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情谊历久弥新

冉冉

<p class="ql-block">  小孙女放假了,一直想回龙岩走走。无奈培训太多,生怕耽误学习,一直犹豫着。儿子说他周五要开车回龙岩出差,我立马决定和他前往。</p><p class="ql-block"> 周四晚上十点接到美兰电话,说她周五要和女儿女婿外孙一起来厦门,外孙要去方特游玩,她专门要找我聊天。我来厦门已经将近二十年,美兰第一次要来我家,我喜出望外,于是放弃回龙岩的念头,决定留下来陪美兰。周四是三伏天的第一天,热浪翻滚。听到美兰要来厦门的消息,给这炎炎烈日送来一股清凉。</p><p class="ql-block"> 美兰的先生郑永生老师是永定一中高中数学老师,于去年十二月突发脑溢血去世。2022年一月永定区教育局发出文件,号召全区老师向他学习。郑永生老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深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自从郑老师去世以来,我一直担心美兰,但我不敢和她打电话,生怕词不达意,但是内心里总是希望她能尽快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现在,她自己主动要来厦门找我,我想她应该慢慢调整好心情了。周五下午,美兰和她女儿辗转找到我家。十多年没见到她的女儿,孩子那时刚生完第一个小孩,满脸都是初为人母的喜悦,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依然清秀温和。可以看出,女儿是个知冷知热的贴心小棉袄。我问美兰的女儿,你不认识我吧?她说:不太认识,但我妈经常提起你。美兰一放下行李,就和女儿回忆起我们当年的情谊。读高中时,美兰每年寒暑假都会去我坎市老家。有一次,父亲找了辆运石灰的车,我们站在货车的后斗上,颠婆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坎市我家。头上、身上、脸上全是石灰。我们用香皂洗了五六遍水还是黑的。美兰身体素质不太好,不太会流汗,干体力活比较吃力。而且她家里有两个哥嫂,她不太需要干重活。但她每次去我家,她都和我一起干农活,割稻子、耘田、除草。其实她到我家并不是去玩耍,是去干活的。但他好像乐在其中。她说,她就是很喜欢到我家,喜欢和我家人在一起。她说我母亲是最好的母亲和最好的媳妇,从她身上挑不出什么毛病。后来,她考上龙岩师专,每个假期还到坎市住上几天才心满意足回家。我家后来搬到县城,美兰再也没有去过我老家。但是,从美兰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坎市老家已成为美兰学生时代最美的记忆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美兰玩得尽兴,我征得她的同意,邀请几个高中在厦门老同学和老同事周六晚上在客家饭店“衍庆楼”吃饭。同班的万福从海沧赶来,六班的永春也从集美来,五班的南珍和丽蓉也来了。我也十几年没有见到万福了,她现在在海沧带外孙,几次邀请她都没空,平常很忙碌。她是个不知疲倦,任劳任怨的外婆,前两年还到东京带孩子。为了培养孩子,年轻时万福卖服装,赶集市,真不容易。本来现在应该在家享福,可是她还背井离乡带娃。不过,开心就好。这次万福倒很干脆,群里一呼就答应要来。她早早从海沧坐855公交车来前埔。下午六点,我们到健身公园接她。这时太阳已经下山,海边吹来阵阵夹杂着热气的风,柔软的桉树枝条随风飘舞,我们在健身公园路口遇到万福,大家拥抱寒暄,争抢话题。万福的身材相貌变化不大,只是头上有星星点点的白发。</p><p class="ql-block"> 七点钟,我们准时在“衍庆楼”用餐。一走进大厅,灯火辉煌,大红灯笼高高挂,土楼,斗笠,蓑衣,风车,浓厚的客家元素扑面而来,有回家的感觉。食材都从永定运来,有的同学从岛外赶来,充分表达对美兰的关心,令人感动。大家吃着美味佳肴,畅聊人生,感到岁月如梭,同窗情深,我们似乎回到青年时代,俨然忘记自己已是奶奶,外婆。昨晚的聚会宾主尽欢,美兰开心,我们也很尽兴。大家都说以后要多出来走走,多聚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