p> 走过鲁迅的故居,来到百草园,百草园的草还是长势凶猛,爬满了整个墙面,完全不被这炎炎夏日影响。其实百菜园是个菜园,对先生来说,百草园承载了他儿时的美好回忆,幽静的园子,绿色的植被,不知道美女蛇的故事是否还在这里流传,不知道草丛里还有没有吃了能成仙的何首乌。</p> <p> 江南水乡,聚拢来的是烟火,推开来的是人间,总还有美好值得被记录。走完鲁迅故里,仓桥直街也是不得不去的一个地方,一条很有古韵、有着浓浓的江南风味的老街,也是小吃的一条街,大家熟悉的寻宝记(状元楼)、咸亨酒店、阿丘十碗头就在这里,不由看出绍兴人民用着不同的方式纪念着鲁迅。那里有又香又臭的臭豆腐、甜而不腻黄酒棒冰、浓郁有嚼劲的次坞打面……到了这一定得来一壶酒,再要上一碟茴香豆,不在小酒馆而在大饭堂“咸亨酒店”,如果时间凑巧再赏一出越剧。孔乙己—鲁迅笔下爱吃茴香豆的文艺青年,据说百年前他欠下了咸亨酒店19文钱至今没有还清。</p> <p> 就这样结束了一天的探访之旅,呼吸着先生留下的气息,你是否和我一样听到了他对世界的呐喊与倾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志,吾继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