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百年老校楼,浑身布满积尘垢。

董一平

<p class="ql-block">驻足在东单三条35号楼下,凝视着这栋具欧式风格的红墙建筑,不禁发出声声疑问。这栋楼原主人是谁?里面曾经住过哪些人?残破的躯体,浑身布满尘垢的它没有被拆掉,仍在这里伫立着,或许说明它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在问了几位附近住户后,得知了这栋楼的真实身份。原来这栋楼自打上世纪二十年代建成后,曾是法国圣心女校学生宿舍,使用时间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革前。文革初起,学校里的修女被悉数撵走,学校宿舍楼腾空,之后曾被基建工程兵占用,工程兵撤走后,这里又归了北京城建集团所有。有学生宿舍楼,其附近必定还会有教堂和修道院,这应当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配套体系,而绝非仅仅只有一栋孤立的宿舍楼。在该楼下平房里居住的一位老住户告诉我,早先在这儿附近曾有座天主教堂和修道院(修女院),后被拆掉在原址处盖了办公大楼。因这里挨着王府井和协和医院,周围尽带高楼厦,因此地皮便显得尤为珍贵,对这栋位居黄金地段的圣心女校宿舍楼是拆还是维修,目前还没有听到准信儿,说白了这也不是咱平头百姓操心的事儿。</p><p class="ql-block">今天近观这栋宿舍楼,外墙立面镶嵌着的精致间隔砖雕,说明它当年的不凡,或许那时这栋楼在这一带曾经鹤立鸡群,格外抢眼,能够成为圣心女校的一员并曾在这栋楼里住过,不能不说是幸运的。翻开它的历史画册,定睛一看这里先后走出了作家丁玲以及作家萧乾的夫人翻译家文洁若等不少知识女性,她们从圣心女校毕业后直接升入大学,继续深造,许多新知识女性日后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先锋,其作品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自清末民初后,教会学校在中国普遍开来,最早的一批教会学校自成立后所招收的学员并非八旗贵胄子弟,这也为日后在中国开办公学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打破了以往不招平民女子入学的惯例,为日后男女平等接受教育开了先河,其具有的延伸意义极大。不可否认的是,当年能够走进圣心女校读书的女学生,其家境大多殷实,客观地说,这所学校还真不是寒门学子的天堂。</p><p class="ql-block">圣心学校原属于天主教圣心会,自创办以来遍布世界各地,圣心女校在中国北京的开办,不啻为女孩子们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也为她们日后的成长铺平了道路。该校每年都会接收几百名女学生,十年一贯制的学制,确为在这里就学的女学生搭建了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平台,因学校开办了外语课程,这也为日后的一些女学生熟练掌握外语,成为翻译家提供了先决条件。当时的东单三条校区面积很大,还包括了帅府园胡同一部分,于今看难以想象,可以肯定的是,这所学校的知名度还是蛮高的,至少该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住宿,就像今天所说的是全日制寄宿学校,这种集中式的管理,不排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做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带来利弊两种结果,都会是把双刃剑。我不知道在这里学习的女学生课余时间活动是否丰富,可能是我想多了,学校自会有安排。</p><p class="ql-block">翻过头来再看这栋唯一保留下来的圣心女校宿舍楼,身心俱疲的它告诉今天的人们,我的去留权在你们手里,不知今后你们会对我作何打算。今天我本想走进去看看这里面的规制,却因进入楼内之门被封死而未能如愿。对于这栋楼今后的去向,或许以后会给出答案。我觉得它是一栋逾百年历史的老楼,能够保存下来最好,这是古都文化兼容并蓄且具多样化的呈现,同时它也是北京接纳教会学校兴办教育的一个证明,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当时的国家教育状况,尤其是女子学校的教育状况。由圣心女校让我联想到了在文革前,北京中学也曾实行过男女分校制,如男一中,女二中等等,我是没赶上男女分校制,不过这些都成了历史。说句实话,这栋楼够敦实,如果精心修复后重新示人,必定会让人眼前一亮。届时我再来看它,兴许会有与此番大不一样的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