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校园】“廉”润童心 ——麻城市幼儿园清廉故事我来讲(第2期)

跳动的黑白键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幼儿理解“清廉”的内涵,麻城市幼儿园将推出“廉洁故事我来讲”系列活动,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专注的眼神、落落大方的仪态,深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个清廉故事,表达着自己对清廉文化的理解。让我们一同聆听孩子们的清廉故事吧!</p> 故事一:《两袖清风》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来自麻城市幼儿园大一班的杨承旭,今天由我讲述清廉故事《两袖清风》</p> <p class="ql-block"> 故事简介</p><p class="ql-block"> 于谦从小刻苦学习,志向远大。有天他来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烧石灰,一堆堆石灰经过熊熊烈火的燃烧之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写下了这首诗:</p><p class="ql-block">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p><p class="ql-block">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p><p class="ql-block">这是于谦12岁时创作的,他从小说要当一个清白、廉洁、正直的人。长大后于谦在朝廷做官,成为了老百姓爱戴的清廉好官。但其实当时的官场十分腐败,将军们进京办事。都要给皇帝一些金银珠宝,只有于谦不带任何礼品。有一天于谦进京办事,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带一些金银珠宝,于谦笑着举起袖子说:“清风两袖朝天,免得闾阎话短长”我进京来朝见皇帝,只带了两袖筒的清风,这样免得老白姓说长道短。这则传话一至流传至今,我们常常用 “两袖清风“来形容人清正廉洁、一身正气。</p> 故事二:《杨震拒金》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来自麻城市幼儿园大二班的罗德菘,今天由我讲述清廉故事《杨震拒金》</p> <p class="ql-block"> 故事简介</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有位官员杨震(曾)推举秀才王密,四次升官,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往郡中上任途中,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令,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老朋友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愧疚地出门走了。杨震为官清廉,不接受私下的请求。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吃蔬菜,出门步行,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官吏子孙,将这些留下,不也是十分丰厚的吗?</p><p class="ql-block"> 杨震为官期间,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举荐贤才、拒贿重金,实乃清官。他的品德因此被世人称赞,他拒贿“四知”千古名句,成为清廉自律、拒绝不义馈赠的典源。我们要像杨震一样做一个刚正不阿、公正清廉的人。</p> 故事三:《一钱太守》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来自麻城市幼儿园大三班的曾品瑜,今天由我讲述清廉故事《一钱太守》</p> <p class="ql-block"> 故事简介</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p> 故事四:《陶母退鱼》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来自麻城市幼儿园大四班的鲍浩宇,今天由我讲述清廉故事《陶母退鱼》</p> <p class="ql-block"> 故事简介</p><p class="ql-block">  陶母退鱼,讲的是东晋名将陶侃有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她不受儿子官物私赠,并教导儿子为官廉洁奉公的故事。 陶母对陶侃自幼管教严格,以纺织为业坚定地资助儿子的仕途。陶侃曾任渔梁吏,食用官府的腌鱼时,念及家中贫寒的母亲,就用陶罐盛装了一些派人送给母亲。未料母亲如数退还,附信责备道:“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正因陶母的言传身教,陶侃虽家境贫苦,却做官长久,曾任八州都督、征西大将军,后封为长沙郡公。  我们道德上的瑕疵和言行的不端,表面上看,无碍家庭生活;但是,孩子往往是大人的影子。</p> 故事五:《子罕以不贪为宝》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来自麻城市幼儿园大五班的胡棽彦,今天由我讲述清廉故事《子罕以不贪为宝》</p> <p class="ql-block"> 故事简介</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大丞相,名叫司城子罕,他为人清正廉洁。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司城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子罕回 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 </p><p class="ql-block">子罕廉洁修身,不贪之名遂成为千古美谈,人们常以此形容官员洁身如玉的美德。</p> <p class="ql-block"> 清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我们通过故事去理解清廉,通过行动去践行清廉,让敬廉崇洁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今天的清廉故事分享到此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的故事分享吧!</p>

清廉

故事

杨震

麻城市

幼儿园

讲述

王密

陶母

简介

陶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