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董其昌绘唐人诗意图。 </p> <p class="ql-block">民国陈缘督三阳开泰 </p> <p class="ql-block">四洲僧众、五显祠山、诸大药叉、天龙八部众。 </p> <p class="ql-block">明代阿氏多尊者、荼畔吒迦尊者像 </p> <p class="ql-block">赵伯驹(传)江楼归帆图。 </p> <p class="ql-block">张宏琳宫晴雪,台北故宫博物院。 </p> <p class="ql-block">明代佚名双松岁朝图。 </p> <p class="ql-block">尔俸尔禄,民膏民脂。</p><p class="ql-block">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p> <p class="ql-block">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p><p class="ql-block">愿普化天尊领雷部诸神将荡清世间妖氛,劈死那些祸乱人间的垃圾 </p> <p class="ql-block">林良芦花水禽图,弗利尔美术馆。 </p> <p class="ql-block">禹之鼎仿赵大年江乡清晓图,旅顺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谢时臣绘黄鹤烟波,南京博物院藏。 </p> <p class="ql-block">清人绘雷部四天君。 </p> <p class="ql-block">奕詝书体元殿纸匾。 </p> <p class="ql-block">汪承霈百福繁生图,台北故宫。 </p> <p class="ql-block">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清汪承霈绘,台北故宫) </p> <p class="ql-block">清人绵亿绘宜春呈瑞图,台北故宫。 </p> <p class="ql-block">丁云鹏浔阳送客图,大都会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杜甫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p> <p class="ql-block">刘贯道积雪图,台北故宫。 </p> <p class="ql-block">清人绘番奴狩猎图。 </p> <p class="ql-block"> 悠悠夏日赏寒林 </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 教子图</p> <p class="ql-block">【衢歌介寿图】周之冕 </p> <p class="ql-block">【明 陆治 双鸡图】纸本 轴 设色 63.2x31.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绘双鸡栖息花石下,一伏坐在地,一昂首阔步,凝神注视舞动的蜻蜓。</p><p class="ql-block">画家以简率笔意点染景物,动静间情态各具,亦兼得文人笔墨的清雅馀韵。 </p> <p class="ql-block">【明 周蕃 秋葵双鸡图】纸本 轴 水墨 105.2x29.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作品以笔墨简炼、造型拙稚取胜,自有一种天真烂漫的趣致。</p><p class="ql-block">作者周蕃,画史仅称「善画鹦鹉鸽子」,其他籍贯、生死时年和事迹皆无记载。</p><p class="ql-block">款识:甲午新夏写。周蕃。 </p> <p class="ql-block">【明 佚名 鸡图】绢本 轴 设色 49.4x74.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此幅绘萱花旁,一公一母大鸡带三只幼雏觅食的场景。工笔画就,设色艳丽,符合宫廷欣赏口味。 </p> <p class="ql-block">书法绘画 | 明仇英铁杵磨针图,绢本设色,169x75厘米。</p><p class="ql-block">这幅画讲的是真武神修炼的故事。相传昔年净乐国太子得到玉清圣祖紫元君的启示,入武当山修炼学道,因意志不坚,欲出山还俗,一日走到涧间,遇见姥姆磨一铁杵,太子甚感奇怪,上前问道: “磨铁杵何用?曰:“磨针”,太子吃惊地说:“那不太难了吗!”,对曰:“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太子顿时恍然大悟,遂转回继续修炼,功德圆满,得道成仙。</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惟清道人帖》,纸本 册页 墨书 29.4x32cm。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为清宫旧藏,收在《法书大观册》内。乾隆帝题赞“凌冬老干偃蹇岩壑”(《三希堂法帖》卷十三可见),后此赞墨迹及清内府藏印被挖去。</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晚年的楷书欧体特点仍隐约可见,但已逐步向魏碑雄强、劲健风格发 展。他取唐代楷法和汉隶笔意融入魏碑,刚柔相得益彰,形成了劲健而俊雅的艺术风格。以碑帖相融的创作方法,别开新路,自成一家。加入了魏碑的因素,看起来更加率真,又充满了书卷气。</p> <p class="ql-block">敦煌绢画唐代菩萨立像,高99.1、宽约28.2cm,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像,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仙人出行图,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监斋使者像,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藏。 </p> <p class="ql-block">关帝像轴,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沈周南园自种大白菜,台北故宫。宋初党太尉豪奢,冬天在销金帐中喝羊羔酒避寒。党氏卒,家姬为陶谷所得。遇雪,谷以雪烹茶,顾姬:党氏有此景否。姬:彼粗人安识此景,但能于销金帐下,浅斟低唱,饮羔羊美酒耳。谷默然。 </p> <p class="ql-block">傅山 草书王维辋川闲居诗 </p><p class="ql-block">释文: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 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清老词宗。傳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征明《琴赋》</p><p class="ql-block">在书法史上,文征明以兼善诸体闻名,其中尤以小楷造诣最高,正可谓愈老愈精、愈造愈淡。清代朱和羹甚至言:“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p><p class="ql-block">文征明《琴赋》中题款道:“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小楷代表作《琴赋》为文征明74岁时所作</p> <p class="ql-block">启功书法</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p><p class="ql-block">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p><p class="ql-block">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宠 临钟繇《宣示表》</p><p class="ql-block">纸本,书风丰腴饱满,浑厚圆融,</p><p class="ql-block">简远空疏形神兼得,又有自家风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胄 多福多寿</p><p class="ql-block">立轴 设色纸本 110×68cm</p><p class="ql-block">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卖会 lot1922</p><p class="ql-block">成 交 价:RMB 8,050,000</p><p class="ql-block">我国著名的有韩滉的《文苑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宋徽宗的一些人物画等。</p><p class="ql-block">过去所谓民间画与宫廷画的主要区别在于功夫,技巧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就不一样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民间的与宫廷的有共同之处:色彩简单,直截了当。</p><p class="ql-block">民间的东西就是直截了当,从内容出发。画个连环套、小出戏啊,画个福禄寿啊,这些题材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也是民间所向往、所追求的,内容都是表现人民良好的愿望。</p><p class="ql-block">从题材上讲,“年年有余”也好,五子登科也好,连生个孩子都要图吉利。有一出戏讲落难公子成了状元嘛。</p><p class="ql-block">民间艺术就是反映现实生活当中良好的愿望、理想、追求和希望,这类题材和这种表现方法,我们都应该学习。明朗的色彩也应该学习,不一定线就是最好的表现形式,光啊,面啊所揭示的素描关系就是最高的艺术。</p><p class="ql-block">技法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所要反映的思想感情和内容,就是一个好的作品,也可能产生好的技巧。</p><p class="ql-block">——黄胄谈艺术体会,1987年</p><p class="ql-block">#书画#[/cp]</p> <p class="ql-block">李苦禅《水仙图》</p><p class="ql-block">李苦禅(1899- 1983),近现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宗师。他笔下的花鸟世界,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尤其到了晚年,愈加返朴归真,雄健苍劲,笔墨挥洒中已经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李苦禅认为,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西洋画是画出来的,在这方面,中国比西方高出一筹。这表现在“融结果美”与“手段美”于一体,“融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变革。