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墙</p><p class="ql-block">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逶逶延绵,雄伟壮观。土司时期,各土司为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一方面广泛开恳荒土,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又相互间争田夺地,甚至劫掠百姓,扩充劳动力。造成土司间攻城掠寨的战争不断发生。各土司修筑城墙、寨墙进行戍守,就成了重要防护手段。在城墙上还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土司兵丁闻讯集聚,抵御来犯之敌。游土司城墙,观烽火台,难免让人"发古之幽思。"虽然,昔年土家兵丁,扼关戌守,烽火狼烟、刀光剑影厮杀的战斗场面已成过去,但土司兵丁的骁勇善战,那种凌凌威风,不能不令人敬畏景仰。</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题写为“恩施土司城”。</p> <p class="ql-block">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p> <p class="ql-block">恩施土司城始建于1998年,占地215亩,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逐渐成为恩施州“土(司城)—大(峡谷)—腾(龙洞)”旅游黄金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p> <p class="ql-block">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然而清代为加强中央统治而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故清朝改土归流后至今已几无痕迹,如今所见土司城是1998年恩施州民委策划建设,2002年建成开放的。这座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旨在再现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传说</p><p class="ql-block">在鄂西南的一个地方,有一条清江的河,河两岸居住着二个少数民族。在河边有一座很老的大房子,叫土司城;里面有一木造楼阁曰九进宫,宫从山下一直连绵到山顶,山顶有仿长城。山下有户人家,有名叫伊雅的女子。</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苗家有女名伊雅,才情美貌绝无双。巧手能织绵绣衣,山歌引来金凤凰。</p><p class="ql-block">晨起梳妆清江口,半蹴身躯倚石头。水恋秀发打漩涡,云迷姿容暂停留。</p><p class="ql-block">泪落江中鱼儿出,口含明珠赠玉女。娇妍辉辉山林亮,天地无人有此姝。</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伊雅从小失阿母,与父相依命孤苦。为治阿爸多年病,为采举世珍稀药。</p><p class="ql-block">不辞秦岭越巴山,不怕水急趟深滩。一刀一篓独前往,一步一跌痛并伤。</p><p class="ql-block">虎豹感其孝心长,踢断藤蔓清路障。猢狲感其孝心艰,折来人参放路边。</p><p class="ql-block">颧鹤感其孝心浓,衔来灵芝丢路中。采回下厨细煎药,阿爸病情渐渐好。</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春归伊雅上南山,十指葱葱摘茶尖。夏至伊雅修茅屋,割草伐树汗如雨。</p><p class="ql-block">秋到伊雅林间跑,枫叶脸红醉乱摇。冬来伊雅绣鞋垫,一针一羞穿情线。</p><p class="ql-block">年年月月日复日,伊雅不觉满二十。本拟山中余岁度,那料半途起劫波。</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清江土司凶且恶,全倚祖先福不薄。上下钱财穷搜索,左右美色难逃脱。</p><p class="ql-block">各坝乡邻早埋怨,怒而忌惮不敢宣。听闻伊雅天仙貌,嘴垂狼涎狗心跳。</p><p class="ql-block">带奴坐轿访伊处,戏言一同共载不?进出香车和宝马,吃喝珍馐加琼浆。</p><p class="ql-block">挺身正说君子语,眉间直写小人像。耳后暗传鄙夫言,欲把美娥做几房?</p> <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伊雅虽曰弱女子,慧心明明比清江。怒训土司兽面郎,呵斥鄙夫毒蛇肠。</p><p class="ql-block">伊心志兮学兰花,傲立林间自馨香。伊心志兮学凤凰,不俯草莽辱桂冠。</p><p class="ql-block">土司忿忿颜色改,奴才纷纷惧退开。