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源头活水”诗研究批评

李士金农夫

朱熹“源头活水”诗研究批评<br>  <br>刘 倩 李士金(淮阴师院文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1)<br><br><br>李士金按:本文发表于《青春岁月》|2019年第025期。<br><br><br>一、逞才使气,任意引申,脱离文本实际<br><br>把朱熹这首诗的含义引申得最深最广的是黎列南、黎皓的文章:《多重美感 多种境界——读朱熹〈观书有感〉(其一)》。这篇文章长达6000字。他们用三种方法来欣赏这首诗。第一种方法,曰撇开题目,专看诗歌内容。[1] [P58]作者似乎很有才气。但从整个行文来看,比较华丽而不切实。比如说若不是池水主动地打开它这一面明镜,那蓝天与白云怎么能“搬进”它的“家里”来,并与水之波纹“共徘徊”呢?表面是“积极主动”了,实际上却显得矫揉造作。方塘池水,自然自在,天光云影,倒映其中,也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池水主动地打开”才能“搬进”它的“家里”的问题。又说在诗人笔下,形成了一种近乎魔术般的景象,不可等闲视之,实在是故弄玄虚,自作“魔术”。朱熹此诗本来是自然清远、含义深邃的哲理诗,但绝对没有“近乎魔术般的景象”。至于说“池水乃是活水运动的不断积累,演绎着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诠释,对生命动感的欣赏”,“源头”二字,呼应着全篇各个字句,是诗人对生命真谛诠释的最深邃处。意思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诠释”,但到底什么是生命真谛呢?什么是“最深邃处”呢?作者没有给出确切的解释。<br>第二种方法,曰仔细品味本诗题目“观书有感”这四个字,并与全诗对照欣赏。主要观点是:1、“方塘”是心的喻体,“活水”也是心的喻体。2、“方塘”比喻心灵有所感悟的澄澈状态,“活水”则更多地体现所观之书蕴藏的前人美德、智慧与观书者心灵之汲取、探索、进取之活泼状态。3、无论是“方塘”,还是“活水”,都是“人之思维之比喻”。第一个观点已经是前人早就提出的,后面的引申似乎可以说是作者的“新创”。但其实质仍然是说“方塘”、“活水”都是“心的喻体”,这样循环反复,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br>第三种方法是体会诗歌以外之心灵的最高旨趣。这方面论述中的有些文字很有启发意义,比如说朱熹诗中奔流不息的“源头活水”,不仅仅指人之个体,它可以扩大到人类心灵一代代进化、丰富、发展的进程。比如说“源头活水”是一个代代无穷已的伟大过程,是人生意义的宝贵所在。都是有创意的引申。但是最后却又说这个“源头活水”,原来就存在我们人之心灵自身之中啊!这不等于又回到了前面“方塘”、“活水”都是“心的喻体”那第二种方法阐释的内容了吗?由第一种方法之阐释得出的结论“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诠释”难道不也是“存在我们人之心灵自身之中”吗?这篇文章的作者,有一定的才气,也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但是在这么长的欣赏文章中,并没有增加新材料,也没有提出切合文本实际的新观点,往往是逞才使气,任意引申,脱离文本实际的循环欣赏,这样的文风不值得提倡。<br><br>二、虚构事实造成严重的错误<br><br>郑闰、张兵在《朱熹穷“理”三清山——兼论《读书有感》诗的哲理内涵》一文中说:“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诗篇名作,也是宋代哲理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文笔,富有哲理情趣的意境,被人们广传诵,奉为经典佳作。” [2] [P109]这篇文章把诗的题目搞错了,朱熹的这首诗题目不是《读书有感》,而是《观书有感》。更为严重的是这篇文章对这首诗歌写作时间和缘起的考证是错误的,作者虚构了朱熹的写作缘起和时间。<br>郑闰、张兵在文章提要里明确说:<br>南宋淳熙三年(1176),朱熹登游怀玉山脉主峰三清山后而作的《读书有感》诗,不仅是宋代哲理诗的名篇,而且是朱熹“穷理致知”治学的一个明证。[2] [P108] <br>按照这样的说法,这首诗写作的时间是南宋淳熙三年(1176)“登游怀玉山脉主峰三清山后后而作”,写作的动因也是朱熹“登游”了“怀玉山脉主峰三清山”!似乎时间、地点和写作缘起都找到了。实际上后面的所有论述都是虚构的。因为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这首诗的写作根本不可能在南宋淳熙三年(1176)。查《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有《观书有感》诗二首,第一首便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 [P286]没有注明写作时间、地点和缘起。卷三十九《答许顺之》第十一书,朱熹在信中抄录了这首诗,信的主要内容如下:<br>此间穷陋,夏秋间伯崇来,相聚得数十日,讲论稍有所契。自其去,此间几绝讲矣。幸秋来老人粗健,心间无事,得一意体验,比之旧日渐觉明快,方有下工夫处。日前真是一盲(目)引众盲耳。其说在石丈书中,更不缕缕。试取观之为如何,却一语也。更有一绝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 [P1744-1745] <br>从此信的内容可以看出,朱熹在夏秋之间与范伯崇,相聚了数十日,互相讲论有所收获。范伯崇去后,几乎没有什么讲论。重要的是下面的话:幸亏入秋以来我的身体比较健康,心间无事,能够专心体验,比以前“渐觉明快,方有下工夫处”,以前真是一个盲人引导众多的盲人罢了。我的观点在给石丈的信中说得很清楚,这里不再细说。你可以去看一看怎么样。后面的诗正是“渐觉明快,方有下工夫处”的形象表达。“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比喻读圣贤书,书中气象万千,意境深刻,但我们读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后来才“渐觉明快”,而且理解了为什么圣贤书是那样的“明快”(即“清如许”),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流淌而来。从以上分析可知,这首诗必然是写于这一年的入秋以来。与这封信的写作时间相隔不远。[5]那么,朱熹给许顺之的这封信是写于何时呢?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在“一一六六 乾道二年 丙戌 三十七岁”条目下有一条记载:<br>始悟“主敬”思想,有源头活水诗自咏其思想飞跃。[6] [P361] <br>在这一条目下面的具体内容正是朱熹给许顺之信的全文。束景南认为“此书此诗必作于乾道二年秋间”。根据其它材料,束先生又说“此亦可见此书此诗作于乾道二年”。