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前者可遇不可求,后者的冲动则是一次又一次。这不,刚放暑假,我们便集体冲动,抛开各种杂务,冒着疫情扩散的危险,顶着滚滚热浪,7月10号清晨,目标皖南——向快乐出发!</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达,午饭后便跟着导游游览“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的齐云山。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称,而且还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p> <p class="ql-block"> 缆车攀高而上,居高临下俯瞰齐云山,但见,青山逶迤蜿蜒,绿水环绕绵延,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p> <p class="ql-block">缆车升到最高处,忽见一个巨无霸葫芦平躺在绿毯一样的山窝处,独具特色。我很好奇,应该是与道教有关吧?“度娘”上一搜,果然——葫芦是道教八大法宝之一,谐音为“福禄”,意为吉祥如意,灵气多福。齐云山古称“白岳”,又称“福寿山”。后来,我们还见到大山的深处有一个巨大的“寿”字,刻在褐灰色的山崖上,二者遥相呼应,体现了道教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齐云山陡峭如削,上覆下陷。中午时光,沿着曲折的山道拾级而上,虽然绿树掩映不见阳光,但是闷热潮湿,爬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影响了观赏的兴致,美女们连照片也懒得拍了,什么摩崖石刻,什么洞府幽居统统自动忽略不看了,草草收兵。</p> <p class="ql-block"> 齐云山脚下,有一处漂流的好去处——两岸群峰耸立,一溪清流多情环绕,顺流而下,一路水波不兴,宛若明镜,蓝天白云倒映其中,与青山修竹相应成画,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好山好水好风光,之前的疲惫和遗憾一扫而光,渐渐兴奋起来,一曲“妹妹你坐船头”引爆了大家的热情,看看,疯成了啥样?</p> <p class="ql-block"> 现代诗人臧克家有句名诗叫: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从古至今,那些为国为民为义而牺牲自我利益乃至生命的志士仁人,人们不会忘记,会把他们的事迹记下来,刻在碑上,千古传唱,成语“有口皆碑”、“树碑立传”,正是此意。游徽州,我们参观瞻仰了棠越牌坊群,其规模之大,建筑之美,是我平生第一次所见。</p> <p class="ql-block"> 七连座牌坊群,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七座牌坊一线串珠,鱼贯而列,彰显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七座牌坊,七个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的人文精神。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兖绣江南第一乡”。</p> <p class="ql-block">清晨阳光明媚,斜光穿越树林,给牌坊群镀上了一层金光,我们在草坪上即席唱歌起舞,古老的牌坊如慈祥睿智的老人在时光深处回眸相望……</p> <p class="ql-block">跨过一座石拱桥,前边出现了一口池塘,半边绿水泱泱,半边荷叶田田,硕大饱满的粉荷亭亭挺立,半开半放,散发着阵阵清香。荷塘左边是一园格桑花,花如蝴蝶影翻飞,五彩斑斓叠翠微。见花便痴的姐妹们纷纷与花合影,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毗邻牌坊的是与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江南私家花园”的“鲍家花园”,是当今中国最大,最美,最具特色的“徽商贵族家园”。主人为乾、嘉年代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园内假山池塘,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错落有致;而名贵稀有的精品盆景近万盆,令我等大饱眼福,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念念不舍却苦于没有时间逗留,我们马不停蹄来到徽州又一个景区唐模村。顾名思义,唐模村始建于唐,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p> <p class="ql-block"> 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粉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石头街,古韵悠悠,吉祥平和。这是我梦中的江南,情思的故乡。好想好想再停留几日——在河埠头捣衣,酒肆里沽酒;听溪水潺潺,看深巷里卖花;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社戏土台上再唱一曲黄梅小调……</p> <p class="ql-block"> 当日下午,我们来到黄山的母亲河,千岛湖的源头——乘游船欣赏百里画境新安江。山水相依,美不胜收,诗兴顿发,口占小诗一首:</p><p class="ql-block">群山叠翠碧水清,微风轻拂禽鱼静。</p><p class="ql-block">一桥跨江飞白虹,双鸥点水剪碎影。</p><p class="ql-block">船犁浪花朵朵开,云浮晴空悠悠行。</p><p class="ql-block">红尘俗念顿流逝,归帆南野陶渊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