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檀香刑》说起

畸零钓客

<p class="ql-block">  人也是种动物,但我们自己觉得早不是了。动物界实行的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原则,我们看《动物世界》狮子在大草原上追逐斑马,追上后一口咬死,不觉得有什么,它们杀死猎物是为求生繁衍嘛。可人要是也这样的话,我们会感觉不适,为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罗马有大型斗兽场,那些所谓“文明人”,让角斗士进入场地,和猛兽决斗,互相决斗,当猛兽被角斗士杀死,或者猛兽战败角斗士时,万人发出的欢呼声传入天际。</p> 在边城时,曾在书摊上看到本书叫《中国酷刑史》,当时没买。再下定决心决定去买时已经被别人拿走了。后来想想也是好事,这样起码对作为人类还有点自信,如果买了并看了之后估计会产生怀疑了。人类披着“文明”的外衣,自以为摆脱了“野蛮”,与动物早就有了隔阂,“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自从站起来后,不能再动不动就砍砍杀杀,文明了嘛。<br><br> 可是看过几本书后,有些恍惚。<br><br>  一是看黄裳《旧戏新谈》时,里边有一篇《关于刘瑾》。说刘瑾被凌迟处死,割了三天,头天至晚,押瑾顺天府宛平县寄监,释缚,瑾尚食粥两碗。次日押至东角头。先日,瑾就刑,颇言内事,以麻核桃塞口,数十刀,气绝。刘瑾被剐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刘瑾把持朝政时,残害忠良,作恶多端,他落得如此下场固然使人解恨,但从他受刑的过程来看,凌迟这种刑罚不能不说它确实惨无人道。当然,刘瑾对待别人也是作恶多端,死是咎由自取。但这个三千多刀是为了什么呢? 另一个例子更可怕,皇太极用反间计,崇祯皇帝中计杀抗清名将袁崇焕。“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噉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石匮书后集》群氓们争吃其肉,在看了一场好戏的同时又饱了“口福”,这难道就是刑罚的目的?<br><br> 鲁迅先生对酷刑的评价极具讽刺:<b>了不起的残忍智慧酷刑的方法,却决不是突然就会发明,一定都有它的师承或祖传,……“酷刑”的发明和改良者,倒是虎吏和暴君,这是他们惟一的事业,而且也有工夫来考究。 ——鲁迅《南腔北调集·偶成》</b><div><b><br></b><div> 莫言写了本《檀香刑》,名字很美哈。但知道底细之后,您就不会这样认为了。所谓“檀香刑”,就是先将檀木在油里浸泡多时,避免木头吸血,行刑时将它从肛门里插入,用木棰慢慢揳进去,木头在人体五脏六腑之间游走,最后从锁骨上面穿出来,而受刑犯,则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长满蛆虫......</div><div><br></div><div> 莫言在很多作品中写了这种残酷,比如《红高粱》里那位罗汉大叔就被活剥了皮,莫言好像特喜欢对各种酷刑做酣畅淋漓的精妙叙述,其实正道出了中国传统刑术文化的血淋淋的真实本质。<b><br></b></div></div> 当杀人成了职业,甚至艺术,可以想见,这种刑罚,早已超过了法律的所谓惩戒意义,反而成了统治阶级以生命取乐的手段!更是群氓排解无聊时光、打发贫乏生活的“庆典”。<div><br><div>  莫言在采访中说<b>“从人性的角度讲,每个人,其实都是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三位一体。那些刽子手,之所以要那样夸张地表演,就是为了满足这些看客的需要。而那些受刑人,之所以能够那样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其中也有为了看客而表演的成分。这样,受刑者、观刑者、施刑者,就是一种合谋的关系。”</b><br></div></div><div><b><br></b></div><div> 小说中德国总督说过一句话:<br><b>“中国什么都落后,但是刑罚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让人忍受了最大的痛苦才死去,这是中国的艺术,是中国政治的精髓……”<br></b></div><div><b><br></b></div><div> 还不能不承认真这样,从夏代开始的墨、劓、剕、宫、大辟五刑,往后朝代在刑罚方面独树一帜,不断创新,死刑除去斩刑外,还有醢、脯、焚、剖心、刳、剔等各种各样的刑杀手段。</div><div><br></div><div> 商纣王发明了“炮烙”,后代那位朱皇帝更发明了剥皮揎草。最残忍的当说是“跳加官”,行刑者揭起一张桑皮纸,盖在犯人脸上,然后嘴里含着一口烧酒用力喷出来,桑皮纸沾水受潮后紧紧就会贴在犯人脸上。随后还有第二张第三张,一张张往上贴,而犯人通常不会坚持到第五张。<b><br></b></div><div><br></div><div> “中国什么都落后 ,但是刑罚是最先进的, 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 ;让人忍受了最大痛苦死去,这是中国的艺术。“ 莫言自己说:”也许,这部小说更适合在广场上由一个嗓音嘶哑的人来高声朗诵,在他的周围围绕着听众,这是一种用耳朵的阅读,是一种全身心的参与。”<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