阴狠险意焚伊雅,一把火炬烧南山。</p> <p class="ql-block">(六)</p><p class="ql-block">烈火三月三日灭,风吹灰尽凤凰现。熠熠金光疾青天,声声凤鸣彻霄汉。</p><p class="ql-block">飞啄土司千个洞,吐火铲平九进宫。悲凄不绝泣血亡,化而为虹落清江。</p><p class="ql-block">清江水盈去悠悠,低诉伊雅绵绵愁。</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门楼</p><p class="ql-block">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 。右侧墙上三幅壁画,除中间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外,右边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一幅的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那枚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p> <p class="ql-block">廪君庙</p><p class="ql-block">坐落在游船码头对面山上的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p><p class="ql-block">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还有段十分神奇而动人的传说。相传廪君是生活在长阳武洛钟离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务相。钟离山上有赤黑二穴,分别住着巴、樊、覃、相、郑五姓人氏。巴姓住在赤穴,其余四姓住在黑穴。蛮荒之初,没有头领。于是五姓人氏商定以投剑于石穴,投中者尊为头领。经比试,唯巴姓之子巴务相一剑投中,其余四姓皆未投中。四姓不服气,再次约定乘坐土船游于江中,土船不沉的立为头领。比试结果,又是巴务相乘坐的土船不沉,其余四姓的土船下水即沉。四姓至此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推举巴务相作头领,统领巴人。巴务相胸怀大志,嫌钟离山狭小,决意要为巴人另创基业。便率领五姓巴人,沿古称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开疆拓土。</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叫盐阳地方,盐阳有位专司熬盐济世的女神,爱慕巴务相超凡豪雄,以身相许要与巴务相结为夫妻,并劝巴务相留居盐阳。巴务相虽感女神多情,但仍觉盐阳不够广大。非巴人久留之地。坚持溯江而上继续前进。女神无奈,便晚上前来陪宿,早上化成飞虫与诸虫同飞,遮天蔽日,令巴务相与众巴人不辩南北西东,寸步难行。巴务相于焦虑中断定是女神暗中阻挠,便乘女神陪宿之机割下自己一绺头发,作为信物赠与女神。女神即将头发系于项间。待次日诸虫再飞之时,巴务相瞄准系有头发的飞虫,挽弓搭箭,将化为飞虫的女神射落,天开明朗。巴务相便继续率巴人前行,直到古称夷城的恩施地方,巴务相觉得夷城地方广阔,便留住下来,建立了巴国。巴人由此便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落后生活方式转为了较先进的农耕生活。</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p><p class="ql-block">这座仿古风雨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风雨桥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风雨桥。"这座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恩施当地网红歺厅</p> <p class="ql-block">鹿院坪位于恩施大峡谷开发区内的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属于沐抚大峡谷未被开发的景区之一,鹿院坪峡谷在板桥镇新田村往中坝(到新田小学后西行)行驶3分钟左右即可到达。</p><p class="ql-block">鹿院坪平均海拔1700米。该景区内有两条河流,一条叫刘廖河,一条叫中间河,鹿院坪即在中间河流域,深陷峡谷地缝中,四周绝壁环绕。从山上桥湾垭口到谷底桥湾,垂直落差500多米,从悬崖上凿路下去,因用了数十道之字拐,则要走1000多米当地人叫“四十二拐”的山间小道共有1520级台阶,差不多一公里路。因这种特殊的地势使得鹿院坪的山水林田路及农舍保持原生态。</p> <p class="ql-block">历史得名</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因战乱造成四川及相邻地区人烟锐减,土地荒芜,朝廷大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大批贵州、湖南人民迁移恩施地区。