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地瓜情结

福全

<p class="ql-block">每当想起老家的地瓜,我的心情特别纠结,可以说,出生在山旮旯的我,是吃着地瓜长大的,地瓜在我生命的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因为长年吃地瓜,让我一见地瓜就望而生畏,我曾发誓好好学习,脱离农村,再也不吃地瓜了。</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九六三年出生在龙口市(原黄县)南部莱山脚下一个小山村,童年时的我,基本上是吃着地瓜长大的。那个年代,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我村共一百四十多户,分为三个生产队,我家分在第一生产队。那时,生产队每年主要种收两季作物,即夏收小麦,秋收玉米、地瓜,而每个人头分的小麦有限,玉米也不多,主要以地瓜为主。因此,家家户户分的那点可怜的小麦,磨成面粉贮存起来,过节或家里来客人时吃。平时以地瓜为主,主要是烀着吃,多余的地瓜便切成片晾干,进入贮藏,由于家家户户剩余的地瓜有限,因此,晒凉的地瓜干也就少得可怜,会持家打算的农妇,往往将地瓜干拿到石碾上碾碎成面,与玉米面调和在一起做成饼子,就着咸菜缸里的咸菜吃,在当时堪称美食。如果逢大节日(中秋节、春节)或家里来重要客人时,家中的“顶梁柱”这时可乐了,便以过节或招待客人为借口,软磨硬缠从媳妇那里讨要二斤地瓜干、两毛钱,跑到五里之外供销社兑换些地瓜干酒,在回家路上,趁无人看见,滋溜一小口解馋。另外,有的巧妇将地瓜切片薄片,锅内放点油加葱姜干辣椒爆锅,加上酱油醋烹锅,然后加地瓜片翻炒一会加盐和水,慢火煨十分钟左右,一大碗炒地瓜片即成,此菜既当菜又做饭。另外,熬地瓜饭,将地瓜打成丝,放到锅里加适量的水(条件好的可以加花生米,黄豆等)慢火熬成黏稠状,喝一碗美极了。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地瓜做法的探究,并非是为了丰富生活,而是迫于无奈,这和现在人们烤地瓜,做地瓜涝,做薯条等不是一回事儿。</p><p class="ql-block">说起地瓜,我这个吃了二十年自称为地瓜“粉丝"者,对地瓜产自何地,何时来到中国?有何功效等,都不得其解。为此,我查阅了不少资料,方对地瓜有些了解。地瓜又名红薯,产自于南美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家,一五九三年由中国商人陈振和父子从菲律宾偷偷引进我国广东福建。随后,在全国各地普及栽培,由于地瓜耐旱,易管理,产量高,煮熟后软糯适中,香甜甘饴。地瓜能够饱腹,还有一定的药效。常食地瓜,能治便秘,降脂减肥等疗效,但是,由于地瓜含有大量糖分和膳食纤维,因此,地瓜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胀。</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尤其是农村)个个吃地瓜都吃的反胃,大有谈地瓜色变之感觉,但是,由于当时其他粮食作物不能自足,地瓜便成了人们吃饱肚子主要食物。</p><p class="ql-block">我对地瓜的爱是深切的,小时候,唯有地瓜能让我饱腹不至于挨饿,在我上高中时,虽然家里条件稍强点,但是,想一天能吃上一顿白面饽饽,还是异想天开。两年高中,我寄宿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放学后才能回家,每周在学校的六天里,基本上是窝窝头为主食,每个周日晚上回学校时,母亲总会用一点白面,一点玉米面加上一些地瓜面和在一起,锅里放点油把三合一面粉放进锅里加点糖精,不停地翻炒至熟,做成糖精炒面,盛在一个小瓶里,让我带到学校,每顿饭用小勺挖些放在茶缸里,然后,加入开水调成稀糊喝。真别说,喝上一口又香又甜美极了,在当时细粮匮乏地瓜为主的年代,母亲用她的手艺,她的智慧和她的爱,让我充分尽享到了地瓜的另一种唯美。其实,糖精炒地瓜面并不是好喝,而是因为那里面注入了母亲的爱。</p><p class="ql-block">当然啦,我对地瓜的恨也是刻骨的。吃了二十年地瓜,让我见到地瓜胃就反酸,想起地瓜,我就心酸。记得,我九岁那年过生日,由于家里穷,我三弟刚出生几个月,仅有一点白面为母亲和来的客人准备的,在我过生日这天中午,父亲用地瓜面加一点点白面和好后,擀成宽面条,为我过生日,我吃一口便觉得难以下咽,便生气地吐到桌子上面,父亲见状,照我的屁股狠狠地打了两下,我当时嚎啕大哭,边哭边说父亲偏心眼,我过生日给我做地瓜面条吃。此时,因发烧而昏昏沉沉的母亲,让我吵醒了,她艰难地爬起来,把我搂在怀里,一串串的泪珠滴在我的脸上,咸咸地,涩涩地。现在每当拾忆起那件往事,我内心满满的愧疚,是啊!父母不是不想给他的儿子做顿白面条,但是,家里没有啊,这件事对我影响和触动很大。</p><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转眼间,改革开放已四十多年了,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每每想起小时候那赖以生存的地瓜,我除了爱之外,更多的是感激。</p><p class="ql-block">简评:地瓜,早年是饱腹的主食;现如今,成为养生的舌尖美食。一种粮食作物的今昔对比,见证了人们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笔细腻流畅,情感真挚朴实。</p><p class="ql-block">作者:郭志波,现居烟台市芝罘区,系山东省及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龙口作协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