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杨萱庭书法集,启功题</p> <p class="ql-block">杨萱庭先生1917年生于中国历史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早年参加过抗日战争,后来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1950年到北京工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作品,《杨萱庭书法集》。</p> <p class="ql-block">序言</p> <p class="ql-block">山东峄山石刻巨字</p> <p class="ql-block">杨先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最突出贡献是为革命先烈李大钊及瞿秋白书写碑文。</p> <p class="ql-block">此外,聊城东昌湖边的“龙”字碑,大运河畔的“河魂”,</p> <p class="ql-block">重修光岳楼碑刻(1986年),北京卢沟桥宛平城的“威严门”和“顺治门”的匾额等,皆出自杨先生手迹。</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东城门-顺治门</p><p class="ql-block">顺治门是宛平的东门。在宛平建城七年之后的1644年,李自成从西边攻入北京称帝,年号永昌。随后清兵又从东边攻入北京称帝,年号顺治。年号和两座城门名字相同的巧合背后,似乎昭示着明朝不可逆转的灭亡命运。</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分东西两个城门,西城门对面是卢沟桥,也称“威严门”。</p> <p class="ql-block">1981年,为祝贺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杨先生用如椽大笔,写了一个四米大的“鼇”字祝贺,意为中国女排独占鳌头。</p> <p class="ql-block">阳谷景阳冈,虎字碑</p> <p class="ql-block">武松打虎故地阳谷景阳冈旅游景区内,有一块石碑是杨萱庭先生写的一笔“虎”字,是一个草书的虎字,它的起笔处是一“蛇头”形状,落笔处是一“虎尾”形状,所以此碑又被称为“龙头虎尾”碑,有龙腾虎跃之势。*</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6日,聊城市书法爱好者齐聚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共同见证杨萱庭书法展的开幕。此次书法展共展出杨萱庭精品书法作品60余件。</p> <p class="ql-block">“杨萱庭先生善用比拖把还大的笔写大字,喜欢使用的笔分大、中、小三种。大笔,我拿起来比划过,没有蘸墨就挺重了。”杨萱庭的学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敏善说,“这支笔的重量是24公斤,蘸满墨水后至少重30公斤。杨萱庭老师拿这么重的笔,挥洒自如,确实是独特的本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