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天津已有些时日,昨儿个家人都有闲,晚饭后女婿开车送我们一起去海河边溜达。</p><p class="ql-block"> 往海河边散步的人甚多,车行很慢,几乎不动。幸在快到永乐桥时旁边有一车位,故停车步行前往。</p><p class="ql-block"> 抬头朝永乐桥上一望,有一巨大摩天轮建于桥上,此即“天津之眼”,天津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 来到永乐桥上,倚桥栏杆稍作歇息,有清凉河风吹来,往海河下游望,有桥如彩虹架于河之两岸,此即金刚桥也。</p> <p class="ql-block"> 海河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凸显出这个传统又开放、古老又年轻的港口城市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过永乐桥后,沿海河岸下游步行,游人甚众,见有一石碑,上刻“京杭大运河”字样。</p> <p class="ql-block"> “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大运河绵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数十座城。从文献上可知,天津段运河依据海河划分为南北运河。南运河南起山东临清,从位于天津静海县唐官屯的九宣闸进入天津;北运河始于北京通州,从位于天津武清区的马家口进入天津。两条河流在天津市区的三岔河口与海河交汇,载来了天津城市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海河金刚桥到狮子林桥这段叫三岔河口,是运河与海河交汇之处。从南方来的粮食物资经隋唐大运河的通济渠一段,到天津后就是过南运河的河道,在三岔河口转一下,逆海河而上,经北运河然后进到北京。</p> <p class="ql-block"> 三岔河口,天津城最早的发祥地。运河开通后,天津凭借通运河、海河与连渤海的优势,成为联系京师、关东与山东的枢纽。明朝正德年间,天津已发展成繁忙的河运海港重镇。此时,“粮艘商舶,鱼贯而进,殆无虚日”。城内呢,则店铺林立,货积如山,商贸兴旺。</p> <p class="ql-block"> 金刚桥上是拍天津之眼与三岔河口之最佳地点,在与女婿的交谈中,了解到因南北文化在此交汇,中西文明在此融合,故老天津有三大文化,即封建文化,码头文化,殖民文化。天津距北京近,民国初期一些从政下野高官如冯国璋等就寓居天津,这样既暂离了权力中心,但又不至信息敝塞,一有机会即可重返权力中心。</p> <p class="ql-block"> 天津城市的发展,是以码头为起点的。现永乐桥下就有大悲院码头。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去货物主要凭河水运载进行交换,码头便是运转站,由于码头上有活干,帮人卸货装船运东西,有什么干什么,然后就会吃喝不愁;其次,码头上各地运来的货品充足,而且全是价格低廉的源头货,运到别地一倒手,钱就赚出来了。看着码头可以淘金,于是,无论穷人与富人,便从四方聚拢过来,形成特有的码头文化。霍元甲也曾经是天津码头上的装卸工。</p> <p class="ql-block"> 返回时从狮子林桥过,可见望海楼圣母得胜天主堂,一个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即是殖民文化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天津因运河而起,因水而兴,现在运河的功能已经弱化,在一轮接一轮的城市建设中,过去的货运码头持别是三岔河口附近的大多已消亡,或转型升级为游客码头。世易时移,但天津人开放包容的精神却一代代传承下来,通江达海的天津,在现代航海技术的支持下,在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政策的引领下,由水而带来的商脉与文脉会更宽广,相信天津的未来会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