</p> <p class="ql-block">陈少梅 《梧荫消夏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少梅 山水清音】 </p><p class="ql-block">陈少梅(1909-1954)名云彰,又名云鹑,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有一款印曰“家在洞庭衡岳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十五岁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为金城最后一位弟子,成为津门画坛领袖。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怀虔诚地对待所有优秀绘画传统,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添其韵,博采众长,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他的山水画和人物画成就都非常高,在艺术上继承了郭熙、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风格,豪放处有戴进、吴伟之风,但无粗糙的习气,精细处与周臣、唐寅相近,笔墨潇洒而不失法度,艺术面貌渊穆清华,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成为晚明以来弘扬北宋绘画最杰出的画家,有“民国唐伯虎”的美誉,被认为“在近现代画坛上竖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陈少梅作《山水清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奚冈 三清图 】 </p><p class="ql-block">奚冈之画,颇得恽南田逸趣,当是南田晚年常至杭州鬻画,作品流传较多,奚冈能屡屡寓目故也。此轴写梅竹、水仙,佐以拳石,笔墨松秀,潇洒活泼,墨色淡宕而沉厚,确有南田逸韵。然奚冈擅治印,指腕有力,笔底别具金石气,故柔而能刚,一种劲爽气象则又出南田之外了。此幅保存精良,墨气如新,极可爱。乾隆乙卯奚冈年正五十,正是精力弥满,艺术成熟之时,识者勿忽。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奚冈所作《三清图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洽 仿石田翁山水】 </p><p class="ql-block">石田翁即沈周,明中叶画坛四大家之一,人称江南“吴门画派”魁首,在画史上影响深远。作此图时,张洽已年过七十,但其笔锋未衰,笔法细腻苍劲。徐先生题跋亦尽表敬佩之意。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张洽所作《仿石田翁山水》。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耷 山居图】 </p><p class="ql-block">《山居图》前景突兀一峰,寥寥几笔皴擦而出,上植墨松数株,浓墨厾点,淡笔写干,显出高峰松树应有的孤清之气。画面左上以浓墨蘸水点染出一片茂林,有顿笔拖墨甩至画幅上端,足见八大山人用笔洒脱清劲,蕴润清爽。前景兀峰之下,浓墨写出茅草屋棚,并以淡墨轻染,一人临栏而居,状若遥遥望于左上茂林,茂林之右下亦有茅草屋棚两楹,一人仿佛亦遥遥相对。上端题款“八大山人画”,此形式的题款多在其57岁之后画中出现,抒发了八大愤世嫉俗和无可名状的悲愤之情。下有一方“八大山人”的篆书白文印。整幅画作构图率性淋漓,收放有度,虽有八大山人惯常的孤清沉郁蕴含其中,却仍以遥相对望的山人点出此画的“山居”生机。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朱耷所作《山居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师曾 松岩静寺图】 </p><p class="ql-block">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陈师曾作《松岩静寺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慎 荷塘群鹭】 </p><p class="ql-block">款识:“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能照池中碧。瘿瓢。”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黄慎作《荷塘群鹭》。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佚名 明皇太妃像】 </p><p class="ql-block">明代绘画界兴起肖像画,技艺高超的肖像画家留下了为数不少的人物写真画。而明代传世写真画幅上往往不留题作者及被画者姓名,故难索其源。本幅绘贵妇像戴凤冠,着红地蟒服,佩玉带,饰海水江牙、日、山,流云、”八宝”、”八吉样”等,坐如意回纹交椅上,雍容华贵,仪态万方。 </p><p class="ql-block">明代建国后恢复汉族礼仪,调整冠服制度,并具体对服色及纹饰图案作出了规定,如不许官民人等穿蟒龙、飞鱼、斗牛图案,不许用元色、黄色和紫色等,至万历禁令才稍稍松弛。明代女子服饰规定严格,大凡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为真红色大袖衫、珠玉金凤冠、金绣花纹履等。明代凤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后妃所戴,冠上除缀有凤凰外,还有龙等装饰。