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7月15日,我校组织学生来到夏县西阴村和万荣县堆云洞,带领同学们探寻中华民族之根,感受和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延续历史文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实际行动向二十大献礼。 <h1><font color="#ed2308">第一站:夏县西阴村去探寻根祖文化</font></h1> 夏县尉郭乡西阴村是世界蚕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西阴遗址最具震撼的是发掘出土了半枚经人工切割过的蚕茧壳,这为千百年来人们流传嫘祖养蚕的故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听前辈讲西阴遗址的发掘故事和嫘祖养蚕的故事 西阴碑 <h1><font color="#ed2308">第二站:万荣县堆云洞去感受红色革命精神</font></h1> 堆云洞是一座道观,建筑始于元代,明清两代相继增建和扩建。由于堆云洞所处地势高峻,地处幽僻,革命年代,嘉康杰同志曾于1922年在此创办"平民中学",进行革命活动。1929年4月,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汪铭同志在此主持召开了河东特委会议,决定成立以嘉康杰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河东特别委员会。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被作为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中心,组织和领导晋南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司马温公祠位于夏县段水头镇峨嵋岭上,祠堂创建于宋,迎面是五间"杏花碑"亭,陈列司马光生平故事,景区内的碑楼及众多石碑、石碑均被历代金石家视为珍品。祠前是一个颇有现代气息的广场,中间一座高大的司马光铜像似在凝视着前方的峨嵋岭,前面左右两侧分别是司马光砸缸和司马光疾书的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