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5年8月,我第一次鼓起勇气,独自背包,搭乘火车和长途汽车、公交巴士去旅行。首选西北地区甘肃和青海两省。这也是我第一次自带数码相机旅行,努力改变使用胶卷相机思维,在拍照多照人物的同时,拍照风景。</p><p class="ql-block">8月22日到麦积山。</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阁独具特色,雄浑壮丽。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明显带有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p> <p class="ql-block">8月26日,到兰州。</p><p class="ql-block">不到黄河不死心,还是到黄河边上转转。</p> <p class="ql-block">兰州黄河铁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位于中山桥北边。山下有金城 、玉迭二关 ,均为古代军事要冲 。白塔始建于元代,后圮,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镇守甘肃的内监刘永成重建。</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雕塑《黄河母亲》,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p> <p class="ql-block">8月27日,到武威。</p><p class="ql-block">武威,古称凉州。武威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戎、崔、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便命名武威。至今已有近22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首选之地是雷台。</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去雷台?因为这里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p> <p class="ql-block">雷台为前凉(公元301年-375年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资治通鉴》中记载:为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周轮80余堵,基高9仞"。</p> <p class="ql-block">1969年,当时国家号召各地开展“广积粮,深挖洞”,而甘肃地区自然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当地村民挖防空洞,一村民的手似乎被震动得很痛,连锄头都扔在了地上。结果却挖出一个古墓。</p> <p class="ql-block">“铜车马仪仗俑”的发现真的震撼到了人们,此外,还有“东汉铜奔马”。</p><p class="ql-block">这个车马仪仗队包含14辆铜车,17个铜武士俑,28件仆人俑,以及包括铜奔马在内的铜马39匹。但是,由于当时发现这座墓时只是将里面的部分文物带出了墓葬,并没有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所以,谁也搞不清当时这个仪仗队最初是怎么排列的。</p> <p class="ql-block">按推测是17位手执矛、戟的乘骑武士俑排在前面,其中有2位武士俑单独列在首位,后面跟着3乘5(或5乘3)的武士俑。在武士俑后有1匹主骑,4匹从骑。其后为4辆铜轺车,其中伞盖最大的一辆铜车上坐着的便是墓主人。仪仗队的最后面是3辆打车及一辆牛车。而铜奔马应该在队伍的最前面。</p><p class="ql-block">根据铭文,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为一位将军。</p><p class="ql-block">起初,铜奔马未受到重视 ,但它幸遇“伯乐”。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宾奴亲王访问兰州,在甘肃省博物馆,见到了蒙尘的“铜奔马”,赞叹不已。听说有人称它为“马踏龙雀”和“马超龙雀”,郭沫若以他考古学家的见识和诗人的浪漫,将这“铜奔马”命名为“马踏飞燕”。</p><p class="ql-block">经郭沫若推荐,“马踏飞燕”与一批国宝级文物一起,赴世界各地巡回展览。顿时,观众好评如潮,将它誉为“绝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接着去海藏寺。</p> <p class="ql-block">海藏寺,又称清华禅寺,因寺院周围林泉茂盛、无量殿藏有经文而得名。明宪宗赐名清华禅寺,故又称清华禅寺。是西北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西北梵宫之冠”。</p><p class="ql-block">该寺有加持力的水井一处,名曰“甘露井”。甘、青等地藏族信众凡来朝礼者必饮用此水祛病除邪。</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亲家孙思克题写寺名“海藏禅林”。</p> <p class="ql-block">8月27日,到张掖。</p><p class="ql-block">张掖钟鼓楼,又称镇远楼,俗名鼓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张掖鼓楼是仿西安钟楼建造,是一座体现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塔高33.37米。相传置放着释迦摄摩胜骨灰。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塔基每边长23米,层层向上收小,共13节,华盖直径4米多,四周饰有36块铜质板瓦,悬挂着36个流苏风铃。该塔造形别致,和北京妙应寺白塔有相似之处。</p><p class="ql-block">土塔旁边是藏经阁。明正统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朱祁镇将正统五年(1440年)宫版印刷的经卷345种、685函、3584卷敕书颁赐给大佛寺。现藏用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等佛门瑰宝。</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正殿为两层楼,重檐歇山顶,高33米,平面长方形,面宽9间,进深7间,占地总面积1770平方米。殿顶用青筒瓦笨覆盖,殿周围绕廊。</p><p class="ql-block">殿内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为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p> <p class="ql-block">木塔位于张掖市有名的万寿寺内。万寿寺大约创建于北周,是张掖最古老的一座寺院。</p><p class="ql-block">据说木塔初时有15层,塔下有一地窖,中心直立一根铁柱,下接底座,上承塔顶,若用力旋转铁柱,整座塔即可随之转动。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神奇,但由此亦可想象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和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8月28日,游马蹄寺。</p><p class="ql-block">听到“马蹄寺”这名,很多人会以为是一个寺庙,其实马蹄寺不是寺,而是一个迤逦近三十公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p><p class="ql-block">三十三天石窟正在维修之中。</p> <p class="ql-block">金塔寺,在马蹄寺东南面。该石窟距地表60余米。沿级石砌台阶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窟里的菩萨都是V型飞天造型。</p><p class="ql-block">2001年2月,金塔寺被盗,其中,价值足可媲美敦煌的一级国宝,就那尊裸体的胁侍菩萨而言,更是全国庙中仅存的一尊。后来被警察在西藏追回,还给金塔寺。</p><p class="ql-block">在窟里,只拍了一张,就被寺里管理人员制止。</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境内,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p><p class="ql-block">裕固族在这里生活,它源出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西喇玉固尔”,1953年,取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族称。</p><p class="ql-block">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人口有一万多人。</p> <p class="ql-block">8月29日上午,到酒泉。</p><p class="ql-block">酒泉鼓楼位于酒泉市肃州区老城区四大街中心位置。据《西凉旧事》记载,鼓楼原为东晋时酒泉郡福禄县城东门楼,系前凉永乐元年(346年)酒泉太守谢艾主持重修的福禄城的东门楼,时称“谯楼”。清同治四年(1865年)遭兵变焚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三层木楼。