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推论。更准确的时间虽然无法确定,但朱熹在信中对许顺之说“夏秋间伯崇来,相聚得数十日”,这个“数十日”就有秋天的时间,当时朱熹还没有这样的体验和感悟,证明这首诗决不会写于初秋。又说“自其去,此间几绝讲矣。幸秋来老人粗健,心间无事,得一意体验”,这就是说,伯崇去后,朱熹有一个思考体验的过程,所以朱子才说“渐觉明快”,这个“渐”字,表明了朱熹对某事的思考和体验确实有一个过程。这些事实都说明,《观书有感》诗写作的相对准确时间是在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的仲秋。郑、张的文章竟然虚构事实,把朱熹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推迟了十年!这不能不令人震惊。在这种情况下两位作者还说什么“诗人抓住这一点,而顿悟出治学穷理的哲理:只有源源不断的汲取知识,才能……”云云,岂不是天方夜谈?现在的学术风气固然总体上不能令人满意,但以虚构事实为根据来谈什么“哲理”和“不断的汲取知识”,这未免欺人太甚。当然,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我们仍然要以宽厚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切。人谁没有犯过错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r><br>余论——兼为致谢语<br><br>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现象。每年有各种评比活动,每个高校的本科生论文会选拔优秀的参与各级各类的评优评奖活动。淮师文学院许芳红书记曾经说到江苏省评奖的本科生论文,一篇论文的文字数量最多的已经超过20万字!这也是时代精神体现。获得奖项是各个高校都努力奋斗的目标,因为考评高校政绩这是指标之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无疑是江苏省的名校,其学生亦名不虚传。我们淮师的本科生论文也获得了不少省级奖项,正如许多文明单位的标牌都挂在大门口一样,那是我们文明国度的具体标识。淮师作为文明单位已经多年矣。各级领导尽心尽职,如党委书记朱汉清、校长焦富民,副校长施军、赵宜江、韩同友等,再如张宇、季秀平、周平、孙晓东、孙义清、刘海宁、张维光、李永宁、韦相和、张同刚、余阿龙、徐继明、柏传志、许建峰等等中层干部,实实在在,谦虚谨慎。淮师实实在在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强,有目共睹,可以说海内外知名也。单单李士金教授与本科生合作发表的系列论文即有500多篇,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课堂改革生态博大精深,体现淮阴师范学院师生渊博学识,传承圣贤文化,立意高远,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史上一座丰碑。李士金老师指导的学位论文每年都具有系统性,从2013年到2019年我们这个研究小组已经整整七年时间,前六年的学生毕业论文已经全部公开发表。2013年到2016年连续四年都是展开对朱熹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批评,这在中国学术批评史上必然会留下一席之地,且充满特殊的时代精神。2017年研究小组的课题是空空道人评点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七大名著的文化创意研究,其原创性毋庸置疑也。科学的忧国爱民精神渗透其中矣。2018年研究小组的课题是复旦十教授访谈录文化创意研究。李士金博士与复旦11位知名学者关于社会学术和学风文风的对话录成为了21世纪初期学术批评的标志性活动,内容系统全面,见解深刻独到,充满爱国爱党爱民精神。老师从不参与任何评比活动。他说,我们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不是为一时一地的功利而作,我们是为国家民族长治久安做一点事实求实的研究工作,我们的文章是“永久牌”的科研成果,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在指导过程中,老师不断开拓我们的视野。他说,孔子深知不可为而为之,心心念念大同社会之伟大理想也。孔夫子克己复礼为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其学识之渊博,境界之高远,优入圣域矣。然一旦面临社会现实,亦常常遭遇坎坷不平,无可奈何,仰天长叹。李白被称为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奋斗亦是要自由发挥实现其伟大社会理想。关键是“自由”二字,从许由到李白都是追求自由发挥自己之才能,许由看透世俗苍生之病态严重,残杀斗争,无可避免,无穷无尽,故不愿参与任何社会政治活动矣。视帝位如敝屣,非不愿为社会人民服务也。李白开始天真地以为,天生我材必有用,翰林学士经历后才知道高层政治之微妙复杂险恶。汉武帝往往被认为是奋发有为之君主,其实乃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埋下了汉朝衰落衰败的祸根。祖宗基业从此一蹶不振矣。在大动乱中才出现汉光武帝中兴汉室。朱子常常为历史人物感慨万端,李老师亦常常叹息人才难得。我们今年的研究小组课题继续研讨朱子文学,决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追求真理传播圣贤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br><br>参考文献:<br>[1] 黎列南、黎皓. 多重美感 多种境界——读朱熹《观书有感》(其一)(J).名作欣赏, 2005(12)<br>[2] 郑闰、张兵.朱熹穷“理”三清山——兼论《读书有感》诗的哲理内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br>[3] 《朱子全书》第二十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2年版.<br>[4]《朱子全书》第二十二册(M).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2年版.<br>[5] 李士金.朱熹《观书有感》诗究竟作于何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br>[6] 束景南. 《朱熹年谱长编》(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br>本文为李士金教授指导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2019届毕业生刘倩同学学士学位论文,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