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记忆•云南民族村之纳西、白与摩梭族村

古井无波

“昆明记忆•云南民族村”前篇,即第2篇纪录了位于昆明海埂滇池度假旅游区,民族村的佤族、布朗族、蒙古族与壮族村村寨简况。本第3篇续说和呈现我所记录的,2005年到2010年间25个少数民族之纳西族、白族与摩梭族村村寨见闻。最可惜的是在整理旧相片时,发现好多摩梭族村的相片不翼而飞,找了许多天都无果,只能遗憾。 纳西族、白族与摩梭族村位于云南民族村左边,三个村寨紧临着。 纳西族村。纳西族人口约28万,主要聚居在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p class="ql-block">  纳西族村占地49.5亩。入口处有纳西族保护神“三朵”塑像和以《创世纪》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墙。重彩绘画和精细木作为特色的“三坊一照壁”、“民居院”、“花马坊”、“工艺楼”、“廊房”等重要建筑围合烘托出“四方街”。</p> 纳西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著名的东巴象形文字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它是目前世界上仍在民间流传使用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写成的典籍,叫“东巴经”,是一部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此图片为云南民族村官网图片,借用。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 <div>  纳西民居建筑一般是高约7.5米的两层木结构楼房,也有少数三层楼房,为穿斗式构架、垒士为墙、瓦屋顶,设有外廊(即“厦子”)。</div> 根据构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可分为平房、明楼、雨步厦、骑度楼、蛮楼、闷楼、两面厦等七大类。 清新优雅的纳西“洞经音乐“融合了古代中原宫廷宴乐的旋律音韵,至今在纳西族聚居地区流传,是当今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图片为1994年参观民族村时留下的相片扫描效果很差。 当年,我曾和同事在此院里享受过十元一位,纳西古乐表演队十多位年逾古稀的演奏员,为我们三人进行“专场”演出。让我们非常不好意思。图片为1994年参观民族村时留下的相片扫描效果很差。 古朴的纳西族传统服饰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民族文化的遗世孤品。青年女性的服饰色彩多偏重于明快、艳丽的色调,中老年女性的服饰则多采用青、黑等色调的面料,显得庄重素雅。因为清代改土归流,加之受汉文化影响,纳西男子多穿长衫马褂,或对襟布衣外披羊皮褂或麂皮褂,穿布裤、布鞋,走马帮的着长筒藏靴。 肩挑日月”“背带七星”的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她们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 白族村。白族人口约180万人,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为白族村里仿建大理三塔,资料说,此三塔与位于大理崇圣寺里的三塔相比,比例缩小了4倍。 <p class="ql-block">  白族村占地62.5亩。村内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白族传统民居为主。“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扎染坊”、“木雕屋”、“花园茶社”、“戏台”、“本主庙”以及按实物比例缩小4倍建造的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布局,使整座村寨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齐。</p> 现在昆明民族村的这个三塔,是大理崇圣寺三塔的“复制品”,虽是缩小比例的,但摆在水中岛上,布局颇具匠心,气势恢宏中,又有优雅,比现纳入崇圣寺范围的原塔好拍塔中倒影。 一条以经营精美工业品的“大理街”贯通南北,沿街设有民俗馆和蝴蝶展馆。 图为白族村的风俗博物馆。 白族历史文化悠久,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充满喜庆欢乐气氛;民俗节庆活动有热闹欢快的“三月街”、“绕三灵”、“迎新娘”等。白族传统“三道茶”堪称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图为白族村的风俗博物馆。 白族民居的三坊一照壁:白族民居多合院式,三坊一照壁是主院的常见形式。院门开在照壁一侧。面对照壁的三间正房为一坊,中间明房做堂屋,是居家重要活动场所。左右两间次房做长辈卧室。遇婚娶,次房一间定用做新房。照壁两翼连厢房,形成另两坊。照壁有隔墙、反光功能,装饰往往精美细腻,是白族合院文化的标志。 图为白族村的风俗博物馆的院景。 图为白族村的风俗博物馆里的绣花房。 图为白族村的古戏台,游客正在等待演出。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 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本主崇拜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种宗教形式。