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今日头条:闲谝宝鸡西关(历史资料保存)

一木成林(#3254624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即关口、关隘,是指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大的关,关系一个国家的安危,如嘉峪关、山海关、武关、大散关,小的关,关系一个城池的安危。古代的城池均设东、西、南、北四关,因而,凡是古代城池延续到今天的城市,都有叫东关、西关、南关、北关的地名或区域。宝鸡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鸡人通常把中山西路到宝福路沿线周围的区域叫西关,东到红旗路北口,西到福临堡,北到陵塬、马家塬半腰,南到长青路,也就是现在西关街道办事处、西街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区域。</p><p class="ql-block">宝鸡西关的文明史最早可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福临堡遗址、高升堡遗址、纸坊头遗址、长寿山遗址便是证明。福临堡遗址是陕西省1957年5月31日公布的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牌立于村口,引渭渠南边。福临堡遗址为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稍晚于北首岭遗址。福临堡遗址北边,现在的叉车四厂,还发现了春秋墓葬区。</p><p class="ql-block">紧临西关的北坡及塬上,唐朝以前山体植被好,水源充沛,常有鸟群栖息,落下的羽毛铺满塬坡,叫羽山,秦武公曾在马道巷建羽阳宫,有发现的羽阳千岁瓦当为证。秦王李茂贞葬塬上后,才开始叫陵塬。为让人们记住羽阳这段历史,在西关上塬路广场立了一块石头,上面刻了两个字:羽阳。纸坊头还发现了青铜器,据考证是古鱼国的墓地。这些都是西关文明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福临、太平、长寿、高升,光听听这地名,便可感到这块土地远古以来就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也可感受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鸡西关这一块儿,实际也就是宝鸡老城所在地,是宝鸡历史上第三次建城的地方。宝鸡第一次(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第二次建城(三国时期的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在戴家湾附近,分别史称陈仓上城及陈仓下城。魏将郝昭在筑陈仓下城的同时,在今中山西路修筑了兵营和城堡。过了338年,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在郝昭所筑城堡处修建了城池,时称留谷城,主要用于军事防卫;又过48年后,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年),将陈仓县治所从陈仓下城迁入留谷城,从此,这里便成了关中最西边的县级政治、军事及经济中心。又过了143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陈仓县以“鸡鸣之瑞”的传说改名宝鸡县。宝鸡县城唐至清历经9次大的修缮。1937年3月1日,陇海铁路正式运营,铁路的最西端就在宝鸡老城东门外二里许。1941年陕西省第九区督察专员公署从凤翔迁至宝鸡,这里成为宝鸡的首府和中心。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后,11月5日,宝鸡县人民政府由中山路迁址于虢镇。</p><p class="ql-block">自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年)至今,1405年来,宝鸡西关,见证了宝鸡城市发展的历史。这里,可以说是宝鸡城市发展的缩影。1937年铁路通车后,宝鸡西关比以前更热闹了,更繁华了,1940年的宝鸡,被著名作家茅盾誉为“战争时景气”的宠儿,宝鸡的许许多多事,都可以在宝鸡西关找到踪影。宝鸡的许多第一、许多城市的记忆都发生在西关,这些让人回味的城市印象,或留存于文字或图片,散见于各种文史资料、回忆录、影像资料,或残存于一段城墙、一块石碑,或浓缩于一个路名、一个巷名、一个成语,或留恋于老西关人的舌尖,或变成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伴随着西关的不断变迁,由寂寞到繁华,又归于平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鸡老城东临金陵河,西至玉涧河,面朝渭水,背靠陵塬,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民国时期,城内的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在城墙上走一圈不到3公里。有城门3个:东城门(今红旗路与中山路交汇处)名曰“迎恩”,西城门(今宝鸡西关家美佳超市附近)名曰“来远”,南城门(今南关路立交桥北端)名曰“鲜阜”。随着铁路修到宝鸡,先是拆了东城门,又随着城市的扩建、引渭渠的修建,拆除了所有的城墙。宝鸡老城唯一留存的夯土城墙遗迹在今北坡公园大踏步中间小体育场两侧,是宝鸡老城的耳城,史称“风匣嘴”,呈东西走向,东西长 150米、高 4.5米、基宽 3米。</p><p class="ql-block">城,在古代,首先是一个军事要地,是首要的攻击目标。