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江南大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是我们共同守护的价值观,三观不正则三观歪,如斯而已,我痛恨假洋鬼子,一副小人得志,得瑟的不行,以为天下是他家的,殊不知,天算人算,不如佛道同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题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这样的鲁迅,不要亦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无边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图:网络图片</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鲁迅已经离开教科书十年了。</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用鲁迅晦涩难懂,难以跟时代接轨这个理由牵强得很,我也同意;</p><p class="ql-block">有人说鲁迅不能走,要留下来,我看未必:</p> <p class="ql-block">现在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时代,鲁迅他配吗?显然不配?他有干爹吗?他有背景吗?他有后台吗?他什么都没有,凭什么霸占着国学课本,占着茅子不拉屎?!就凭他是喷子一枚,喷天喷地吗?他能喷过无所不能能的网络喷子吗?既没有背景又没有真材实料,只是一味地喷。与时下和谐社会格格不入,我想这样的鲁迅,不要亦罢。</p> <p class="ql-block">俗话讲,强扭的瓜不甜;强留下来的鲁迅,未必还是鲁迅。</p><p class="ql-block">在我上学的时候,常挂在老师嘴边的至理名言列表里面,对同学们说服力最差的一句叫做“读书明理”。因为教科书的用处明明就是“全文背吐”。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划段落,划主要内容。划完书就花了。</p><p class="ql-block">书被划花了可以忍,反正教材也不需要长期持有。但中心思想是什么鬼?说好的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哪去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一千个哈姆雷特被活生生的敲出了九百九十九个,要知道后羿射日才射下来九个。如果只是将文章作为一个拿来批量生产工业流水线制品的模具,那么这个模具的生产商叫朱自清还是叫鲁迅有神马区别?</p><p class="ql-block">我念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是一副凶脸孔。对标鲁镇酒店掌柜的凶脸孔,只缺当街一张曲尺形的大讲台。</p><p class="ql-block">老师凶脸孔,背书也没什么好声气。只是一学到鲁迅的课文,对我们的要求就松弛了下来,唯一要求背诵的内容,只有鲁迅先生的原名:周树人。“这个不要求你背,是为了你毕业以后还能继续看鲁迅。至于现在,只需要你记住,鲁迅的文字,不是教你作文,是教你作人,他叫周树人!”</p><p class="ql-block">时隔多年,当初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现在已经连标题都想不起来了。唯独从来没有全文背诵过的鲁迅,让我直到现在还偶尔能在月亮底下想起来自己曾经很好奇到底什么是“猹”;在和其他宝爸宝妈讨论该不该让宝宝从小读经典的时候,脑补着三味书屋里面那位寿先生手捻须髯的画风,悠悠念出:读《经》味如米饭;读《史》味如炒菜;读《子》味如肉馅。然后再“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替寿先生作个总结:三本一起读,味道差不多等于喂宝宝喝地沟油。</p><p class="ql-block">现在每次眼里看到鲁迅,心里先要感谢的是当年语文老师高抬贵手,没让我们全文背吐。但是这种成色的老师,想来不是随便哪个学生都能碰上的。</p><p class="ql-block">被程朱化以后的孔子,不叫孔子,叫孔老二。教纲里面的鲁迅,我不知道该叫什么,反正不叫鲁迅,这只是一个作为替代品的塑料鲁迅。想通这层,我才恍然明白过来当初老师为什么反复强调周树人,原来是怕我们认错门。</p><p class="ql-block">塑料的鲁迅,不要也罢</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在这样的大时代,只是过去的网红,在这样的夏天,烂大街在夏天的风雨过后的酒吧里,也许,就像一曲《后还海酒吧》,飘荡的回忆再好,毕竟只是回忆,尽管旋律令人窒息,既然是回忆,那就在梦中尽情的回忆吧,梦终归是梦,不管是中国梦亦好,世界梦亦罢,终究要醒的……</p> <p class="ql-block">我是鲁迅先生忠实的拥趸,可惜我也没有后台,没有强大的背景。在这背景论英雄的年代,我只能附和一下,这样的没有背景的鲁迅,不要亦罢,就像一个破马灯,尽管也曾发过光,照亮无尽黑暗,然而终于难免挂在墙上,供人瞻仰,这样的结局,于人于鬼都是不错的选择,呜呼,时代的选择,大浪淘沙,嗝屁吧~~</p><p class="ql-block">吴勇们的乐园,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百花齐放,百花争艳,我只是看客,吼二下,破罐破鸣,什么也做不了,徒呼哀哉!怀念我心中的鲁迅,怀念曾经的时代,逆着光,睁眼瞎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