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诗词协会网课(绝句)创作知识

想起你的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爱丽:各位诗友,大家好!今天为我们授课的是李淑瑜老师。</p><p class="ql-block"> 李淑瑜,笔名李姝谕,网名菊韵梅香。喜爱文学,犹好诗词。现为洛阳市税务系统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诗词协会诗教部部长。其作品散见于《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诗词》《河南税务》《边走边读》《金谷风》等刊物,2010年集结出版诗文集《指间沙》,2017年2月出版散文集《云水禅心》,2018年出版诗集《姝玉集》。诗集《云句水谣》现已付梓,不日即可面世。</p><p class="ql-block"> 李淑瑜老师是古诗词大家,从她作品的字里行间,能让人感觉到她文学素养厚,传统文化底蕴深。读她的诗词作品,会给人一种浓浓古意扑面而来的感觉。她的作品炼词精到,语言朴实,用典绝妙。</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读过她的诗词,你一定还可以从中品得一二哲思来,可以从中感受她对生命的倾情礼赞来,可以从中体味她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讴歌来,可以从中感触她对亲情的热爱来。凡此种种,读之无不令人感叹!今天我们听李淑瑜老师谈诗词创作,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菲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大家稍事等待,请李老师上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姝瑜老师讲课内容:</p><p class="ql-block"> 我个人觉得,绝句是最好写、也是最不好写的诗。说它好写,是因为但凡有点文字功底的人,都能吟出几句来,加之当前文化的庸俗化,使得打油诗、顺口溜常见于报端和网络,很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绝句,但却常常胆量大得惊人。而打油诗、顺口溜,多数是以绝句的形式出现的。那些知道什么叫绝句的人,写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绝句只四句,从格律上讲,相对自由、随意、简单,所以什么人都可以写绝句。</p><p class="ql-block"> 说它最不好写,是因为五绝只有20个字、七绝只有28个字,腾挪的空间太小,常常使人失之于油滑、空洞、肤浅、庸俗等。凡此种种,往往都是绝句之弊,很难克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写好绝句,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入手: </p><p class="ql-block">一是立意,二是意境,三是风格 ,四是韵脚,五是格律,六是章法,七是语法,八是表现手法,九是用典,十是炼字。韵脚,咱们的第一课鲍老师已经讲过;格律,郑老师已经讲过两节,随后还会继续讲解。所以,我们仅就其他八个方面进行逐一探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咱们来说:绝句的立意和风格</p><p class="ql-block">先说立意。意是一首诗的灵魂,《刘贡甫诗话》里说:“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论诗作写什么内容,只要立意独特,就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例如:于谦的《石灰吟》,石灰作为一种物体,其本身不具备诗意,就像大路上的灰尘一样普通,可是于谦赋它一种精神:“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使得石灰的形象大放光彩,这就是所谓微言大义。</p><p class="ql-block">、诗的立意,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新,二是真,三是深。</p><p class="ql-block"> 下面咱们先说“新”。所谓“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诗人刘夜烽说:“清新莫拾人牙慧,别出心裁意自高”。</p><p class="ql-block"> 同一件事物,从不同侧面去观察,去思考,所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写与别人不同的意,才能出新,才能不落俗套。</p><p class="ql-block">同样是写梅,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写的是梅高洁孤傲的品格,以梅抒志;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写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同样写夕阳,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是一种悲观感情调;朱自清的“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对李商隐的批判;叶剑英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表达的是豁达浪漫的革命情怀;毛泽东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描绘的是豪迈、瑰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所以,新就是有新思想、新感觉、新视角,这样的诗才会令人为之耳目一新,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价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咱们说“真”。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刘熙载在《诗概》中说:“诗可以几年不做,但不能一首不真”。南京大学教授韩儒林先生的一幅对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也曾经有人问我如何写诗,我说:“非常简单,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对于初学者,这是必须的,也是最容易入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李白的《赠汪伦》:</p><p class="ql-block">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p><p class="ql-block">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p><p class="ql-block">从语言的角度看,这首诗就是大白话:我坐上船要走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唱歌而来,原来是王伦来送我了。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但也不如汪伦送我的情谊深。语言上没有任何雕饰,但却成了千古名诗,就是因为这首诗是李白的切身感受。汪伦的盛情让李白非常感动,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情真意切,所以能打动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如:我自己的诗《闹市钓者》</p><p class="ql-block">旭日微微街已哗,人车似蚁乱如麻。</p><p class="ql-block">红尘纵有三千丈,我自横竿钓彩霞。</p><p class="ql-block"> 因为前些年我在关林上班,在高新住。每天从牡丹大道过,总会看到大渠两边有垂钓爱好者静静的坐在树下钓鱼,身边的车水马龙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好像超然于世外,早上的霞光笼罩着水面,他们不是在钓鱼,是在钓朝霞、钓太阳。