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蔡元培與北京大學</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馬寅初與北京大學</b></p> <p class="ql-block"> 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名元善,字寅初,浙江嵊县人,汉族,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和教育行政管理,为我国人口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马寅初主要著作有《经济学概论》《资本主义发展史》《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新人口论》《马寅初经济论文集》等。</p> <p class="ql-block">1915年回国,应蔡元培邀请任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兼主任。</p><p class="ql-block">1919年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p><p class="ql-block">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p> <p class="ql-block">1960年1月,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p><p class="ql-block">1979年9月平反后担任北大名誉校长,并重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p><p class="ql-block">1981年2月27日,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同年3月29日,当选为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p><p class="ql-block">1982年5月10日因病逝世,终年101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魯迅與北京大學</b></p> <p class="ql-block"> 他在北京这座城市,生活、战斗了14年,从1920年8月至1926年8月,他在北京大学兼任教师前后达六年之久,北大是鲁迅任教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与北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各方的观点颇有不同,但采信的史实基本一致,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其一,设计校徽。鲁迅在1917年8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学徽章。”其中所谓“大学徽章”就是北大长期使用的校徽,但寄给蔡元培的信不知下落,不知鲁迅对校徽的寓意有否说明。于是,鲁迅同时代人及后人生出各种解释,如刘半农认为“活画了个愁眉苦脸”,“国难校苦,何能不愁?”,可谓别有幽怀。</p> <p class="ql-block"> 其二,教书。鲁迅在1920年8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晚马幼渔来送大学聘书。”马幼渔是当时北大中文系的系主任,聘书是聘请鲁迅为北大讲师,讲中国小说史。此后,从1920年12月到1926年7月,鲁迅的日记中持续出现“往北大讲”及“收北大薪水”若干的记载。期间鲁迅一直培养文学青年,扶植学生文学团体,如著名的新潮社。其中还有一段插曲,1925年鲁迅与北大国文系任教的马幼渔、沈尹默、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等一起介入女师大风潮,被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讥为“某籍某系”,鲁迅乃在文章《我观北大》中公开宣称:“北大派么?就是北大派!怎么样呢?”</p> <p class="ql-block"> 其三,写文章论北大。鲁迅1925年应北大学生会的要求写校庆文章《我观北大》,文中关于北大校格的概括影响深远。对此,人们解读不一:有人从鲁迅的文章中总结出北大的传统和校格,也有人觉得鲁迅所察同现代大学与学术具有不同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其四,讲义风潮。据蔡元培在“辞职呈文”中介绍,1922年10月17日下午“有学生数十人群拥至会计课,对于职员肆口谩骂,并加恫吓。及元培闻风到校,该生等业已散去”,18日晨“复有学生数十人,群拥至校长室,要求立将讲义费废止”,蔡元培认为“此种越轨举动,出于全国最高学府学生,殊可惋惜。废置讲义费事小,而破坏学校纪律之事实大,涓涓之水,将成江河,风气所至,将使全国学校共受其祸”。风潮中蒋梦麟、胡适的态度与蔡元培接近,而鲁迅则同情学生,在文章《即小见大》中认为被开除的学生冯省三是白白做了牺牲。有人从中发现鲁迅的革命精神,也有人因此认为,鲁迅与蔡元培所见泾渭分明,对大学制度建设价值的体认所汲未深。</p> <p class="ql-block"> 其五,文学创作。1918年开始,鲁迅在与北大关系密切的《新青年》杂志及北大学生办的《新潮》杂志上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等各类文学作品。不过,也有人会提醒,蔡元培主持创办的《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6月25日刊登了鲁迅的《新出土吕超墓志铭考证》一文,这是鲁迅在北大期刊上的最早发表,学术渊源早于文学渊源。</p> <p class="ql-block"> 其六,同事关系。鲁迅与北大的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马幼渔……的关系。有人认为鲁迅近陈独秀、李大钊并受其影响而保持革命的精神,继续进步,也有人认为鲁迅与胡适本质上是一样的,还有人会强调其时北大的派系沉浮,鲁迅是“太炎门生”,蔡元培掌校前北大是桐城文人的天下。但根据鲁迅1933年在《〈自选集〉自序》中感叹,“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可知他更加看重的也许是与《新青年》有关的北大师生作为团体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上述六个方面的史实及相应的解释和分歧,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另外,也有一些史实是相对冷僻的,如1919年2月2日“午后同二弟往大学游艺会”,1919年6月19日至第一舞台观看学生演出的话剧《终身大事》和《新村正》,1929年5月29日回北大演讲,1932年11月22日再回北大演讲。关于1929年的演讲,鲁迅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说:“七点钟到北大第二院演讲一小时,听者有千余人,大约北平寂寞已久,所以学生们很以这类事为新鲜了。”言语中颇有深意。</p><p class="ql-block"> 在1933年12月27日写给台静农的信中,鲁迅说北大:“……若将标语各增一字,作‘五四失精神’,‘时代在前面’,则较切矣。兄蛰伏古城,情状自能推度,但我以为此亦不必侘傺,大可以趁此时候,深研一种学问,古学可,新学亦可,既足自慰,将来亦仍有用也。”这些痛切陈语的情形,大概与鲁迅彼时的左翼立场有关,所谓“深研一种学问”,在走进研究室的胡适看来,也许是上上之选,在当时的鲁迅那里,无疑是下下之策。</p> <p class="ql-block"> 但是,如果要分析鲁迅先生与北大的关系,说明他对北大的态度,我认为还是应当以《我观北大》为主。鲁迅在日记和书信中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当然都是鲁迅真实态度的反映,但那些不过是一时一地的情绪性反应,不是对北大的整体判断,故而不宜上升为鲁迅对北大的根本意见,更不宜视为对《我观北大》一文中的看法的颠覆。</p><p class="ql-block"> 鲁迅固然不是阳奉阴违之人,而日记和书信作为私密文体,也不承担对事物作整体判断或客观判断的伦理,故而其中的只言片语只能视为一种补充和丰富,不能喧宾夺主,把日记和书信中的言语当成更加重要的材料,去论证一些新异之见。而杂文中的言语,更是关联着具体的对象和事项,作者无暇顾及杂文中旁及对象的整体价值,读者自然不宜认为鲁迅对北大更为重要的态度是在一些不以北大为主题的杂文中表露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因此,说明鲁迅先生与北大的关系,尤其是说明他对北大的态度,最重要的文献只能是《我观北大》一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瑶先生当年漫谈鲁迅与北大选中的是《我观北大》,并没有枝枝蔓蔓地谈鲁迅与北大发生关联的方方面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林语堂与北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子女與北京大學</b></p> <p class="ql-block">女儿:俞妍</p><p class="ql-block">本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p><p class="ql-block">硕、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p><p class="ql-block">博士后:第一站美国NASA空气动力研究所</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p class="ql-block">现就职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p><p class="ql-block">职务职称:博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研究方向:沙尘、野火、陆气相互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婿:郑海斌</p><p class="ql-block">本科:北京大学</p><p class="ql-block">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