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参加婚礼,赴答谢宴,我有过许许多多次。但,参加农村的婚礼答谢宴却不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变,农村人已在融入城市,在城市买楼,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上学,在城市发展。所以,农村年轻人的婚事往往都在城里办,要得是城市的排场,奢华,隆重。即使偏远的乡村,也大多到城里办喜事。</p> <p class="ql-block">七月十六日,我应朋友之邀去拍一次农村的答谢宴。地方离城离不远,二三公里,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上二公。这个村我小时就去过。我同学在这个村庄有亲戚,是他领我们去玩。记的,我们是沿着铁路去的,走过很大的麦田。炎炎夏日,热浪滚滚,麦地里“蝈蝈”的叫声特别好听。用麦秸编“蝈蝈笼”,抓了好几个“蝈蝈”。同学带我们去一个姓曹的人家,让我们吃了好多西瓜,老甜了。这个村还是具有革命历史的地方,解放黑河的第一任司令员王肃烈士的司令部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我年年来,来拍花,是农村里种花养花最好的地方。春天拍李树花,夏天拍虞美人,芍药花,大百合……。我认识好几位家里养花的老乡。</p><p class="ql-block">今天,一进村我就被这家的花吸引了,开得多好,花开节节高、</p> <p class="ql-block">婚礼会场在村里的会堂,道儿两侧是满满的车辆。这都是城里回来的亲戚老乡。</p> 迎亲门都是用彩色气球结扎的,挂着大红双喜字,显得喜庆。 门上的大红喜字也非常醒目。 来人说先给新娘新郎拍点,这也正常。那想进院,先看见好几个人在摘豆角,是给婚宴准备的菜。 新郎新娘长得这么帅气漂亮 七大姑八大姨一个接一个与新人照相合影 <p class="ql-block">新房没怎么布置,大概是新房在城里吧,我只好对付拍几张。</p> 前来陪伴的女孩她们都是城里人,已经见不到她们农村人样子。 <p class="ql-block">主家姓粱,想让孩子旅行结婚。但这个过场还得走——先答谢众老乡亲。</p> <p class="ql-block">城里婚礼宴席,都是是流水线,菜肴味道一般般。农村婚宴是一个大“工程”,分工得当,井井有条。大场总指挥是位老者,指挥人们就坐,指挥走菜上桌,指挥管酒分烟的步步到位。大厨也是分工详细,谁炖鱼,谁油炸,谁炒菜,一人做那几个菜都明明白白。令我惊讶的是,宴席即将结束,清运垃圾车已经到位,随装随拉。</p> 我对厨房最感兴趣,看他们油炸,看他们大锅炖,看他们切菜码盘。 大锅炖鱼,油炸麻团。 大厨 自己家的蔬菜 炸好的肉段,拔丝地瓜。 拼盘 “黄瓜香” “闷子”农村最有风味的招牌菜。 拌凉菜 码盘 青椒炒肉 装盘走菜 走菜人都是年轻小伙,八个菜一大盘,端起来得有把子力气。 答谢宴今天是第二天,已经摆了近百桌。明天还有一天,专门答谢大厨,切菜码盘的人们,还有一些未来的亲朋好友。 <p class="ql-block">农村宴席特点就是热闹,谁家有喜事,全村老少全家参加。已经在城里的孩子们孙子们必须赶来。看爷爷和孙儿坐在一起多么温馨。</p> 仪式主持人姓曹。虽然,没有城里主持人大套是言辞程序,可说的都是大实话,表达主家一份真诚的谢意。 一位年纪八十多的老太太,颤颤微微给孩子送上二个红包。 孩子是跟爸爸妈妈来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参加婚礼。但是,这里让他们玩得好开心。 额头上汗珠滴滴可见 <p class="ql-block">现在,这样婚礼也不多见,有的人是好多年才回村吃一次喜宴。所以,见面拉拉家常,近呼近呼觉得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第一“悠”四十五桌,厅堂里满满登登,人们吃得时间一个小时。在这里我没看见早早离席的,也没见到大袋小袋装菜的。文明。</p> 要回城里,都要去自己爸爸妈妈家小园子摘点新鲜菜,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