蟒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p><p class="ql-block">赏明代佚名画家作《明皇太妃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屺瞻 白云怡悦图】 </p><p class="ql-block">此幅《白云怡悦图》作于1994年,朱屺瞻时年103岁,是其颠峰艺术成就的证明。借着迅快短促线条、若隐若现的轮廓线和纯净的颜料,作者显示了如何借“调协”色彩,把形体缚在画面最外层的平面处,却仍不失其体积和实物感。造形既抽象又写实,色彩亦幻亦真,水墨和颜料担任着描画和造像的工作,空间既被图像化仍不损其真实性。换句话说,艺术家的本能使他能一统着直觉的画像和理智的深思,让感性的视象泉涌而出,成象成画。 </p><p class="ql-block">赏现代画家. 朱屺瞻作《白云怡悦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廷锡 松芝图】 </p><p class="ql-block">蒋廷锡(1669-1732),字扬孙,一字酉君,号西谷,一号南沙,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为御使伊之子。康熙四十二年中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肃。是清代中期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工花卉、草虫,以逸笔写生,风神生动。其没骨花鸟画,以继承恽寿平的风格而负盛名。擅画花鸟,水墨尤长,小写意一时无二。康熙帝极赏之,故其画进御者极多。曾画塞外花卉七十种,为宫禁所宝。流传真迹绝少,皆因其矜重不苟作之故。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蒋廷锡所作《松芝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龚贤 林壑幽居图】 </p><p class="ql-block">龚贤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参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风墨韵,同时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不同于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所倡导的笔笔有古意的创作格法。作品多写金陵山水,长于用墨。 </p><p class="ql-block">此画深山幽居,境界静宓。积墨恰到好处,满纸峦润,如有水气弥漫。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龚贤所作《林壑幽居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钱瘦铁 云山飞瀑】 </p><p class="ql-block">钱瘦铁,名崖,一署崖,以字行,一字叔崖,号瘦铁,别号数青峰馆主、天池龙泓斋主等,曾被誉为“江南三铁”(吴昌硕称“苦铁”、王冠山称“冰铁”)之一。山水画近石涛;花卉似沈周、徐渭,常以篆书法写干枝,以草书法圈梅花。其篆隶草书用笔拙重而凝练洒脱。 </p><p class="ql-block">赏现代画家. 钱瘦铁作《云山飞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方士庶 云山幽居】 </p><p class="ql-block">方士庶(1692-1751),安徽歙县人,字循远,一作洵远,号环山,又号小狮道人,一作小师道人,新安籍,家维扬。受学于黄鼎,山水用笔灵敏,气晕骀宕,早有出蓝之目,时称妙品。兼善花卉写生。其得意之作,皆钤“偶然拾得”小墨印。复以书法名芜城。行楷结构严密,学董其昌。方士庶论画主“虚实”之说,曾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景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衡是非,定工拙矣。”其意在倡导以笔墨的精妙,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他懂得因心造境,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之间。他力求在天地外,别构一种灵奇,曲尽蹈虚揖影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总是透露出一种澹静闲适的情态。方氏在中年以后逐渐确立了醇厚清润的风格,从而归属文人画之正脉。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方士庶所作《云山幽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凤翰 富贵奇葩图】 </p><p class="ql-block">款识:青城洞口小将军之图。记称青城洞口有牡丹两鉅株,皆高数丈,花时望之如云锦,其大者号大将军,小者号小将军,此事特僻可为花王别传。临笔每喜图之,爱其取景壮阔易见布置也。昔人谓花卉益山水则大,兼翎毛则小,递至蝶蜨则风斯下矣。此景既得奇旷而将军之号又大峥嵘□□以寄我。椅园刺史庶几位望尊严,不同居士山梅风味寒酸耳。如何?如何?时在乾隆元年丙辰六月,胶州阿仲南阜翁题。古竹生代致。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高凤翰1736年作《富贵奇葩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简 仿唐寅笔意】 </p><p class="ql-block"> “好山多在小湖西,有客相过话日低。茆屋半开修竹里,一帘秋雨鹧鸪啼。” </p><p class="ql-block">高简擅长于模仿唐寅,几可乱真。