本主是村社的保护神,是“本境福主”、“本地土主”的意思,也有人解释为“我们的主人”。大理的本主崇拜始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发展到今天,只要是白族聚居的村寨几乎都有本主庙。图为白族村的本主庙。 本主崇拜的对象和内容十分广泛和复杂,它包括了神佛、菩萨、龙王、君主、将军等各类神灵,还有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好汉,甚至连一些大石头、树疙瘩、猪、狗、马、牛都可以作为本主崇拜的对象。所以大理民间有“五百神王”的说法。有人戏称:“大理白族本主的神灵比希腊众神还要多。”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家里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图为白族村的的泥塑艺人。 图为白族村设在传统民居院落里的蝴蝶馆。 图为白族村蝴蝶馆人工饲养的蝴蝶。 图为白族村蝴蝶馆人工饲养的蝴蝶。 图为白族村蝴蝶馆人工饲养的蝴蝶。 白族的霸王鞭是白族民间七十四中舞蹈里最具代表性和流行最广的舞蹈,它不仅在“绕山林”、“闹春节正月”、“田家乐”三种民俗中存在,而且 在建房嫁娶或喜庆佳节中,都有表演。霸王鞭舞蹈渗透着白族的历史变迁、宗教活动、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波的诸多特点,反应了白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团结进取的精神。图中白族少女手持的就是霸王鞭。 白族霸王鞭充满着喜庆欢乐的气氛。霸王鞭用约一米长的空心竹或扁形木条,凿约十公分左右长的四至五个孔,每孔内装二组铜钱,每组用二至三枚。它是一种摇击奏乐器,演出时持杆,以两端随舞碰击身、膝或肘发声,伴歌舞。 白族的主要节目有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等充满喜庆欢乐气氛;民俗节庆活动“三月街”、“绕三灵”、“迎新娘”等。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家里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 图为白族少女。 图为白族小伙。 图为白族小伙。 图为白族小伙边舞边弹奏的是白族乐器之龙头三弦。 图为白族村廊柱上悬挂的辣椒,代表着火红的喜日子。 摩梭族村。摩梭之家。本图片借用民族村官网图片。 紧依“泸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风格古朴的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之间的泸沽湖畔,人口约8万多,至今还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习惯。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由此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 传说,古时泸沽湖不是湖,而是一块低洼的盆地。那里有九个摩梭人村寨,有一年滔天洪水从西面狮子山脚下的洞口汹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庄和人畜。惟有一个正在喂猪的妇女迅速跳进了猪槽,逃脱了灾难,得以幸存。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智慧的妇女,一直沿用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图为猪槽船。 摩梭人的民居是一种井干式建筑。房屋结构一般是由四栋二层楼房组成四合院,设大门的楼叫骑门楼,大门进去正对着的正房叫祖母房,左边的楼是经堂,右边的楼叫花楼,也称阿夏房。 这种建筑结构,与摩梭人的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紧密相连。摩梭民居中最重要的房间是祖母房,它兼有老祖母卧室、客厅和厨房的作用。房内正面挂有一块火神牌,火神牌下是火塘,火塘上架锅庄。在房内左侧有一张床,是摩梭家庭中的年长女性卧榻。图为摩梭之家的祖母房。 房中立着两根柱子,左柱代表男,右柱代表女。每年的正月初一,家中如有长到13岁的孩子,就在柱前举行成人礼,男孩子站在男柱前,女孩子站在女柱前,由家长为其穿裤子或穿裙子,仪式场面相当热闹。图为摩梭之家的祖母房镜头所对着的那道门为生死门。<div>  摩梭人相信生死是有轮回的,所以他们的生与死都要在同一个的地方进行。在这个家庭中,如果有小孩子要出生,一定要在这扇门里面由老祖母给接生,这谓之“生”。“死”就是老祖母去世以后,要把尸体存放到这里,当然只是暂时的,不过存放的时间从两三天到七七四十九天不等,他们需要算好日子,然后再抬出去火化。</div> 云南民族村的摩梭民居太漂亮了,我借用自己早年在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泸沽湖畔的尼赛村湖畔的原生态木楞房展示一下。 这张摩梭族最出名的猪膘肉图片也是我早年在泸沽湖的尼赛村所拍。猪膘肉,又称“琵琶肉”。普米、纳西等族食物。将宰杀后的生猪去内脏、剔除骨头,用盐巴和花椒撒在腹腔内,将猪缝合,风腌成完整的腊猪,外形颇似琵琶,故又称“琵琶肉”。清《滇南闻见录》有“丽江有琵琶猪,其色甚奇,煮而食之,颇似杭州之加香肉”的记载。猪膘肉色、香、味俱佳,是待客、馈赠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