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我们在刘琪的带领下,一行六人来到位于沂山角下的东镇庙祈福。</p> <p class="ql-block">东镇庙</p><p class="ql-block"> 东镇庙位于沂山东麓,离东大门综合服务区5公里,西距最高峰玉皇顶约10公里,离最远的歪头崮景区约13公里。东镇庙院墙东西宽220米,南北长300米,庙前有广场、圣水桥和停车场,庙后建有后花园,总占地面积为130亩。东镇庙内供奉的主神是“东镇沂山之神”,为道教神府。东镇庙和泰山岱庙的功用一样,集聚了沂山悠久的镇山文化。</p><p class="ql-block"> 沂山祭祀文化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炎黄时代,轩辕黄帝所封的“东泰山”即指今天的沂山。有确切记载祭祀沂山的第一位皇帝是汉武帝,西汉太初三年汉武帝亲至沂山,在沂山玉皇顶留下了“泰山祠”。自隋唐以来,镇山的祭祀地点有所改变,多在山下举行仪式,因此东镇庙成为皇家祭祀的重要场所。隋开皇十四年,隋文帝下诏就山立祠,祭祀沂山。在1500年的历史长河中,皇家御祭、官府祭祀、民间供奉和谒拜等活动在东镇庙及其周边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东镇庙碑林在全国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据清光绪30年不完全统计,东镇庙的碑刻达到360余幢。目前存有碑碣145幢,其中皇家御制祝文67幢,是岳镇海渎祭祀存碑最多的庙宇,比泰山岱庙多30余幢。因此,东镇庙碑林是研究皇家祭祀礼仪,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重要文献。</p> <p class="ql-block">圣水桥,圣水桥架于汶水之上,三桥并立,桥长48米,主桥净宽12米,副桥净宽6米,均为三孔桥,主孔跨度为10米,边孔8米。桥上石栏对列,刻有浪花、海鸥、荷花、鲤鱼等图案,雕刻精美,用汉白玉料石制作。整座桥显得古朴、典雅,与东镇古庙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庙门,庙门为三山门,匾额“东镇庙”三字为欧阳中石先生所书。古时候只有皇帝来东镇庙祭拜才由三山门的正门进入。到了近代,这种规制有所演化,在每年四月初八东镇庙庙会等大型法事活动,以及重大的接待安排,才会开启正门。</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p><p class="ql-block"> 钟楼和鼓楼为明清式建筑风格,坐落在0.5米的台基之上,屋面为七样绿琉璃瓦,饰吞脊兽。彩绘为金线小点金清式旋子彩绘。据史料记载,各地方钟楼或鼓楼的发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的钟楼或鼓楼主要作用是报警或作为启闭城门的信号,并不一定要按时报时,所以都是单设钟楼或鼓楼,而且也多以“谯楼”、“戊楼”来称呼。而将钟鼓楼同时放在相应位置,作为一种固定形式,首先出现在皇宫和宗教寺庙中,取“晨钟暮鼓”之意。</p> <p class="ql-block">护法殿</p><p class="ql-block">护法殿里面供奉的是主神王灵官和四位元帅,即马元帅、赵元帅、温元帅和赵元帅。</p> <p class="ql-block">东安王殿,大殿为重檐庑殿式建筑风格,属古代殿顶中的最高等级。大殿内供奉的东镇沂山之神,当地人称为东镇爷爷。匾额“东安王殿”由全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题写。两侧是文臣和武将。</p> <p class="ql-block">斗母宫,斗母宫是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建筑形式是中高两低单檐硬山、悬山组合建筑。二层供奉的是先天斗姆元君和六十元辰神像。一楼是十六帝王蜡像馆:周穆王、汉武帝、魏文帝、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后周太祖、宋太祖、宋仁宗、宋徽宗、元成宗、明太祖、明世宗、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p> <p class="ql-block">文昌殿,匾额“文昌殿”三字由中国著名作家莫言所题写。供奉神像两尊,主神是文昌帝君,另有主宰文运的魁星。文昌原是天上六星的总称,后来被信奉为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亦称文曲星,或文星,被民间和道教尊称为文昌帝君。魁星是北斗七星中成斗形的四颗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后来魁星成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主宰文运,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药王殿,药王殿中的药王共11位,都是道教俗神,由中国古代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医演化而来。正殿的主神为神农 氏炎帝,因尝百草,首创医药,世尊为药王。两侧药仙扁鹊,张仲景,华佗,韦慈藏,邱彤,韦善后,张介实。下次我们可以求药,带三种瓜果哟!</p> <p class="ql-block">财神殿,殿内塑神像三尊,均为坐像,高3米,分别是赵公明、比干和关公。正面为赵公明,即赵元帅;右为比干,为天下第一忠臣。因被妲己挖了七窍玲珑心后成了无心之人,所以认为他无心无向,办事公道,被后人奉为文财神。左为关公,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关云长,他不但形象威武,而且忠义感人,做人做事,有始有终,恩怨分明,立场坚定,所以在民间被信奉为武财神。</p> <p class="ql-block">紫薇宫,紫薇宫的建筑形式为仿古清式一高两低悬山建筑。三官殿中的三官是天官、地官、水官的总称。天官赐福,地宫赦罪,水宫保平安。</p> <p class="ql-block">元银杏:树围4.1米,高17.7米,已有700多年的树龄。与之相对应的在西面曾植有一棵雄树,西雄东雌。不幸的是,雄树于1968年被杀伐后,打制了我们临朐县剧院礼堂的1300多把长凳。从此,雌树只开花,不结果。奇事巧成,80年代初从雌树树干中自生一株雄树。几年后这棵银杏又开始结果了,人称“母子连体连理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汉柏:相传是汉武帝来沂山时所植。这一株名“吼柏”,树围2.8米,高13.8米,每当遇到自然灾害和战乱的时候,它会发出一种吼叫声,所以叫“吼柏”。</p> <p class="ql-block">铁柏:树围2.7米,高12.6米,因木质坚硬,表面光滑,锤声如铁,被誉为铁柏</p> <p class="ql-block">唐槐:树围3.78米,高16.5米。此树是唐朝工部尚书尹思贞到沂山时所植。曾在东镇庙香火断绝的六七十年 代枯死过,直到80年代东镇庙重修之后,这棵树又重新发芽,实可谓“枯木逢春”。</p> <p class="ql-block">元柏:树围3米,高13.5米,相传为元朝翰林学士太常少卿王磐代祀东镇时所植,距今也有七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宋柏:树围3.6米,高14.6米,相传是宋太祖赵匡胤诏建东镇庙时所植。树冠的形状像一个向山而鸣展翅欲翔的凤凰,因此又被誉为凤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