在仿制唐寅画作上深为传道的另一位高手即为恽南田,年轻时绘制过署款唐寅的《采莲图》。从款识上提示的信息,本幅为仿唐寅作品,参考上海博物馆藏唐寅《落霞孤鹜图》。观草堂及屋内人物活动,略似文徵明传世名作《真赏斋》图。真赏斋乃其友人华夏隐居无锡时在太湖边修建的一座别墅。华夏,字中甫,号东沙,明代收藏家兼鉴赏家华夏,时人称“江东巨眼”。与书画名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等都有深交,频相往来,因而唐寅很可能也画过《真赏斋》图。高简追其笔意,最后表现为此幅,或可通过此幅观得唐六如原迹之风貌。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高简所作《仿唐寅笔意》。</p> <p class="ql-block">在这幅画着萝卜白菜的作品里,张大千写了一首石涛的七绝:"冷淡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菜根切莫多油煮,留点清灯教子书。"绿缨红头的萝卜、鲜嫩青翠的白菜,此处已成寒士操守的象征,配上那首诗,风骨自是越发峥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大千《云山古寺》</p><p class="ql-block"> 青绿山水</p><p class="ql-block"> “青”与“绿”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绘画颜料中的“石青”及“石绿”。艺术家将石青与石绿涂于所绘之山体上,形成厚实而装饰性十足的山水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大千 归渔图】 </p><p class="ql-block"> “闲钓溪渔渔满串,旋沽邨酒酒盈尊。迎来诗得挂船处,秋水斜阳树一根。” </p><p class="ql-block">张大千的山水画,无论繁密抑或简括,都体现出他深厚的传统功力。张大千60岁前,对古代山水画大家下过一番学习研究的功夫,对清初“二石”尤为心仪,悉心临摹,获益良多。60岁后虽探索泼墨泼彩法,对传统画法仍孜孜以求。本幅山水写吕半隐诗意。山石树木、茅屋汀渚、小草渔夫,依旧是他的传统画法,惟笔墨较前粗简,布局亦较空疏,但唯其简括空疏,益显其化裁之功。张大千82岁作此幅《归渔图》,是他晚年变法以后少画的传统山水,从中可以体察张大千对传统绘画的那种心底里的情愫。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张大千82岁作《归渔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廷锡 松鹤延年】 </p><p class="ql-block">蒋廷锡笔下的花卉虽设色简淡,却生态栩栩。但对于水墨的灵活,他仅取其生气,不取其疏狂,并不借笔墨随意发挥,而是相当克制的。他的墨荷花册页“仿天池笔,稍就规矩,不能狂毋宁狷也”。他的墨牡丹册提出“写牡丹当于整齐中求生动,若笔太松放便非牡丹品格。”蒋廷锡虽喜用墨笔,但绝不同于明朝青藤白阳的大写意,他追求宋人的理法和元人的墨韵。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蒋廷锡所作《松鹤延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昱 闲云碧树】 </p><p class="ql-block"> “水阁焚香对远公,万缘却向酒边空。清溪日暮遥相望,一片闲云碧树东。” </p><p class="ql-block">王昱为王原祁族弟,画师原祁而尤得王蒙缜密淹润之趣,是王原祁诸弟子中功力最深的一个。此轴幅式巨大,然绝无精神涣散之弊,而笔墨又苍润沉着,远可观其气势,近可赏其韵致,是其力作。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王昱1749年作《闲云碧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鲁 华山多奇峰】 </p><p class="ql-block">石鲁主张把山水“当作人来画”,山水即人的思想,是人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写照。上世纪70年代的石鲁山水画,以华山最多。他反反复复画华山,景物繁杂细节都被忽略,只强调心中对华山的感觉,或雄奇,或险峻……这种审美感觉,被他夸张、抽象、变形,成为华山人格化的表现和象征。《华山之雄》中,像一个巨人顶天立地占满画面的华山西峰,几乎全用钉头皴的笔法,焦墨皴勾而成,再加层层渲染,画出一座似铜浇铸的雄峰,表现出的气势和精神正如他的题画词:“华岳天高月色斜,横眉冷眼镇雄峡。”在此,华山已经是一种象征,表现着一种反抗、倔强、孤独而又傲岸的人的精神状态。在这些作品中,他不太在乎一笔一画的韵味,而是注重整幅画的气势和风神,突出用笔的力度和线的金石味。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石鲁作《华山多奇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鲁 华山下棋亭】 </p><p class="ql-block">此幅《华山下棋亭》正是石鲁六十年代的山水精品,是学界公认为石鲁艺术最为成熟阶段的作品,曾经多次出版。 </p><p class="ql-block">画中保留了华山下棋亭的基本景致,但真实繁杂的细节却加以虚化。铁壁似的山峦,如屏风般矗立着,将下棋亭与小亭坐落的山峰环护起来;小山左右两侧,几株墨笔写出的挺拔苍松,紧贴石壁向上耸立着;下棋亭右侧的石壁,则如斧劈般险峻。远景全以水墨写出,只有近景山峰与下棋亭,在没骨的润泽笔墨间,稍加赭石皴染,喻示出空间的距离。 </p><p class="ql-block">石鲁曾言,中国画的核心诉求不是主题,而是意境。