所以就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也是大白话,“旭日微微街已哗”天刚亮街上已经很喧哗了。因为从西北到东南斜跨了整个洛阳市,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出发了,的确是天刚亮。 “人车似蚁乱如麻”这句话写关林市场一点都不夸张。</p><p class="ql-block"> 关于“真”我想多说几句。对于我来说,诗就是精练的、有韵的日记。既是日记,必源于生活、源于体验、源于思考。心中无事,笔下无诗;心中无情,笔下无诗。有事有情才写诗,若果无事无情又硬要写,就只好无病呻吟了。不得不说,当今很多诗,就是这么硬挤硬憋出来的。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绝句《诗风》: </p><p class="ql-block"> 风花成颂少,琐事入诗频。</p><p class="ql-block"> 莫怪无佳兴,何须装病人。</p><p class="ql-block"> 当然,说是要真,却不是像照相机一样去照搬实际生活,需要加以夸张、提升,这样才会更有意味。桃花潭水真的有三千尺吗?没有。红尘真有三千丈吗?没有。能钓住彩霞吗?不能。都是夸张,但都是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所以虽然是夸张,但又是真实感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中国文人是含蓄的,文化艺术讲究的是有回味,有想象,如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细品,越品越有味道。作为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承载,诗也应具有这样的特点。如:</p><p class="ql-block">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p><p class="ql-block">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p><p class="ql-block">17、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写的是征人戍边的情形,但透过诗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成为将军的渴望,颇有一种“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全诗时空转换,既有历史长河的久远,也有万里空间的辽阔,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如:</p><p class="ql-block">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p><p class="ql-block">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p><p class="ql-block">杜牧在《赠别》中不写人垂泪,而写蜡烛垂泪,但虽然写蜡烛垂泪,人们读起来,会立即联想到此时写的已经不是蜡烛了,而是写人了。字面委婉,内心深情,余味不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如当代四川诗人郭定乾写的《插秧》:</p><p class="ql-block"> 白水汪汪万顷田,一田好作一诗笺。</p><p class="ql-block"> 疏疏写下千行绿,如此文章最值钱。</p><p class="ql-block">这里作者把田比作诗笺,把插秧比作写文章,最后一句感叹:“如此文章最值钱”。为何这个“文章最值钱”呢?读者可以通过对全诗理解,进行想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丰收,民富国强,焉能不值钱?这种深刻,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与强大生命力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咱们的第二个议题:说说诗的风格 :</p><p class="ql-block"> 在谈及写诗的时候,极少有人会谈到风格。我这里为什么要说诗的风格呢,就是因为很多初学者,都喜欢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看到、想到的东西都放在诗里,往往有时候一句、一词或一字,单独看起来都很好,甚至是作者苦思冥得来的,让他们改,却死活不愿意去修改,个人感觉很好。但往往他苦思冥想得来的东西,与全诗的风格不和谐,不协调,反而有损于诗意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诗是有风格的。就像词一样,什么样的词牌适合写什么样的题材,都是比较明确的,比如鹊桥仙几乎是写七夕的专用词牌,比如满江红,是写大气磅礴、铿锵有声的题材的,雨霖铃是写比较悲凉的、别离的题材。诗,虽然没有这么明显的习惯,但不同题材的诗,其风格也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李白《早发白帝城》:</p><p class="ql-block">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p><p class="ql-block">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p><p class="ql-block">全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那种豪迈悠然,轻松畅达的感觉,扑面袭来。这就是这首诗的风格。这里也写到了猿啼,但这种猿啼是阻挡不了作者志在远方的脚步的。如果这里写猿啼如杜甫那样写:“风急天高猿啸哀”,我们不能说杜甫这句不好吧?但如果把这种“猿啸哀”的感觉写进李白的这首诗中,那么与全诗的风格就不协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有清新脱俗的,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有悠然闲情的,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有针砭时弊的:“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有抒发个人政治理想的,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抒发友谊的,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有抒发爱情的,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p><p class="ql-block"> 有高亢的,有哀婉的,有意气风发的,有失落绝望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无论哪种风格,既然确定这种风格,这种气质,那么全诗都应该是和谐的。当然其中也有风格突变的,但这种变化也应该是有其规律的,有其基础的,有先扬后抑的,如:</p><p class="ql-block"> 舞起邻家宅,灯红隔岸楼。</p><p class="ql-block"> 眼前多乐事,谁共我先忧。</p><p class="ql-block">先写乐事,但心中却忧,所谓“居安思危”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有先抑后扬的,再如12岁的孩童周燕写的《学诗》:</p><p class="ql-block"> 偎傍爷爷也学诗,呢喃燕语不成词。</p><p class="ql-block"> 方家叔伯休讥笑,长大能吟未可知。</p><p class="ql-block">先写自己写的诗不怎么样,但结句却表达自己的自信。所以说,变化不应该是无序的、随意的,变化对主题表达应该是有益的,在绝句中,无害即是害,因为绝句的字数少,应该惜墨如金,不能因为无害的东西浪费笔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了,今天咱们主要说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绝句的创作简单概括了一下,二是说了创作的立意;三是说了创作的风格。这些都是很粗浅的见解,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