</p> <p class="ql-block">湖南常德府桃园县裴科嵩、裴科乾、裴科禄兄弟等人迁施南府恩施县北乡板桥新田,试种湖南带来的稻谷种,只开花不结籽,意识到地势高了,寻找地势较低的地方,发现深山峡谷底部有一树木葱郁的地带,但无路下去,在今鹿院坪河坪口悬崖上挂接36匹白布,揪着白布下到崖底,见这里两边高山,中间平坦,一河中流,百瀑边悬,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古木参天,十分高兴。但回去的时候,挂在悬崖上的白布被飞虎(鼯鼠)咬断,无法上去,且干粮已吃完,正着急,见一群美丽的山鹿沿河向上往今桥湾山崖上走,便跟着鹿走,终于爬上悬崖顶,以后便从这里凿路到崖底,在中间河两崖开荒垦田,种植水稻与油茶成功,部分裴姓人从新田迁居这里,以后又有朱、周、李、侯等姓人陆续迁到这里共同开拓。</p> <p class="ql-block">又因鹿引路走出困境,最先叫成鹿引坪,后因鹿成了人们的好朋友,经常光顾人们居住的院落,便将这里叫成鹿院坪。</p> <p class="ql-block">这是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落。</p><p class="ql-block">平均海拔1700米,这里方圆约5平方公里,四面环山,悬崖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进出仅有四条小径,形似一个硕大的条形天坑;有两条河流,一条叫刘廖河,一条叫中间河,鹿院坪[1]即在中间河流域,深陷峡谷地缝中。</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桥湾垭口到谷底桥湾,垂直落差500多米,从悬崖上凿路下去,因用了数十道之字拐,则要走1000多米,因这种特殊的地势使得鹿院坪的山水林田路及农舍至今保持原生态。</p> <p class="ql-block">进出村落,还全靠两条腿。</p><p class="ql-block">村里的人们还沿用着几百年前的耕作方式。自种茶叶自煮酒,用木柴烧火做饭。取暖随便出门就能挖到煤(煤是露裸在地表外的一种岩煤)。</p><p class="ql-block">村民的房屋都是以吊脚楼为主,主屋用木板架成,四周用栏杆围拢,非常通风、保暖,上盖瓦顶,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堆杂物。这些老式的家居建筑,显着历史的风貌,是土家族传统建筑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村民的食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至今基本上都是自己生产,村中随处可见人工石磨、水磨、人工凿刻的石缸、独木风箱、风车、木储物器等生产生活工具。它们的古朴,凝固了历史,传递着远古的文化信息。</p> <p class="ql-block">凡读过中学的人,我想大都记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对于鹿院坪的人来说,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简直就是自己的家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落。</p><p class="ql-block">平均海拔1700米,这里方圆约5平方公里,四面环山,悬崖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进出仅有四条小径,形似一个硕大的条形天坑;有两条河流,一条叫刘廖河,一条叫中间河,鹿院坪[1]即在中间河流域,深陷峡谷地缝中。</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桥湾垭口到谷底桥湾,垂直落差500多米,从悬崖上凿路下去,因用了数十道之字拐,则要走1000多米,因这种特殊的地势使得鹿院坪的山水林田路及农舍至今保持原生态。</p> <p class="ql-block">进出村落,还全靠两条腿。</p><p class="ql-block">村里的人们还沿用着几百年前的耕作方式。自种茶叶自煮酒,用木柴烧火做饭。取暖随便出门就能挖到煤(煤是露裸在地表外的一种岩煤)。</p> <p class="ql-block">屏山峡谷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p> <p class="ql-block">鹤峰屏山旅游景区又称鹤峰屏山峡谷,地处武陵腹地“神秘交叉点”(北纬30度,东经110度)的“中国之中”湖北省鹤峰县,离鹤峰县城6.8公里。古有清代著名戏曲作家顾彩写下“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许奇”的名句,今有无数网友赞誉“中国仙本那,世外古桃源”。