以中山西路为中心的宝鸡老城,为关中平原的西大门和内地通甘入蜀的交通要冲,素有“秦蜀襟喉”和“关陇锁钥”之称,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宝鸡历史上发生的70多次战争,大都把宝鸡县城和中山路作为攻取与占领的目标,或作为出击和进攻的根据地,有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是宝鸡历史上誉满中外的著名战例。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战役”和“扶眉战役”,敌我双方把防卫和夺取宝鸡作为作战目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能代表一个城市风韵及文明程度的莫过于教育,近代以来,西关对宝鸡最大的贡献就是教育,宝鸡最早的小学、中学、大学皆发源于此。西街小学、宝鸡第一中学、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宝鸡市党校现已成了许多宝鸡学子、宝鸡干部寻味成长历程的追梦地、心灵深处的芳草地。</p><p class="ql-block">宝鸡城区建校建早,历史最悠久、校址一直未变动的小学,便是西街小学,宝鸡人昵称西小,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现在已有114年的历史,连同其前身金台书院共有257年的历史。宝鸡市区最早的中学――大华初级中学,即宝鸡中学的前身,创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校址先在北坡八角寺,后移中山路城隍庙(今印刷厂),最后迁至今宝鸡第一中学校址(距离西街小学不到500米),2003年迁建到宝鸡高新区。现在的宝鸡第一中学,即宝鸡人昵称的宝一中,传承了宝鸡中学的文脉,是宝鸡教学质量最好的初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八角寺曾是宝鸡市财政干部培训学校所在地,是许多宝鸡财政人的母校。现在为金台森林公园管理处,院中梧桐树笔直挺拔,成为一景。八角寺后曾有一汪泉水,是附近居民的饮用水源。紧邻宝一中,宝中路最西端,便是宝鸡市委党校(宝鸡市行政学院),是宝鸡市党政干部成长进步,补钙强筋的摇篮。虽然,明后年,党校将搬迁到蟠龙新区,但西关的烙印永远印在宝鸡干部心底。</p><p class="ql-block">长寿山北麓,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处,解放初,宝鸡市党校建在这儿,现在看来是个不起眼的地方,却一直是宝鸡育人授业的书香福地。在父辈人眼中,宝鸡长寿中学是解放后宝鸡最好的中学。宝鸡长寿中学建于1956年,是把宝鸡中学的高中部单独划出来成立的,选址在党校迁走后留下的地盘,学校先后曾用过“宝鸡市第二中学”“宝鸡大学附属中学”“陕西第十高级中学”等校名,1978年撤销,共存续22年,是当时唯一在宝鸡地区所属各县区招收中考优秀毕业生的高级中学。1978年金台区又在此易址建设金台区长寿初级中学,一起延续到1998年,共存续20年。宝鸡大学1958年在此创建,1962年撤销,前后存续4年。1975年又在此创建了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就地改建为宝鸡师范学院,1984年迁建到石坝河。1984年宝鸡教育学院从现宝一中后边引渭渠岸,搬迁到了宝师院的校址上,2012年整体搬迁到宝鸡市教育中心。1986年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落户宝鸡,该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创办的“咸阳无线电工业学校”,是新中国最早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之一。先租用宝鸡教育学院校舍办学,1995年,在宝鸡长寿中学原址上开办。2001年并入迁来的陕西电子工业职工大学(黄河机器厂职工大学、陕西彩虹厂职工大学、长岭机器厂职工大学、西北机器厂职工大学等4所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16年更名为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是宝鸡唯一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长寿山,最终能承载陕西电子类学校办学规模之翘楚,是积历次教育机构持之以恒耕耘之大成。</p><p class="ql-block">宝鸡西关的长寿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宝鸡曾有“渭水千回以金台观为最胜,秦山百媚数长寿山为最佳”之说。山下有一座寺院,长寿观,又叫牛头寺,因其地形似一牛头而得名。全真派(祖师王重阳)七子之一马丹阳(扶风人)曾在此修炼。长寿观虽在香客的捐赠下,不断修缮,但规模不及东侧的金顶寺、金台观。近几年,随着美国人雪莱在抗战时拍摄的一组宝鸡老照片(拍于1941年)的曝出,寻找宝鸡抗战故事活动的开展,《金台地名故事》的推出,才使长寿山进入更多人视线,原来抗战时期,长寿山、中山西路曾经发生过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一开始,战场伤亡很大,国民党就把在上海成立的第三荣军残废院(后改为第三临时教养院),1937年底转移到宝鸡,在宝鸡分设了9个队,一直到宝鸡解放。西关的西大街城隍庙、长寿山分别有1个队。1938年初,临教院开始收容从淞沪抗战、台儿庄抗战及中条山战役中负伤的西北军伤病员。抗战八年,宝鸡第三临教院共约收伤兵1500名左右。死亡的战士安葬于长寿山道观下面的荒坡,并在此建了坟园、纪念塔。