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一次朝圣之旅

无欲则刚

<p class="ql-block">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一个旅游团来到了曲阜。朝拜仰慕已久的孔老夫子。</p><p class="ql-block">早就有这个心愿已久了。自责身为一个山东人,马上就要谢土的人了,一生曲阜都沒去过,省外的友人问起,无颜以对。正好那天在胡山顶上闲聊,他说自游自在群发团去曲阜了,暴满。我突发神经的直接说,我一直想去,没机会。她说,上次暴满,可能近里还会发帖去,我把你拉群里,你见帖报名。隔不然,两天之内,群里出帖去曲阜了,我欣然报名,圆了我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在很早的《齐鲁晚报》副刊青末了上有篇文章,说孔庙有座泮水桥。历代文人举孑进京科考前都会去泮水桥上,凝望着西去的泮水,祈盼着自己的梦想。眼下我也怀揣期望,我的大外甥女初中备考。蹬腹而出的小外甥女也一百天有余。泮水桥上,送去默默的祝盼。</p> <p class="ql-block">可惜现在只有泮桥了。</p> <p class="ql-block">我避开如织般的人流,跪倒杏黄色的蒲团上,面向上面的牌位,毕恭毕敬的磕了三个头。缓缓起身,面对周围异样的眼神,猜想可能是他们朝拜财神习惯了。</p> <p class="ql-block">一处保护起来的修复过的残碑。我一下子想起了那个疯狂的年代,那个叫谭厚兰的女人,从北京怒气冲天的跑来怒毁碑帖。那个思绪里抹不去的年代,我又何常不是。那年我六岁,刚上一年级,看到大街上人们在焚烧封资修的书籍,我跑回家,非要让父母找出书来拿去烧。父母不给就哭着打滚闹。最后母亲把夹鞋样的一本厚书倒出鞋样递到我手里。识字的父亲看着是本工具书,害怕惹祸,找出牛皮纸,粘住书皮,写上地契二字。我高高兴兴的跑到大街上的火堆前,在众目睽睽之下,理直气壮的把书扔进了火堆。</p> <p class="ql-block">去了孔林</p> <p class="ql-block">在孔林里,又看到了一座桥的牌坊。洙水桥。据导游介绍,是秦始皇的功劳,开挖的洙水河。儒法世不两立。秦始皇在法家人物李斯的簇拥下,焚书坑儒,开河断脉,阻儒立法。帝王之术也。</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一天之旅,也完成了一个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