在这幅画作中,我们看不到对细节的详细描画,朦胧间,眼前奔涌的只是华山巍然雄奇飘渺的意境。这种对具体物象的弱化,对基本特征的夸张与抽象,正是是画家主体意识与审美感的强化。 </p><p class="ql-block">下棋亭位于华山东峰之侧一座窄仅盈丈、四壁孤峭的小山峰上。传说秦昭王曾用钩梯登华山,与神仙在此下棋,故而得名。宋太祖赵匡胤与陈抟老祖赌棋,输掉华山的故事,也发生于此。以孤壁之上,一席仅容二人下棋之地,下棋亭总有一种知音相识的色彩。 </p><p class="ql-block">此作当时画成后并未署款,大约十年后才补题送给友人陈建军。题识中“剑门”为剑门蜀道,北起西安,南至成都。显然,石鲁题“华岳剑门同一脉”,象征的即是自己与陈建军的友谊。 </p><p class="ql-block">石鲁喜欢画华山。华山亦是其人格的象征。在一系列有关华山的画作中,他总是大笔劈砍,把山画成巨人,显示出不屈不挠,雄健自强的精神诉求,在那段最为艰辛的岁月里,这种面貌显得尤为格外感人。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石鲁作《华山下棋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岚 松雀图】 </p><p class="ql-block">展读此帧设色花鸟立轴,尽管年深日久,屈指算来,已历经将近二百春秋,岁月 风尘不免浸染丝绢,然而,画面的色彩依旧赏心悦目,丰盈犹在。画家关岚,在一些人印象中似乎是无名之辈,不见经传,其实,他在道光年间还 是有一定影响的,只是由于他一贯恪守传统理法,加之性格内向,故在推陈出新 方面缺乏建树,而始终停滞于前辈画家的笔意墨法,以摹仿各家为己任。不过,这也恰好说明,循规蹈矩,承袭经典,只要不失水准,技法到位,同样能够为当 时社会乃至后来时代所接受所欢迎,况且,关岚的拟仿之作,并非纯粹的依样画 瓢,照猫画虎,而是在打下了扎实深厚的基础、练就了熟能生巧的功力之后,适 当地融入了自己的一些艺术理念和表现方式。比如,关岚的一件扇面作品《花蝶图》(纸本),在2005年的一次拍卖会上受到 不约而同的瞩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品没有拘泥照搬的陋习,盛开的牡 丹和纷飞的彩蝶跃然纸上,甚至触手可及。也就是说,关岚笔下的生命被赋予了 灵性和神采。与《花蝶图》相比,这帧《松禽花石图》则更见丰富、完整。当然 ,尺幅也不可同日而语(《松》作纵172.5cm,横86.5cm)。如果说,那幅扇面只 是体现“蝶恋花”情调的小品,那么,这件六尺中堂呈示的,则是祥和、美好、 福寿绵长的主旋律。关岚在画款中题道:仿欧香馆笔意。欧香馆即清初六大家之一恽寿平(南田、欧香 散人)之斋堂号。恽寿平起初是以画山水为主,由于自认为与同时期的王石谷相比 ,无过之而有不及,并深感此生难以超越,才另辟蹊径,改画花卉。事实上,恽 氏的山水画未必不如石谷,就各自风格而言,当是春兰秋菊,各呈其秀。而寿平 的花卉翎毛,则绝对是自八大山人之后,独耸于清代画坛的一座高峰。关岚倾心并倾倒于欧香馆主人,可谓慧眼慧心。再说这件《松禽花石图》,看上 去占据画幅主要位置的,似乎是乔松秀石,红花绿草,但是,画之魂灵,并不在 松石花草,而是分别立于石上,栖于老幹虬枝的四只栩栩如生的喜鹊。四只喜鹊 姿态各异,动静相宜,有俯仰,有顾盼,有呼应,自然是一种纯情的交流。自古 至今,凡花鸟画家作画之成败关键,皆在于活蹦乱跳、振翅欲飞的生灵,对鸟类 的把握与表现,是考量画家的精严尺度。而关岚,显然在这个测试中做到了游刃 有余。四喜鹊中的任何一只,都是那么乖巧玲珑,俏皮喜兴。于是,画面上平添 了无限生机。松石喻意不言自明,松龄百岁,石寿千年,月季花虽然会谢,却是 月月常开,因而不无长久之意。四只喜鹊,双而又双,对于观赏者来说,除了喜 上眉梢,就是喜出望外了。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关岚作《松雀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点 寒山隐居图 】 </p><p class="ql-block"> “前山嵯峨後山耸,大如盘龙小飞凤。平生爱向云山居,明朝拂袖归故乡。”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文点所作《寒山隐居图 》。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昱 仿子久山水】 </p><p class="ql-block">昔大痴有江山胜概图,为其生平杰作,惜余未获见。而其华滋浑厚之致,可意想也。己巳早春遍游石楼、铜井诸山,登高峰而眺远湖,岚容树色,云影波光,恍对痴翁图画,向所未见者,忽见之矣。归后作此,漫写胸中之所得,特愧笔墨钝拙,殊未发抒其万一耳。娄东王昱画并识。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王昱1689年作《仿子久山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曹岳 松溪雅居】 </p><p class="ql-block">题识:“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庚辰春仲,写为老道兄词坛博粲。弟曹岳。” </p><p class="ql-block">曹岳 字次岳,号秋崖,江苏泰兴人。山水师董其昌,远宗董源,疏秀淹润,峰岭多岚气,最得声誉。 据《图绘宝鉴续编》记载:“曹岳善山水,笔墨遒劲,丘壑泠然,其一种秀致,人莫能及。”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曹岳所作《松溪雅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之谦 有蒲菡萏图】 </p><p class="ql-block">赵之谦此幅《有蒲菡萏图》中,笔墨上具有金石气息,即以书法、篆刻笔意入画,这些浓重的金石味,既使笔墨具粗细、刚柔、方圆、轻重的丰富变化,又营造出雄健、壮阔的总体气势。