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又遭到三年自然灾害,河南林县受太行山天然屏障所困,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不甘命运安排,难而不惧,自力更生,靠双手和双肩,靠锤头和钢钎,硬是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水利工程,在太行山悬岩峭壁上凿出了让世界震惊的、主渠和支干渠全长1500多公里、参与修建人数近10万、耗时近10年的伟大工程,成为“新中国奇迹”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让世界震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林县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先后两次从不同地段登上红旗渠,去亲眼目睹这人间奇迹,去感受先辈战天斗地的精神气概,用图片记录现实,品味林县人民的脾气-----那是值得敬佩的民族之魂!</p> 红旗渠源头在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候壁村和崔家庄村之间 画面中间为红旗渠,下面为漳河 吴祖太烈士塑像 多处为壮烈牺牲的烈士雕琢塑像 此段为平顺县马塔村对面 <br> 老炮眼也叫烧炮。因这里的岩石都是石英砂岩,石质非常坚硬,渠道要从此通过,必须先修成一个平台,光凭人工开凿进度非常缓慢,因此修渠民工决定在这里放老炮。他们先找准炮眼位置,并打成一个小炮眼,然后在炮眼中放烧炮,烧炮后,再下洞作业,就这样打打烧烧,最后打成直径1米多、深10余米的老炮眼,在炮眼中装上1000余公斤的炸药,进行爆破,半座山头应声倒下,这样就形成了修渠过程中一炮崩倒半架山的故事。 红旗渠,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年洞,成为AAAA级景区;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世纪,太行富了,太行美了,但林州人民没有迷失,没有困惑,而是在发展的道路上冲破一道道新的屏障,奋斗不止。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这是新时代林州人民的脾气,比太行山还倔,还犟,这也是新时代林州人民赋予红旗渠精神的新的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