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篇:目标的设定

财务顾问~木子🌹❤️专注 15年

<p class="ql-block">目标对团队和个人都尤为重要,正如德鲁克所说:“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一个人的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企业的使命和战略,也要层层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个人的分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有管理者都知道定目标的重要性,但许多管理者存在这样的困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定好的目标大家总是完不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定目标不是单一存在的,业务管理体系是连贯的,必须将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结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定目标非常重要,但追过程也非常重要。不追过程的管理者,基本不合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追过程是为了帮助员工解决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管理工坊中,我会问学员们:「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答案当然是两个都很重要,过程要经得起复盘和提炼,能够分享和传承,可复制的结果才是好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云以前说过「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虽然话有些粗糙,但却提炼出了管理的精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经常会说,老板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句话是经不起推敲的,没有过程的结果肯定不行,因为不能复制,这次成功了,不一定能代表下次也能成功;没有结果的过程一定是不好的,只要去剥洋葱,一定会发现这个人的过程是在做无用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我有一个员工,工作看上去特别积极,每天都走得特别晚,但是业绩总是吊车尾,最开始让人诧异,后来有一次我去检查他的过程,发现他弄虚作假,很多线索都是无效的,大多数客户都没有接到过他的电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有过程,没有结果,他极有可能是四类员工(野狗、老黄牛、明星、小白兔)中的小白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辅导员工的过程中,如果他没有结果,那么我是不会去看他的过程的。如果有结果,我会着重去看他的过程,看是否有可复制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追过程时要明确一点,追过程既不是对下属工作的监视,也不是对员工进行严厉控制的手段,而是协助你的员工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其一直处于工作的正常轨道上,而且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体追过程该怎么追?在管理工坊中,有教给大家过程六追,分别是追目标进度、追业务流程、追关键指标、追工作习惯、追业务技能、追业务工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追过程的三个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管理者来说,最难的不是定目标,而是盯目标、追过程,但实际上很多人不会追过程,容易陷入误区当中,误区通常来说有三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一:时间点到了才去检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二:只跟进时间点,不跟进关键细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三:无论大小事,都检查到最细节,一发现问题就批评和打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时不管员工,到了某一个时间节点,才去关注员工,之所以不追,主要在于管理者懒惰,你不愿意去追过程,下属交给你的答案可能就不会让你满意。尤其是你的船越来越大,当你忽视追过程的重要性,你一定会脱离你的目标,甚至相差十万八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管理者去跟进时,总流于形式,只注重“检查”这一动作,而不关注关键细节,不会去深挖,也不会在追过程中做辅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管理者在检查时,总是检查到颗粒度最细,这么做看似是非常负责任,实际上会干扰员工,要知道计划实施的主角是员工,过度的打断不利于执行,并且让员工束手束脚,因此追过程要抓住重点,在不影响项目推进时,允许员工犯小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的追过程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面分析了常见的误区,那么哪些是好的追过程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抓住关键业务指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明确哪些是业务中最重要的指标,哪些是必须要考核的,哪些是次要的,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当你想得到的越多,实际上你得到的恰恰很少。员工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考核的,如果你考核得杂乱,下面的人也疲于奔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抓深抓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从业务开始切入,再切到团队当中去,最后要做的就是剥离到员工的价值观,要知道每次Review,背后是为了考察员工的价值观。如果不深入,不抓透彻,就是隔靴止痒,不会有太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简单的事重复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尔张瑞敏曾说:「伟大的事情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一万次」,但这还不够,还要更加深入,在这一万次中,每一次要比上一次精进,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当你持续的去追团队成员的过程,将Review重复一万遍,你就是一个高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好的工作习惯(天,周,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天要做哪些事,看员工的日报;每周要做哪些事,看他们的周报;每月要做哪些事,看他们的月报。我们的客户片仔癀宏仁老板陈文渊说过一句话,我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的习惯就像是银行存款,有利息可拿,反之则是银行里的贷款,要付利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律严明,有奖有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有严格的纪律,有罚有奖,如果没有奖优罚劣,就不会有人放在心上,也不会认真的去执行,在上周日的问答中,有学员提问,为什么我的下属四年都没有进步?问题就出在管理者的身上,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做好做坏没有什么区别,下面的人既没有危机感又没有动力,自然敷衍了事。</p><p class="ql-block">最后的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果是远方的山,过程是脚下的路。要拿到满意的结果,必须死盯过程,每一个节点,每一个流程,每一天的日报,每个人的心态都要去关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是你追过程追到位了,结果没来(小概率事件),你也要释怀。很多时候有些事在我们的控制能力之外,要学会接纳。这就是苛求过程,释怀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