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硋记

月光倾城

<p class="ql-block">  对硋我是非常不了解,放个唐三彩给我我也是看看摸摸感觉还不如我家奶奶留下的装油罐。不专业,不了解,也不影响我喜欢它,我喜欢那种随意,粗糙的,看起来土土的硋罐子。</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在厦门文博会上,认识了一个同为宁德文化展隔壁老乡硋老板,自然就加了好友。后来在棠口,再他的工作室又碰到了。一直想找个机会去现场看看,老觉得大师很忙不敢轻易打扰,一直憋着没去。这个暑假,我估计他的手工现场应该有许多客人了,于是问了问,巧得很,很多个大师都在。驱车前往,一路知了欢唱。</p><p class="ql-block"> 同去的还有我家贝贝及好友母女俩,她是个爱花爱罐罐爱手工的有趣之人。为了丰富旅程还先拐去棠口,带她们领略古镇之美,吃了不太正宗的芋头面,和正宗的寒草粉干。</p><p class="ql-block"> 硋厂距离棠口不远,百度地图是个好东西,我们一会儿就到了满山都是硋器的地方。一个老伯告诉我们,做手工的还得进去200米,一段土路考验了我那低底盘的车,只好弃车,行走。正午,太阳辣得很,知了的歌声让山野更为寂静。当一座很古老的,带着沧桑的窑出现的时候,我知道到了。向左是个村庄,向上好像是个厂房,以我的嗅觉,应该向右,毕竟,艺术总是需要点花花草草。果然,柳暗花明!看看手机,下午1点,场地里面会说话的都是各种陶泥制品。艺术家们都不在。我们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参观、端详,还可以品头论足,当然也小心翼翼,毕竟艺术品。摔了怕赔不起!黄总很快就到了,热情又周到。一会儿艺术家也到了。艺术家们在耕作他们心里的作品,我背着手来回看,找到机会也说上几句话。有个北京来的,据说是写文章的大师,长期居住双溪,是个非常有趣的大叔。他做了好多作品,看不出技艺多高,只是觉得那认真的样子值得表扬!一个杯子修了好多天。他说是为了送牙医朋友,做不好杯子牙医会不打麻药给他拔牙,笑死我。他的爱人在边上好像很崇拜他的样子,跟我说“他本身就是个大师”!我不羡慕他是个大师,我就羡慕他有这样的老婆!几十年的老婆还能对他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特别是那自豪的崇拜。另外一个王大师在制作一个大工程!他设计了一只鸵鸟,我贝贝童言无忌说不像!大师的作品不是用像不像来衡量!主要看,你是谁!这个道理我贝贝他不会明白。一个老伯,估计是我全场最敬重的人了。年纪75+,看起来非常淳朴,慈祥。他跟我聊了很多,他说他十多岁就开始学做硋,他的师傅光光就和泥这个环节就让他干了三年!说着他拿了块大泥巴就摆弄了起来,比我小时候玩泥巴明显娴熟多了,他一点都不像大师,没有大师范!就像一个谦卑的农民端详他的土地一样。对泥土像是老朋友一样,经他揉搓后的泥土一会儿就搞成细腻华润的长条形。他轻手一掐,双手边捏边按,一段泥土就像一条任由他摆布的蛇,一气呵成他想要的形状,衔接处也天衣无缝,看得我们目瞪口呆。他盘了四个恐龙蛋一样的泥胚,我们不知道有何用处,他轻声告诉我,是艺术家创作需要,他代劳的!艺术家出创意,老人家出技术,珠联璧合也!更难得可贵的是,老人家看到我们几个生手在玩泥巴,毫无章法,便过来耐心指导起来了!在他指导下我们终于也是出了作品的!在老人的手把手指导下,贝贝也做出了一块碗,高兴得难以形容!老人家还表扬贝贝是块料子。有事做的时间过得总是很快,我只是用手随意捏了个四不像,还没能亲手体会机器旋转做胚的乐趣,老李说要回去了,因为有个同事的孩子想要他帮忙指导作文。虽然不够尽兴,但是也算小满足了!匆匆和老板朋友告别,意外又发现一个导演,说要在屏南寻个真人真事,我脑抽,脱口而出说我有个故事,一方面老李等着要回去,我又在讲着故事,于是故事被我讲得有七没八,最后加了个微信匆匆告别!</p><p class="ql-block"> 屏南到古田的高速路,宽敞得就像我们的专用道一样,西下的太阳透过玻璃迷离了我们的眼,一路都是熟悉的景色,我们说的不多,也许都在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