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词的序言是,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span></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篇被许多人熟悉和喜欢的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谪居地迎来了第三个春天。</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小事,苏轼与朋友们春日去距黄州三十里的沙湖出游,在返回的路上突遇大雨,在没有雨具的情况下,同行的朋友皆感到懊恼与狼狈,独东坡淡定、豪放,待到雨过天晴,写下了这一篇充满生活哲理,无所畏惧,豪气满满的词篇。</p> <p class="ql-block">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林打叶声”写出了比较大的雨点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给人以雨势不小的感觉。“莫听”却有藐视之意,这雨只不过是雨声汹汹而已,完全不必在意。“何妨”两字用得好,有既来之则安之之意,即遇到了,不如淡定、徐行,放声吟啸,让突如其来的风雨催发吟咏、放歌的豪情。这两句是全词的枢纽,表面上写的是出游途中风雨突至,就事论事而发的感慨,实际上隐含着对政治生涯中风雨来袭的藐视、豪情与淡定。</p> <p class="ql-block">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临时攫取竹竿充作的手杖;“芒鞋”即草鞋,这竹杖、芒鞋是典型的平民的装束,与官员的轻骑宝马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的东坡正在黄州以躬耕田亩聊以为生,过着平民的生活,与以往官员生涯的富有、舒适、豪华有了天壤之别,他的政敌们,也正是希冀生活的磨难能够折服苏轼的意志,但是在这篇词里,苏轼坚定地回答“谁怕”。</p><p class="ql-block"> 继而写到“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更是当时平民赖以遮雨的雨具,这句是说,即使往后一生都是平民百姓,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可处之泰然。一篇以小事为由的词,有了激荡人心的力量,成为一篇面对着政治迫害而坚定不移的宣言。</p> <p class="ql-block"> 下篇,写“已而遂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程的路还没有走完,料峭的寒风吹醒了路人的微醺,也吹散了满天云雨,风吹在被打湿的身上,虽然感到了些些凉意,但迎面山头上的夕阳正笑脸相迎归来的人们,空气清新,阳光温煦。</p> <p class="ql-block">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时再来回想刚刚经过的萧瑟风雨,实在算不得什么。一雨一晴,一冷一暖,是自然界再正常不过的风雨变换,在作者眼里,政坛的风波,亦是如此,因此,此刻的心境即不为风雨忧愁、焦虑,也不因阳光而格外喜悦,风雨阳光且随他,只淡定地做好自己。这是“乌台诗案”后,作者最重要的感悟与升华,带有浓浓的哲学与宗教的意味,也是他在黄州修炼佛、道获得“妙悟”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这篇词人物形象生动,气势充沛,写得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并富含深邃的人生哲理。其表现出的豪迈、从容、淡定、平静,现代的人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得教益与鼓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中图片源自网络,谨表谢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