</p> <p class="ql-block">西汉酒泉胜迹(酒泉公园)位于鼓楼东1.9公里处,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史传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获全胜于此,武帝赐御酒以赏,霍去病以功在全军,人多酒少,遂倾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故有“酒泉”之名。</p><p class="ql-block">图片为“古酒泉”。</p> <p class="ql-block">霍去病西征大型群雕</p> <p class="ql-block">月洞门</p> <p class="ql-block">园内有清代肃州兵备使者陆廷栋于宣统三年题写的“西汉酒泉胜迹”石碑。</p> <p class="ql-block">酒泉公园因园内有泉有湖,故又称“泉湖公园”。泉因湖存,湖因泉名,泉湖相汲,水草相生,历经两千多年泉湖胜景长盛不衰。</p> <p class="ql-block">跨过神明桥,穿过汉代风格的大木檩长廊,尽头有一个花岗岩雕成的大酒樽。酒樽正面镌刻着李白的《月下独酌》诗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嘉峪关。</p><p class="ql-block">在雄伟的嘉峪关城脚下,有一汪清泉,名曰“九眼泉”,在单个数字中,“九”是最大的一个,“九”又与“久”谐音,故名九眼泉,取其泉眼众多、长流不息之意。 “九眼泉”旁水草丰美,景色宜人,是一个屯军养马、戍边防患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嘉峪关是“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这就充分证明了嘉峪关城从选址、修筑都和“九眼泉”有着很大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五年,征虏大将军冯胜率军西征,见此处山下泉水潺潺而流,足够人蓄补给,感觉是块风水之地,遂上报朝廷,破土动工,筑关设防。</p> <p class="ql-block">东闸门,供百姓出入。</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道教宫观。相传创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年(1882)曾重建,为旧时祭祀文昌神之所。</p> <p class="ql-block">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光化门是嘉峪关的东门,也是正门,它是一座造型精美、及防御、通关于一体的城门,建于明代初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一直在使用中。</p> <p class="ql-block">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嘉峪关游击将军府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击将军及其眷属的生活场面。</p> <p class="ql-block">据说嘉峪关内每逢将士出征时,他们的妻子就会成群结队地来到“燕鸣壁”前击石卜凶吉,这更是感人肺腑了。据说用小石块敲击这里的城墙砖,耳边会传来“啾啾”或“叽叽”之声,仿佛燕子归巢时的鸣叫声。数百年来,城墙上已被敲击出数个拳头大的深坑。</p> <p class="ql-block">柔远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其样式内城东门之上的光化楼完全一致。楼下即为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p> <p class="ql-block">8月30日,从嘉峪关坐大巴,到敦煌。</p><p class="ql-block">8月31日上午,游莫高窟。</p><p class="ql-block">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p><p class="ql-block">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我曾于1983年去过洛阳石窟,2002年去过云冈石窟,这次去了麦积山石窟和莫高窟石窟。四大石窟,全部游过。</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p> <p class="ql-block">九层楼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p> <p class="ql-block">雷音寺位于敦煌市至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公路的左侧。传说古时在月牙泉附近有雷音寺,后被风沙所埋。1989年,由国内外佛教团体和敦煌市佛教协会捐赠,重建了雷音寺。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1987年莫高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政府有关部门将文物保护区与宗教活动区分离。1989年政府在月牙泉镇划拨土地,1990年底雷音寺于现址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并于1991年6月落成开光。</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鸣沙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脚。</p><p class="ql-block">敦煌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5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p> <p class="ql-block">登上鸣沙山。</p><p class="ql-block">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你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吗?</p> <p class="ql-block">下山看月牙泉。</p><p class="ql-block">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因弯曲如新月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边。</p><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p> <p class="ql-block">9月1日,看玉门关。</p><p class="ql-block">玉门关是中国汉代长城关隘及障塞烽燧(烽火台)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境。汉武帝为抗御匈奴,联络西域各国,隔绝羌、胡,开辟东、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玉门关是“两关”中的一个。</p><p class="ql-block">后因西域断绝,玉门关被关闭,随之废弃。</p> <p class="ql-block">看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距离敦煌市区168公里,位于玉门关西北边。</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之后,尖厉的劲风发出恐怖的啸叫,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p> <p class="ql-block">地质公园内集中连片地分布着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风蚀地貌。</p> <p class="ql-block">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雅丹地貌分布广泛连续,雅丹体类型齐全、形态多样,表征不同发育阶段的雅丹体均可见到,使这里成为研究雅丹地貌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成为普及地学知识的天然课堂,成为休闲娱乐、探险寻奇和旅游观光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物体象孔雀。</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物体象海狮或海豹。</p> <p class="ql-block">看汉长城。</p><p class="ql-block">西汉时,中原王朝为了对外抗御匈奴骚扰,加强边塞建设,对内安定百姓生活,巩固中央集权,以加强同中亚、西亚各国的贸易和友好往来,由令居(今永登)开始,经河西走廊张掖、额济纳旗、金塔、嘉峪关、玉门、安西等地,到敦煌西湖的马迷土建起了长城。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为我国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阳关。</p><p class="ql-block">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p> <p class="ql-block">张骞雕像。</p> <p class="ql-block">阳关古塞建在荒漠之中,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p> <p class="ql-block">敦煌市区反弹琵琶塑像。</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甘肃青海两省。一路向西,目标新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