</p> <p class="ql-block">屏山峡谷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自然风光集奇、秀、险于一体。山谷地缝移步换景,如穿越时空;舟行绝尘之水,如悬浮浩瀚宇宙;步踩罡步天梯,能摘满天繁星。山之雄奇,水之秀美,崖之险峻,让人一步一叹,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狮子关是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境内的一处景点,距宣恩县城13公里。为宣恩古三大关隘之一,也是宣恩古集市之一。此地山势雄伟,有大小岩山五座,山形如虎牙交错,其中有两座石山,状似狮子,扼守通往长潭河的要道,狮子关因而得名。2002年在此拦截洪家河兴建狮子关水电站成为宣恩乃至湖北最有看点的神秘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水上浮桥</p> <p class="ql-block">狮子关景区由亮洞(大天坑)、狮子关电站、洪家河库区组成。洪家河属清江水系忠建河(亦称中间河)支流,河水在流经狮子关集镇之前便“钻”入地下成为“暗河”,并在地下潜流数百米后再流出地面。后宣恩县政府找到了水流钻进地下的地方,“堵洞成库”,兴建狮子关水电站,形成如今一坝二库(洪家河、亮洞)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距狮子关居民点向南100米处亮洞昔为一天坑,洪家河之水进洞伏流1300米注入形成,水深169米,周长1500米,形如一圆形大湖,如一块明镜般镶嵌在这群山之中。水面距山顶150米,皆为刀削绝壁,观者不敢久视。发电引水隧洞闸门就在天坑西侧。</p><p class="ql-block">作为世界首例洞穴筑坝的狮子关电站,发电厂房矗立于亮洞口100余米处。其装机2台1万千瓦,总库容1.41亿立方米。与其他水库不同的是,大坝筑于地下,坝长12米、坝高142.5米,形成180.88米的高水位,建隧洞引水发电,创造出五个世界之最,即世界上最大的堵头;一座大坝形成两座水库;堵洞成库形成高水头;世界上最高瘦的大坝(坝高190米,腰径只16米);库容量最大,堪称世界奇迹。此外,亮洞绝壁如削,洞上有轻柔纤细高达百米的狮子关“线瀑”,朝东晚西,随温变化,十分壮观,堪称绝奇。</p> <p class="ql-block">从第一水库(亮洞)再向南行约1200米山间小路,就到了第二水库(洪家河水库)。</p><p class="ql-block">洪家河水库长13000米,宽500米,水深169米。站在山顶向下望去,群峰环抱之中,万顷碧波荡漾。泛舟湖中,但见山水相连,别有洞天。湖中有一岛,树木葱茏,苍翠欲滴,宛若一颗绿色的宝石嵌在湖水之中,堪称一绝。逆流而上,沿途经过黑洞坪、田坪、油榨坊、张家湾、东门关隧道等处,两岸层峦叠嶂,水天一色,高峡平湖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尤令人叫绝称奇的是,横亘在第一库(亮洞)和第二库(洪家河水库)之间的一座山,因山脚下是暗河通道,湖水充盈其间后,就好似一座“浮”在湖面上的“隧道”,沟通两座水库。以致于当其他电站因为丰水期而不得不泄掉库里多余的水时,该山的“肚子”大得让人惊奇,可一直保持蓄水状态一年以上,也不必开闸放水。说白了,该山是一座“空山”,你说奇怪不奇怪。</p><p class="ql-block">如今的狮子关,因为有了世界首例“堵洞成库”兴建的电站而闻名遐迩,也因为这里隐藏的“玄机”而更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世间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儿第一城!中国恩施土家女儿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区七里坪,是全国土家族文化集聚地,也是武陵地区城市娱乐消费中心和旅游集散地。</p><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第八个人造古镇,土家女儿城合理且精心的谋划了整体建筑风格,仿古与土家吊脚楼相结合,完美的体现了土家族的民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土家女儿城囊括300家小商品,500间风情客栈,30家特色餐饮,40家美味小吃,8000平景观草坪,10000平综合运动中心以及全国首创室内情景剧场-女儿城大剧院,同时还拥有湖北省内最大的水上乐园。恩施土家最负盛名的特色民俗相亲活动—女儿会,也将永久落户土家女儿城!</p> <p class="ql-block">自2013年10月19日开城以来,古城内的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各种业态。这些业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住宿(特色客栈)、餐饮(主题餐馆、特色餐厅、本地小吃)、购物(特色购物商店)和休闲娱乐(酒吧、咖啡馆、书吧等)。从业态配比上来看,四类业态数盆相对均衡,没有占绝对压倒性的业态类型。