在色彩上,绿叶与水墨枝干,相互映衬,均显突出,因为运笔是放逸的,造型是简拙的,同时色彩与水墨、工笔与写意相兼,故而整体色调仍见清雅。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赵之谦作《有蒲菡萏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山月 山中一夜雨】 </p><p class="ql-block">关老晚年的山水画作品内涵深刻丰富,笔墨苍劲老辣,高风峻骨,意境悠远,这和他一生坚定不移的遵循“笔墨当随时代”的指导思想有密切关系。《山中一夜雨》正是作者晚年山水作品的鸿篇巨制。画面中大雨过后形成的多处高山山泉汇聚成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而两旁的苍松巍然屹立,历经岁月的洗礼仍然表现出顽强生命力。整个画面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为岭南画派的杰出代表,关山月绘画的题材、风格、气魄,已大大超越了岭南画派固有的模式,将国画艺术带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关山月作《山中一夜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湖帆 春云晓霭图】 </p><p class="ql-block">吴湖帆以其雅腴灵秀、清韵缜丽的画风自开面目,称誉画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湖帆更以其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笔下功夫,成为海上画坛的一代宗主。他的“梅景书屋”则为江浙一带影响最大的艺术沙龙,几乎当时著名的书画、词曲、博古、棋弈的时贤雅士都曾出入其中。他的青绿山水画,设色堪称一绝,不但清而厚,而且色彩极为丰富,其线条飘逸洒脱,正所谓含刚健于婀娜之中。因而吴湖帆开拓了前人未有之境,成为中国绘画史旷古惊世的绝唱。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吴湖帆作《春云晓霭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湖帆 朱鸾翠凤图】 </p><p class="ql-block">自董其昌以来,中国的文人山水画崇尚“南宗”绘画,即以王维为鼻祖,董源、巨然为实际领袖,而元代黄公望等四大家为宗师的脉络。这一派多用披麻皴的技法描绘江南丘陵缓坡、杂木丛生的风景,呈现出平淡冲和、淡泊宁静的风格。因此与所谓的“北宗”山水崇尚技法,以描绘形体为主,勾勒轮廓后填以青绿重彩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吴湖帆服膺于董其昌的理论,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亦是步趋“南宗”的表现技法。不过,董其昌并未抛弃色彩的表现手法,他上溯文人青绿山水画的传统,作了大量仿张僧繇、杨升的作品。这一点同样影响了吴湖帆,他中年对青绿设色山水产生兴趣,并由张伯驹层层渲染的方法受到启示,发展出自己典雅精致的风格。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吴湖帆作《朱鸾翠凤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湖帆 浙东小景】 </p><p class="ql-block">《浙东小景》图中描绘阜溪风景,块石累累,草木繁茂,云蒸霞蔚,飞瀑回折,流泉急湍,属於吴湖帆晚年青绿山水中的精品。虽然自董其昌以来,中国的文人山水画崇尚“南宗”绘画,即以王维为鼻祖,董源、巨然为实际领袖,而元代黄公望等四大家为宗师的脉络。这一派多用披麻皴的技法描绘江南丘陵缓坡、杂木丛生的风景,呈现出平淡冲和、淡泊宁静的风格。因此与所谓的“北宗”山水崇尚技法,以描绘形体为主,勾勒轮廓后填以青绿重彩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吴湖帆服膺于董其昌的理论,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亦是步趋“南宗”的表现技法。不过,董其昌并未抛弃色彩的表现手法,他上溯文人青绿山水画的传统,作了大量仿张僧繇、杨升的作品,如《昼锦堂图》就是他青绿山水的代表。这一点同样影响了吴湖帆,他中年对青绿设色山水产生兴趣,并由张伯驹层层渲染的方法受到启示,发展出自己典雅精致的风格。所以,尽管《浙东小景》采用严谨的勾勒与斧劈皴,但是又结合了米氏云山的点染,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江南山水的特点。右方的丛竹挺劲细密,是吴湖帆独有的风格。这一画竹法源自赵孟頫之妻管道升的“管竹”,其代表便是台北故宫所藏的《烟雨丛竹图》。後来恽寿平继续发展了这种描绘竹子枝叶繁密细劲的画法,并在《南田画跋》中多次提及自己对“管竹”的借鉴。而吴湖帆的画竹正是学习恽寿平的结果,因此他以“管竹”之法描绘阜溪之景,可谓溯源归宗,用心颇深。题跋云:“浙东多佳山水,往往浓翠幽窈,松瀑声相应,沁人心骨。此拟阜溪上游大意。戊戌初夏画予抱真存之。湖帆。”又有顾抱真题跋:“己亥九月转赠月莲女弟雅存。顾抱真记。”可知此作原来是吴湖帆为其继室顾抱真所作,后顾氏又转赠给弟子童月莲的。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吴湖帆作《浙东小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湖帆 烟峦秋霭 】 </p><p class="ql-block">吴湖帆出生名门望族,家学渊源,自小耳濡目染无一不是金石书画,加之力学不怠,终成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重要的一位大师。