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家乡东、西大沽,以前与海河息息相通、共同潮汐、潮涨潮落的那些小河、水沟、坑塘岸边,孳生聚集着一种活跃的野生鱼类,它赖以生存在,具有潮汐的咸淡两合水或纯海水的环境中,它具有水陆两栖的生存功能。它大部分时间在水岸边的泥滩上爬行、跳跃、无忧无虑的嬉戏着,它还能攀爬在桥桩的壁上。遇有侵袭时,它可以立即、灵活地跳入水中,蹦游到河沟的彼岸,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它就是我们家乡人称为的‘’秃稿子魚‘’。它的学名叫‘’弹涂魚‘’、俗称‘’跳跳魚‘’,有的地区叫‘’滩涂魚。</p> <p class="ql-block">活跃在泥滩上的‘’秃稿子鱼‘’(学名:‘’弹涂魚‘’)</p> <p class="ql-block"> 它身长不过10厘米,魚身呈灰褐色、在三角形的头部上方镶嵌着一对突出灵活的眼睛、好像与螃蟹的眼睛一样,可以弹出,但视力超強,可以看到和识别深水中的各种物体。它以扑捉昆虫和甲壳类为生存食物、喜欢成群集结、依靠发达的胸鳍在泥滩上运动。</p> <p class="ql-block">爬行在泥滩上的‘’秃稿子魚‘’(学名:‘’弹涂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的长相其貌不扬、虽然很丑陋,但它是魚类中,水陆两栖自由活动的姣姣者。据说更是菜肴中的上乘美味,在餐桌上享有‘’水中人参‘’之佳品,属于高级的海鲜食材。这么高级的海鲜,我们在海河岸边生活了几十年的东、西大沽人,也未曾品尝过这种魚的味道,只缘于东、西沽人从不认可这种魚能夠食用。只是在少年时,经常去水边逮、捉、棒打‘’秃稿子魚‘’,是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拥有‘’跳舞天才‘’的‘’秃稿子魚‘’(学名:‘’弹涂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文学家鲁迅也曾关注过‘’弹涂鱼‘’,在他的著作《故乡》一书中,对‘’跳魚‘’就作过描述:‘’当潮汛来时,许多跳魚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p><p class="ql-block"> 该魚种,在东、西大沽周边,自海河断了潮汐后,即没有了海水之源,就再也见不到‘’秃稿子魚‘’了。欲想再见到它们,只能到有潮汐的滩涂上去寻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图片、视频源于网络,文字亲撰)</span></p><p class="ql-block"> 作者:刘金发 (网 名:海 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於:2022年7月17日 生态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