</p> <p class="ql-block">土家女儿城地处恩施市七里坪,毗邻恩施市区,交通便利,虽为人造古镇,但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土家女儿城囊括了恩施州八县市土家民风民俗,是全国土家文化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恩施女儿会也叫土家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届时,以年轻姑娘为主,也有已婚妇女前往参加,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p> <p class="ql-block">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或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p> <p class="ql-block">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p> <p class="ql-block">恩施野三峡综合旅游区位于恩施建始县,包括了水上恩施-清江大峡谷景区、清江明珠-蝴蝶岩景区、恩施之巅-黄鹤峰林峡谷景区、小西湖国际度假中心、建始直立人遗址寻踪景区等几大景区。这里气候宜人、生态原始、野趣浓郁,奇山秀水,保留着原始自然的生态美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集彩峡、奇峰、泉流、飞瀑、花树、莽藤、古关、老街和浓郁的土家文化于一体。山浮水,水环山,山水相映,这是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国家AAAA级景区——恩施野三峡综合旅游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其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景区规划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地跨花坪、高坪、景阳三镇,东与巴东县毗邻,西与恩施市接壤,北依重庆市的巫山、奉节两县,是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恩施清江民俗风情游板块的重要节点。恩施野三峡综合旅游区以清江大峡谷的景阳河段及清江支流野三河下游为核心景区,分为建始直立人遗址、水上恩施-清江大峡谷、恩施之巅-黄鹤峰林、清江明珠-蝴蝶岩4个游览区和小西湖国际休闲度假中心。其中,清江大峡谷属全国罕见的原生态风貌保存最完美的河谷,景阳河是八百里清江最美河段,</p> <p class="ql-block">恩施市属中纬度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山河交错,高低悬殊,导致光、热、水的再分配,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气候和丰富多彩的气候资源,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主要特征是温度随地势的增高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增大,气候与地势具有立体相关性。</p> <p class="ql-block">全市年平均气温16℃左右,无霜期282天,年日照时数1300小时,相对湿度82%。年降雨量1400-1500毫米,其中66%以上集中于五至八月,日降雨量极值达227.5毫米,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常出现伏旱。全市低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多风小,无霜期长;高山夏季温和,冬季较冷,春迟秋早,潮湿多雨;高山无霜期短,冷凉湿润,特别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带,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多雾寒冷。高低冷暖悬殊,差异明显,每年春季,在一些地方可见“山下桃花山上雪”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野三河,由下而上,依次分为野山峡、野水峡、野人峡。野山峡源于两岸众多的奇峰怪石,故名“野山峡”; 野水峡源于两岸众多的瀑布和一河澄碧的野水,故名“野水峡”;野人峡的上游12公里处有著名的“建始直立人”遗址,远古时期这里是人类始祖“野人”出没之地,故名“野人峡”;野三河的“三”字包括“野山、野水、野人”三个“野”的含义,绽放出这绿色空间原生态野性极致的美丽,山的峻峭,水的灵秀,谷的神秘,望野山,游野水,赏野花,观野物,品野意,享野趣,好一个“野”字,挥写在人与自然的亲切约会里。