可惜的是,后来,坟头被推平,纪念塔、墓碑被砸毁,只有他们为国捐躯的忠魂永远安息在长寿山下。</p><p class="ql-block">宝鸡被誉为工合城,是因为,中国的第一个工业合作社――大华手工铁器合作社,1938年8月26日诞生于宝鸡,地点就在现在的胜利路,原来叫大华巷,西北工合办事处就设在中山西路原解放西路60号。1939年工合在宝鸡长寿山下建设了工合新村,长寿观也成为网袋合作社的生产场地,许多伤残士兵到工合新村参加了合作社的手工制作。同时,创办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贝利纪念工徒学校宝鸡分校”,这是工合创办的最早的一所培黎学校,时融47年,长寿山下又成了培训技术人才的地方,而且,档次更高,规模更大,历史在这里得到了传承,九泉之下的路易.艾黎先生会为此,而感到特别的欣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鸡西关,在抗战期间,还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大事。有中华第一文物之称的石鼓,唐初,约公元672年出土于宝鸡陈仓山,也就是现在的石鼓山,中华石鼓园所在地。北宋大观年间(1108年)离开宝鸡,运至汴梁(今开封),后转运燕京(今北京)、上海、南京,1937年抗战爆发,南京局势紧张,为了确保国宝安全,石鼓由南京经徐州、郑州、西安,于12月8日,运至石鼓的家乡——宝鸡,南迁的7287箱故宫宝物,当年一下火车,就近存放在城隍庙(今印刷厂),西街小学、县府(今工交大院)、望蜀楼(今世福大院)、关帝庙(今西府宾馆)等处。1938年春,这批宝物,又翻秦岭,经汉中、广元运至成都。2010年“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考察团一行还到宝鸡进行了现地考察。时隔829年,石鼓在战乱之中回到了娘家,又因宝鸡时遭空袭,不得不离开了故土。</p><p class="ql-block">对于这段历史《宝鸡古迹歌》(作者:杨参政)中进行了记述。“故宫宝有宝鸡出,亲人返里岂能忘。曾在宝鸡宿几夜,装车卸车上下忙。”什么时候,宝鸡人能在中华石鼓阁一睹石鼓的风采,让宝鸡城区附近出土的文物重器石鼓与何尊来一次最亲密的对话,这可能是所有宝鸡人最大的愿望,也必将成为古城宝鸡的一件盛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鸡是一个因路而兴、因工而富的城市,1937年通火车后,十里铺、福临堡率先形成了新的工业区。虽受地形限制,福临堡工业区规模不大,但却一直在宝鸡工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里有以“中国电力机车第一段”之誉载入史册的宝鸡电力机车段,现在成为南车集团的一个分公司,有我国第一家生产叉车的专业化企业叉车四厂,有曾经为宝鸡作出巨大贡献的水泥厂、焦化厂。</p><p class="ql-block">宝鸡西关的白菜心心就是中山路了,从20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中山路一直是宝鸡地区的行政中心和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原名为大马路,1927年以孙中山先生之名命名,1967年更名解放路,1986年恢复中山路名称。中山西路一带,自隋唐以来,是历代县衙所在地。解放后,一直是宝鸡地区专署(20世纪六十年代迁经二路)、金台区政府、区人大机关所在地。中山东路临近火车站,以商铺林立而繁华,尤以百货大楼、华通商厦、人民电影院、解放电影院、曙光照相馆、龙泉浴池、实验食堂、南方菜馆、清香斋、三好食堂、宝鸡大酒店、凤鸣春最有名气。1986年1月,随着宝鸡火车站由中山路转向经二路,之后,又随着市区东扩、南移、北上,行政中心由经二路迁移到戴家湾,中山路逐渐被边沿化,大的商铺被迫转型。中山路2008年经过大规模的仿古改造,虽然商业人气指数依旧,但老城基本设施更加完善,宜居、宜学指数大大提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年建成开放的北坡森林公园,较好地保护了风匣城遗址,彻底治理了滑坡塌方,恢复了北坡植被,铁马秋风、金阁流霞、鹰鹜云霄、金顶春色、长寿探幽等五个景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低到高,从上到下,风格各异,站在亭台或塬边观景台,宝鸡全城尽收眼底,置身公园其中,观景、休闲、健身、娱乐,心旷神怡。北坡森林公园把市区与陵塬的西府天地、西府老街用绿色的屏障连接在一起,成了宝鸡人休闲的好去处、宝鸡城市的绿肺。受益最大的还是西关人。</p><p class="ql-block">为了留住城市的记忆,2012年,市政府利用西关上塬路北坡遗存的20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70多孔窑洞群,建成百年宝鸡城市建设图片展览馆,1000余幅珍贵的照片,集中展现了宝鸡城市百年沧桑的发展和变迁,反映出宝鸡城市从小到大、从贫瘠荒凉到繁荣富强的历史巨变。</p><p class="ql-block">西关,宝鸡20后、30后、40后、50后、60后、70后的精神家园,年龄越长,留恋越深,记忆越深刻。只要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宝鸡第一中学,西街小学、宝鸡市中医医院(西关医院)依旧在,西关的人气依旧满满。</p><p class="ql-block">在随后的日子里,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宝鸡第一中学,宝鸡市中医医院(西关医院)即将搬迁新址,西关只有西街小学存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