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四川掀起前所未有的知青上山下乡高潮。 成都市知青主要分配在乐山、温江、绵阳、内江、雅安、西昌、渡口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发布后至1969年3月1日止,仅两个月时间,四川就动员“老三届”中学毕业生16万人到农村去。到1970年底,全省动员知青下乡人数达到50.04万人,1971年底达到66.22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学校分为两批,第一批同学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他们于71年就到云南了,剩下的我们于72年第二批下乡到省内各地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得当年成都一中校方请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解放军到我校做动员报告。在学校大操坝我们听他讲:云南如何美,那是头顶香蕉,脚踏菠萝。你们去了以后就是参军了,每月还有18元工资,可以为家庭减轻负担......那个年代的中学生谁不想当兵呢?谁又不想挣工资呢?动员报告以后,我校有不少同学马上写了决心书。同学们写的决心书,学校还贴出来。我们班上去了十多位同学。结果同学们去后,并不像他吹得那么好,而是经过了艰苦的岁月,有的同学在那里长达八年,把青春奉献给了云南。我们留下来的同学两个排又组合在一起,直到1972年3月我下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成都赴云南支边青年熊祖辕在《半个世纪的感怀》一文中写到:"支边青年本身就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解决当时严重的城镇失业问题付出了自身和家庭的高昂成本,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去到云南边疆以后,众多支边青年很快锻炼成长为生产、后勤战线和保卫边疆的行家里手,有的还成长为班排连营甚至师团干部。栽秧打谷,种植甘蔗,收割橡胶,喂猪养鱼,放牧牲畜,开荒造田,建造水库,上山伐木,盖房修路,开拖拉机,教书育人, 治病救人,站岗放哨,戍边守国,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每一粒谷穗。每一根甘蔗,每一粒白糖,每一片橡胶林,每一处新建成的良田、房屋、道路和水库......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祖国的安宁,边防的稳固,都有我们的一份付出。新中国的屯垦戍边史册中应该有我们的一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排同学在云南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是1972年3月离开一中,5月下乡的。记得下乡前省委有关部门组织我们在九思巷省经委开了动员会。但最终还是随母亲单位四川日报下到米易县草场公社。当时的政策是越是好的学校,省级机关越是要下到偏僻地方。如成都四中下到大凉山地区宁南县,那是交通不便的贫困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下到米易县,当时也是贫穷山区,从成都坐火车要走18个小时。当时是父亲送我去的。记得在下乡之前,父亲就给我打"预防针"了,他说:"农村条件艰苦哦,还要自己挑水......一听说这些,我就害怕,泪水也夺眶而出....可是在农村的艰苦劳动生活比想象的要苦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曾在《往事随笔》一书中曾有六篇详细的写了在我在农村当知青的情况,这里不多叙述了。经过劳动锻炼,知青生活使我感受到了:对于知青上山下乡的评价,说痛苦、说悲壮、说忧伤、说升华的都有。而我始终认为生活的艰苦,体力的磨炼使我们成为最能吃苦和勤于思考的一代,成为最无怨无悔的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同时也与当地农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现在有时还通电话联系。也感谢米易县政府没有忘记我们。2019年,米易县档案局负责人还到我家收集资料,他们准备建档案馆。我送了一本书,书中有六篇知青生活记实,真实的记录了当年我在米易县的知青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往事随笔》一书中写的当知青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曾在美篇写了一篇《难忘的知情岁月一下乡那年17岁》受到了全国各地知青的关注。点评者有300多人。这里摘录知青的几条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友盛京:现如今,咱中国,有群人,很特别,可以说:古往没有过,今后不再有,成为了中国最有担当、最能吃苦耐劳、最有奉献精神和广阔胸襟的一代人!(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友墨烜: 知青赞 一生磨难高昂头 双足重茧志不休 三生有幸德才厚 四体勤快老黄牛 五味杂陈眉不皱 七情六欲稳坐舟 八秩逼近精神抖 九九轮回无量寿 时乖命蹇四零后 十载寒窗付东流 红尘如寄何所求 含饴弄孙度春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读了这些评论,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共同的生活经历使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知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四川省米易县草场公社与知青合影。后排左二为作者。当年下了20多位川报知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个年代,家家都有知青。我们一家五口人,分五个地方。父亲在米易县湾丘五七干校四年,母亲随单位在名山县农场学习劳动。我下乡到米易县草场公社二大队七小队,大弟也下乡与我同一公社,下乡两年后参军了。小弟还末满16岁下乡到双流县,共五年时间。成都市的不少家庭都与我们一样,每家都有知青,每家小孩个个都下农村或支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直到1973年,四川省出台了招生工作的政策,即在农村锻炼两年的知青可以读大学,一年半的可以读中专。我才从农村出来上了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老公在海南生产建设兵团东洪农场、东兴农场下乡八年才调回海口,他妹妹下乡时才15岁,两兄妹下到一起。劳动十分艰苦,早上五点钟就要到橡胶林割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如白驹过隙,今年距离我们下放到米易已经过去五十年了。回首往事,青葱的岁月有过冲动和彷徨,也有过理想和憧憬,更多的则是对那段知青生活的感悟,百感交集。我们的知青生涯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是那段生活留给我们的记忆之深刻是难以磨灭的。</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6.cn/32labjes?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难忘的知青岁月一下乡那年17岁</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