</p> <p class="ql-block">蝴蝶岩:右边那两扇山岩,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呈扇形展开,似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相传廪君出于无奈,射杀盐水女神,女神从半空中飘然而下,坠入盐水之中,就变成了这座蝴蝶山岩。族人欢呼,庆贺胜利。可廪君眼里噙着泪花,怔怔地瞅着逝去的流水,一言不发,心中的痛苦,如江水的波涛汹涌</p> <p class="ql-block">群山缭绕画廊开,荡漾波光浮草抬;</p><p class="ql-block">几处莺声翻柳浪,万峰峦翠郁龙裁。</p><p class="ql-block">新蒲掩映鸥波绿,舞絮飞扬蝶影回;</p><p class="ql-block">欲把西湖比西子,可能遥唤玉华来。</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可能遥唤玉华来”,100多年前的预言当真还应验了。</p> <p class="ql-block">清江流芳,黄鹤家乡。天工开物,太嗥洪荒。谚曰:一江碧浪,双柱龙蟠。三岔野水,四壁画廊。五花圣寨,六色凤凰。七彩花坪,八面风光。九叠飞瀑,十分辉煌。关口葡萄香西湖,景阳雄鸡鸣东方。花果猕酿醉北斗,革坦核桃销南洋。黄鹤之巅九霄寒,盐水彩虹源流长。追根溯猿人类久,绝处逢生红叶灿。发迹不忘摇钱树,独占鳌头斗文章。雾中石人云海望,开门见山烟苍茫。天恩浩荡鱼盐广,书山有路玄机藏。独步天下赢掷剑,旗开得胜夷城王。鹤鸣深涧参师门,巴王遗址话干栏。黄鹤古桥多传奇,号角回荡巴巫堂。壮士卸甲凤凰阁,稳坐江山景阳关。遥想廪君征战图,天子威仪玉玺山。莫逞当年白虎勇,罢剑峰息战无殇。情人峰前君子泪,驾鹤飞升聚天堂。乾坤轮回原如此,千秋伟业谁人创?</p> <p class="ql-block">清江大峡谷景区</p><p class="ql-block">景阳大桥</p><p class="ql-block">景阳河大桥,于2005年开工建设,2008年元月22日正式通车,总投资5884万元,是清江水布垭库区交通复建项目,是巫山出入武陵山的一座重要桥梁,桥中设计高程455米,桥宽11米,桥型为变截面上承式钢管砼拱桥,其净跨为260米,桥梁全长504米。通航净高8米,净宽38米。</p> <p class="ql-block">巫山出入武陵山,建国前,南来北往的人是坐小木船渡江,一叶小舟,穿行于惊涛骇浪中,年年不知翻覆了多少船只,淹死了很多行人;建国后,政府修建了渡船码头,每遇河水上涨,不能行船,行人寄宿河岸农户家有的达半月之久。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在河上修建了铁索桥,碗口粗的钢丝上面,铺着来自东北的红松木板,通车那天,万人空巷,鼓乐喧天。又十年之后的2007年,清江河水位上升,景阳老镇淹没,铁索桥拆除,如今,景阳河大桥建成,为土家族人民路网建设及交通发展增添了辉煌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进入清江大峡谷野三河河段,清江的第二大支流,位于巴东、建始交界地带,河流的右岸是巴东县的清太坪、大支坪,左边是建始县的花坪、高坪。全长28公里,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罕见的一条具有原生态环境的河流。造化之手运神工,挥鬼斧,在绵长巍峨的群山之间,划开这一条深谷,碧水泛波,沿谷而下,岩如斧削,峰似刀劈,奇山异石,飞瀑流泉,联袂频现,目不暇接,野三河玉带缠绵,汇入清江,地以河名,是为“野三口”,距水布垭高坝25公里,是巴东与建始两县的分界点。</p> <p class="ql-block">恩施地心谷景区虽然是一条在建始境内流域并不宽广的小河,但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打磨出了美丽的诗篇,其隐藏在这峡谷中的惊世骇俗的地质地貌,更是一段妙趣横生的山水画廊!</p> <p class="ql-block">走近地心谷,穿行在洗心潭、石来运转、石书地质奇观等旖旎山水风光之中,慢慢咂摸,细细品味,竟胜过人间仙境。在峡谷间修建的玻璃栈道更是一项刺激有趣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这里现在建有不少悬岩别墅,供人居住避暑</p> <p class="ql-block">恩施地心谷景区景区-幽、古、险、峻”完美自然结合,是世界罕见的最美高山喀斯特岩溶嶂谷景观;景区集山水观光,运动拓展、文化验、休闲度假、汽车露营于一体,融悠久历史的“直立人遗址文化”,</p> <p class="ql-block">厚重</p><p class="ql-block">的“黄四姐士家文化?,深远的«巴盐古道文化”和灿烂奇特的“地质文化”于一身,美美地处于神奇北纬30度线上,完整地保留着士家族纯原生态特色;而众多的珍稀植物,充足富有的负氧离子,构成天然的空调,使得景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之一,也是您外出旅行消夏避暑的绝佳境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