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撰稿/天山</p><p class="ql-block">(马六甲的三宝山)</p> <p class="ql-block">六百年前三宝太监郑和下南洋时,就是在这里登上了马来西亚的这片热土,因此,这里留下了浓重的华人气息。几百年来,马来西亚的华人一直保持着很纯正的中国文化,华裔们牢记着祖训,勤劳向善,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虔诚地信奉着佛教,在各方面都为这个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表达对华人的关怀,马来西亚政府划定一了片山丘地,命名为“三宝山”,专门用来安葬逝去的华人。华人们又用自己筹积的资金,在三宝山前郑和时期开凿的一口古井处,修建了一座“三宝庙”,庙中除了佛像之外,还特别铸造了郑和的全身铜像,并且将古井加以保护,名曰“三宝井”。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参拜过佛像,捐些善款,又乘车瞻仰了三宝山安葬着华裔忠骨的墓群,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片记录着华人丰功伟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宝庙)</p> <p class="ql-block">(三宝井)</p> <p class="ql-block">(三宝太监郑和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当客车转入另一条有多个路口的马路时,刘导对大家说:</p><p class="ql-block">“荷兰人为了掠夺马来西亚的香料,如咖喱、豆蔻、咖啡和胡椒等,来到马六甲后,在这里用红色的玄武岩建造了一座欧式房屋和炮台,于是它们便成了马来西亚罕见的建筑造型,引来各地游客参观。但请注意,这里的街道不设斑马线,汽车在路上行驶是不会避让行人的,所以大家在过街或拍照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防碍汽车的行驶,一旦人车相撞,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车主都将不负责任,假如汽车发生了损坏,被撞的行人还要负责赔偿!”</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惊闻,它吓得我们这群老头儿老太没有一个敢越过那雷池般的马路一步,只好远远地把那红色房屋拍下,再到炮台上看看便草草收了场!</p> <p class="ql-block">((荷兰人建的红房子)</p> <p class="ql-block">(红房子)</p> <p class="ql-block">其实大家的兴趣还是在《马来民族村》, 刘导说:</p><p class="ql-block">“这里的马来人喜欢过悠闲的生活,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不愿意和华人混居在一处,于是便在郊区建立了民族村。今天我就带大家到村长家参观,因为政府允许马来人一夫多妻,所以村长有四房妻子,虽然他年仅六十几岁,却已经四世同堂!”</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客车离开市区,飞也似地朝郊外奔去,公路边的房屋不见了,茂密的棕榈树更引人喜悦,潮润的空气把窗外花草和棕榈叶的香气带入车内,让人觉得突然间肺腑都轻松地宽敞起来,我举起摄像机,想录下那漂亮的林带和难见的热带风景,却看到断了线的林带间有木屋出现。</p><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马来的民俗村了!大家可以到村长家参观,拍照,也欢迎购买他家商店的物品。”</p><p class="ql-block">刘导说罢,客车就停在了村长家的路边,一位身材矮小,脸色黝黑,非常慈祥的老人笑迷迷地站在木屋门前迎接着我们,他就是村长,他不善汉语,只挥着手请我们参观他的庭院和木屋。他的庭院很大,没有围墙,院内栽满了各种花卉和树木,好几栋有着几个房间的木屋半隐半露在花卉和树木之间,木屋门前都停着轿车或摩托,那便是村长几房妻室和子女的住所。村长的房屋门窗大开着,游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屋内整洁、淳朴的陈设。一位漂亮女人站在朝向公路的小店内,她背后的货架和面前的柜台里摆放着各种小食品、糖果、饮料、小饰品,还有刚刚从自家院子树上砍摘下来的椰子、榴梿、大如棒槌的大蕉和小如中指的小蕉,那些商品都很可爱,遗憾的是,我们刚刚来到这里,还没有机会换取更多的马币,只能採购些心宜的小商品,品尝一下他们自产自销的各种水果或选一只很大的榴莲雪糕解解口喝,凉爽一下正在流汗的身体!</p><p class="ql-block">再见!站在棕榈树下挥手的老村长!</p> <p class="ql-block">(民俗村长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