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子——悠悠石墩情(7)

圈圈

<h1> 在石墩小学工作二十多年中,有奋斗的苦涩,有成功的喜悦,还有难忘的教训。说起来像故事,而事实上是事故。</h1> <h1><p> <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次春游活动结束时,我们把学生队伍全员带到石墩的九队仓库场上。经各班主任点名,证明一个不少地安全带回到了本大队(村)范围就宣布队伍解散,各自回家。</span></p> 这天吃晚饭时,一队的一位妇女找上门来,问学生都回来了没有?我信心满满地回答都回来了。她却说哪能她小叔子家的二女儿还没回来?我觉得没问题的,就陪着她去小学里找一找,可能留在新建的幼儿园里玩耍。我俩到学校一看,教室门间间都锁着,厕所和幼儿园里都没人影。我估摸着可能还在九队仓库场边的蘑菇房玩吧,我俩又匆匆赶去,还是没见孩子。我叫孩子的伯母先回家,有可能孩子已回家了。<br> 待我回到家里,心里很不踏实,毕竟是二年级的小女孩呀!我问与她同班的儿子老师点名时看见她了吗?儿子说看见她的,还说他拉着我手离开时仓库场上的学生都走光了。正发愁时,那孩子的伯母又来了,说还没回家,还说她小叔子正生病住院还没让他夫妻俩知道呢!</h1> <h1><p> 怎么办?我觉得出问题了!我丢下家务就去找了几位同事分头行动:一路在三家村与李家宕间横向的那条清水河两岸寻找,我们两路带着手电筒分别沿南北向的石墩塘、竖南河转黄泾河仔细查看。大家先后搜查到了九里汇合还是没见孩子踪影,我们觉得问题大了。于是,我们就到住在医院宿舍的学校负责人汇报情况,并到广播站发寻人启事。</p> 启事广播后不一会儿,留在广播站等待音讯的我们得到周行广播放大站电话,说孩子被周行的一农户收留了,叫人明天早上去领。<br> 第二天一早,学校负责人骑自行车去周行领孩子时,这女孩竟然在帮主人烧火做早饭呢。后来家人问她到哪里去了?她倒开心地回答说去看望住院的爹爹的,不认识路才跑到了“杭州”(周行)了。<br> 从此以后,我们小学的春游秋游都规定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参加,而一二年级的留校上课。</h1> <h1><p> 几年后的又一次秋游,出了更槽糕的事故。</p> 那是一次事先经经设计并安排的少先队大队活动‘’学生们胜利完成了虞山“挖地雷、夺红旗”活动后,开心地在山坡休息。看着孩子们玩得尽兴,我们也席地而坐,议论本次活动情况。在返回的路上,忽有一学生呕吐。老师即刻处理后继续前进。到环城东路上,连续接到学生呕吐伴有肚子疼的报告后,队伍立刻靠在人行道上停止前进,由老师把发病学生送到福顺马桥的城郊卫生院医治。医生告知是食物中毒,得赶快转北门大街的中医院抢救。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学生发病倒下。经过紧急查问,原来是有学生误食了山树上的似小苹果模样的果子。老师们当机立断,兵分三路:一路带发病学生去中医院救治;一路把其他学生安全送回家并告知家长;一路火速通知被抢救学生家长奔赴医院。谁知回家途中又有学生发病。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护送的老师硬是肩背手搀地奔跑着返城去抢救。医院里,别说急诊观察室床位上全是中毒学生,就是过道、候诊大厅的地上到处都是躺着挂水的孩子。待得家长到达后,老师们迅速回乡下,分头挨家挨户地把睡下的学生一个个叫起来,盘问到底吃了没有,并告诉家长孩子可能害怕二隐瞒,如有不适必须送医院。由于盘查及时,又有一批学生送进医院……那一夜,石墩的全体教师彻夜未眠,最多的一夜往返城乡五六次之多。</h1> <h1><p> 那难忘的教训铭刻在心。之后的每年春游秋游季节,教育局会专门发文提醒学生不要误食野果。</p> 一晃几十年了,当年被抢救的学生早已是不惑之年了,而我们这些亲历的教师大多已退休了。</h1> <h1> 2022.7.22.</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