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历经沧桑,一座城叠城的伟大奇迹

思云斋主

<p class="ql-block">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望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p><p class="ql-block">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依栏目送飞鸿。</p><p class="ql-block"> 元 萨都剌《彭城怀古》</p><p class="ql-block">徐州古称彭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桑梓故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九州之一,渊源于彭祖创立之大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古徐州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自建城伊始历数千年而城址几不易其地,但因战乱,洪水泛滥成灾历代城址被深深地淹埋于地下。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厚达几十米的“城下城,街下街”的叠城奇观逐渐显露其真容,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15日,经过市政府和考古学家,建筑工程单位的不断努力,奋战历经6年终于对市民开放了!</p> <p class="ql-block">大门内最醒目的是一枚“彭城”的篆书刻章,就是从地下城里发掘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前来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争先恐后一睹这全国乃至世界上仅有的城叠城奇迹。</p> <p class="ql-block">徐州地处”黄泛区”,水患犹为严重。自秦汉到明清数千年来,徐州就发生洪涝灾害400多次。特别是在明天启4年(1624年),黄河洪水泛滥,冲垮了徐州东南城墙,洪涛湧进了城内,水深达4米多,淹没3年才退下去,全城都被泥沙掩盖,最深处有10米以上。给徐州造成了灭顶之灾!到崇贞元年(1628年)城里的泥沙渐平,才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按旧址重新建城,从而形成徐州古城“城上叠城”的奇特景象。</p> <p class="ql-block">前来参观的人很多,而人们脚下走的地方,就是在古老的城中街道上。</p> <p class="ql-block">徐州历经沧桑和劫难:</p><p class="ql-block">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徐州发生过大小战争200余次。</p><p class="ql-block">从秦汉到明清徐州发生的地震52次,特别是在清康熙7年(1668年),山东郯城大地震,对徐州造成了巨大的破坏。</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路,路面以石板及大小不等的石块铺设而成的。道路的两侧还放置一排装满沙土的圆形藤条筐,筐的里面还插一根木桩。</p> <p class="ql-block">藤条筐。</p><p class="ql-block">筐内装有沙土,中间插有一根木棍固定筐体。而在筐体之间全部用沙土掩埋,筑成堤坝。该堤坝为历年来地下城遗址考古中首次发现,完整展现出来在明代人们对防洪工事的重视,也体现了人民群众防御洪水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水井,明(1368-1644年)。井口平面呈圆形,井壁用石块垒砌而成。</p> <p class="ql-block">古铁匠铺遗址</p> <p class="ql-block">一座城市庭院中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古灶台</p> <p class="ql-block">古城悄悄地醒来,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一块块秦砖汉瓦,拼筑了英雄豪杰们的故垒平台;一片片青花瓷器,讲述着彭城百姓被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徐州城下城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排水设施。</p> <p class="ql-block">正面观排水沟</p> <p class="ql-block">明代,徐州称徐州卫。在古城遗址距地表4.5米处,发掘出500平方米明代冷兵器,火兵器,有枪,炮,铁弹,火药等。也有铠甲,铁胄等较为齐全,是国内兵器所的重要发现。</p> <p class="ql-block">石望柱</p> <p class="ql-block">五代王晏功德碑。</p><p class="ql-block">碑文主要讲述五代时期徐州人王晏在战乱中因功加爵,后周时被授予武宁军节度使。反映了五代时期封侯史实,崇武世风。为了解五代徐州历史提供了生动资料。</p> <p class="ql-block">徐州得城叠城遗址,蕴藏着文化宝库和万千之谜,是我国乃至世界城市史上罕见到的奇迹。更是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深厚文化底蕴,必将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摄 影</p><p class="ql-block">文字说明 汪国林</p><p class="ql-block">编 辑</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6日 初稿</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