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教会我的事儿

<div><br></div><div><b>能帮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b><br></div> <div><br></div><div>这是我加入朝华读书会共读的第一本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br></div><div><br></div><div><br></div><div>书本的内容很简单,讲述的是一个一向性格开朗、时尚又爱冒险的蛤蟆突然变得郁郁寡欢,在朋友的帮助下,蛤蟆去见了心理咨询师。经过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蛤蟆终于获得新生。<br><br><br>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却能颠覆你的认知,戳中你、给你力量。或许这就是它吸引人的地方。<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1、活出自我</b></div><br><br><br>’鼹鼠感到几乎无法做他自己,因为他总生活在河鼠的影子里:要是他们去划船,河鼠总会说鼹鼠划得不对,比如拿桨的姿势错了;等把船停好了,河鼠又会检查缆绳,确保鼹鼠系对了绳子,还雷打不动地非要把绳子在柱子上再绕一圈。<br><br> <br><br>看到这里面的河鼠,我仿佛就像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常里,很多时候自己就是这样:儿子拿起扫帚扫地,我总会说儿子拿扫帚的姿势不对;出去玩,儿子想要穿着鞋玩沙子,我说要脱掉鞋子;甚至儿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我也会说这不能这样,要怎样怎样……<br><br> <br><br>站在我的角度,我是在给孩子帮忙与照顾,都是善意的,就像文中的河鼠。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孩子此时就像文中的鼹鼠,我过多的干涉会让他感觉到压抑焦躁。我应该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尝试,哪怕错了也没关系。儿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也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他有权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br><br> <br><br>我们做父母的会慢慢老去,孩子却在慢慢地成长,孩子不可能按着父母的意愿来成长,他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给他成长的空间,让他活出自我。<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探索童年</b></div><br><br><br>蛤蟆感到从未有过的复杂情绪,主要的情绪是悲伤和抑郁。<br><br>因为他想起了孤独的童年,其中并没有多少爱或快乐的回忆。<br><br>我发现童年回忆的某些部分让我非常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觉得很悲伤。<br><br> <br><br>在蛤蟆的童年的记忆里跟父亲严厉而正直,跟父亲说过的最多的话便是“不准这样做”,“回你房间去,不准下楼”,。蛤蟆一哭父亲便会说:“马上停下来,不然我就要对你发怒了。”母亲总是受制于父亲鲜少对他表达爱意,而且母亲总把他当一个小孩子。<br><br> <br><br>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br><br> <br><br>相对于蛤蟆而言,我想我是幸福的那一个!<br><br><br><br>回想我的童年,记忆里充满的都是家人的爱。小时候爸爸妈妈要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我们几姐妹都是善良、慈爱的爷爷奶奶拉扯大的。在他们的眼里我也是极好的。记得学前班开学的那天,是爷爷带我去的学校,我们去的稍微晚了一些,课室上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爷爷不想我坐到后面去,就让我在第一排跟一个男生坐的,爷爷把我安顿好了就回家了,可是刚坐下不久那个小男孩就欺负我,把凳子搬走不让我坐,我就哭着走出了教室,在空旷的操场呆了一会就怯怯地回家了,爷爷一看到我哭了就问我怎么了,我跟爷爷说了之后爷爷就又带我去了学校,找到那个小男孩,现在已经记不得爷爷当时跟他说了什么了,但是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人欺负我。<br><br> <br><br>记忆里妈妈也常常夸赞我,说我都不用她操心,放学了自己会先写完作业才会去找小伙伴玩。<br><br>或许是因为一直称呼爸爸“雄哥”的原因,记忆跟爸爸的相处也是相当愉悦的,偶尔他也拿我打趣,说我没大没小,不叫爸爸,叫“雄哥”。<br><br> <br><br>童年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而父母又是最能左右我们童年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生活,我们又从父母那里学到价值观和道德观。<br><br> <br><br>我要感谢我的家人,给了我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学会倾听</b></div><br><br><br>只要蛤蟆找到了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所思所想,苍鹭就会倾听并理解他。<div><br></div><div><br></div><div>苍鹭没能理解时会如实相告,蛤蟆就必须搜寻其他的词句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br><br><br>在整个咨询的过程中,苍鹭采取的都是倾听并不断向蛤蟆发问的方式,这使得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种种想法和感受,然后开始在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br><br><br>今天下午群里的小伙伴说倾听与听是不同的,为此我特意去百度搜索了一下它们的本质区别:<br><br><br>听:是与生俱来的听见声音的能力,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声音的反应<br><br>倾听:是将声音转换为意义的过程,它包含感知、理解、评价和反应四个阶段。它需要利用逻辑思维和原有知识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包括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概念等。<br><br><br>用金凤小伙伴的话来说就是:倾听者的理解、接纳、共情、提问会给你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br><br><br>深思过后,我发现自己平常只是做到了“听”,但是却没做到“倾听”。这就像一个警钟,敲醒了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我缺的真是这种“倾听并不断发问”的方式,我总是告诉孩子要这样要那样,这跟前几章的獾、河鼠又有什么区别呢?孩子的成长需要他们自己察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后要善于运用苍鹭的“倾听并不断发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相信孩子慢慢也会开始在各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的。</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br></div><div><br></div><div><br></div><b>04、三种人生状态与人生坐标</b><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最后跟大家分享书中描述的三种人生状态与人生坐标。</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书中描述了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这三种状态形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这个三位一体也代表了人格的结构。每一种状态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儿童自我状态:指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它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幼年时将刚出生就具备的几种基本情感抓紧发展演化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了自我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的一生。</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在长大后,依旧自动做出和小时候一样的反应,童年时的情感和行为处理模式和小时候一样,然后再次体验到童年时候的感受,这种感受好的坏的都有。许多感受与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有关。</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父母自我状态:就是表现得如同自己的父母,基本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语重复从父母那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老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人生坐标</span></div></h3> <div><br></div>1、我不好,你好:<br>低自尊的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所以会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他们竭尽所能选择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或者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最极端的行为是自杀。<br> <br>2、我好,你不好:<br>让自己对别人评头论足,感到愤怒。这类人通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最极端行为是谋杀。在这个坐标上玩游戏的人都处在'父母状态,而且永远都是'挑剔型父母状态。有时候他们会摆出’养育型父母'的姿态说些诸如’我比你更心痛’或’我是为你好’之类的话,但大部分人都能听出这是虚情假意。(这类人因为愤怒不会内疚,总在怪罪人,所以他们从不会抑郁)<br> <br>3、我好;你也好:<br>这个人生坐标并非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过程。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它非常接近于人本主义的信条: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br><br> 以上便是我对《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李惠婷,持续写作148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写作是普通人崛起的最好方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果你也有写作梦或正在写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真诚邀你加入[007不写就出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7天1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微信号:ting4674,暗号:一起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欢迎扫码与我一起。</div>

蛤蟆

童年

父母

状态

倾听

自己

河鼠

孩子

苍鹭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