在吴湖帆的艺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即对古代诸贤的学习。从四王正统派人手,进而上溯明四家,元代诸贤及两宋名家,在现代中国画坛,能对传统做如此全面把握的,实为少见。 </p><p class="ql-block">本幅自题曰仿子久、王司农两家法。 </p><p class="ql-block">此作落墨轻巧,薄施淡彩,用笔精炼,收拾细致,见温婉秀逸,品格清奇,笔墨气韵相埒,名曰仿古,实能熔铸前贤之法而自成一家,诚属创作成熟期经意之作。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吴湖帆作《烟峦秋霭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剑父 黎雄才 城外泊舟】 </p><p class="ql-block"> “茱萸湾上夕阳楼,梦里时时访旧游,少日题诗无恙否?绿杨城郭是扬州。” </p><p class="ql-block">高剑父(1879-1951),原名仑,字爵廷,后改名剑父。广东番禺(今广州)人。与高奇峰、陈树人被称为“二高一陈”“岭南三杰”,为岭南派创始人之一。 </p><p class="ql-block">黎雄才(1910-2001年),当代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自幼酷爱绘画。1926年拜高剑父为师,翌年入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习。1932年,得到高剑父资助,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是岭南画派最有影响的传人之一。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高剑父、黎雄才作《城外泊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昌硕 菜根香】 </p><p class="ql-block">吴昌硕能成为引领海派群伦的大师,是与他深厚而独绝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分不开的。吴昌硕的画绚烂苍茫,自然奔放,笔墨富于表现力。不仅是中国晚清美术史最后一家,是传统中国花鸟写意画的殿军,也是二十世纪现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开山人物。 </p><p class="ql-block">本幅写白菜萝卜,这是一个极其普通但吴昌硕经常选择的题材。吴昌硕曾言:“葱蒜鱼肉损肝肺,咬之不厌唯菜根。”有一次,其诗友沈石山向他索画,并特地嘱咐要画日常蔬菜,原因为:“真读书者,必无封侯食肉相,只咬得菜根耳。”吴闻后“感慨系之”,并题诗曰:“咬得菜根坚齿牙,面无菜色愿亦足。”可见白菜对于画家有一种勉励和鞭策的意义。 </p><p class="ql-block">吴昌硕画《菜根香》,画面单纯而设色分明,有着一任情性淋漓挥写的快感。白菜肥厚丰硕,萝卜则脆嫩小巧,水墨鲜灵,勾勒拙气有味,状物自然肖似,色净则清新鲜丽,极具原物质感,洋溢着一片田园风味。虽逸笔草草,近乎速写,但笔法轻松自然,得其天趣,再加上浑厚有力的题跋,使白菜这等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之物具有了超越本身的审美特征。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吴昌硕所作《菜根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昌硕 玉堂富贵】 </p><p class="ql-block">此《玉堂富贵》构图完满,作品呈倒“C”构图,景物被安排在画面中靠右的位置,画面中间靠右为一俊秀疏朗的石块,石的上面是茂盛的牡丹,石的下面是郁郁葱葱的水仙,花中君子和花王相应成趣,牡丹的背后一株怒放的玉兰花。不论人们的视线从右下角曲折向上到左下角,还是从左上角沿着相反的路线绕到右下角,我们的视觉中心就是花王,在水仙和玉兰中的牡丹多了一些矜持和俊逸,少了一些娇柔与粗俗,正如作者所言:“画牡丹易俗,水仙易琐碎,惟佐以石可免二病。石不在玲珑,在奇古。”这何尝不是缶翁内心的真实写照呢!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吴昌硕所作《玉堂富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剑父 花鸟通景四屏 】 </p><p class="ql-block">高剑父(1879-1951),原名仑,字爵廷,后改名剑父。广东番禺(今广州)人。与高奇峰、陈树人被称为“二高一陈”“岭南三杰”,为岭南派创始人之一。 </p><p class="ql-block">赏近代画家. 高剑父作《花鸟通景四屏 》。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涛 竹菊图】 </p><p class="ql-block"> “爱玉非为澹,寻篱未是村,已消轩冕志,犹傲埜光尊。” </p><p class="ql-block">大千受恩师李瑞清影响,酷爱石涛,所钤“敌国之富”,亦为其常用印。此为大千赠罗氏夫妇之物。当初大千先生赠画时特意叮咛,此幅册页与傅申、王妙莲合著《赛克勒藏画研究》一书的封面应该出于同一套石涛花卉册页。 </p><p class="ql-block">赏清代画家. 石涛所作《竹菊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