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如其人、韵味悠长……

壹介布衣

<p class="ql-block">“书如其人”一词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文学家扬雄所言:“书,心画也。”意思是,书法是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外化。扬雄这里所说的“书”不专指书法,也包括了语言文字和汉字书写,首次论及了书法与书作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书法表情达性的特质。</p> <p class="ql-block">书如其人,人格决定其风格,在于气质禀赋,书法作品可以体现人的气质、禀赋,更加关注人的精神在其书法作品中的体现,表现其名士风度、清谈雅趣。</p> <p class="ql-block">书如其人,人品决定其艺品,在于人格气节。唐朝柳公权的“心正笔正”思想是“书如其人”说在原有基础上的延伸。柳公权在回答唐穆宗“什么是最好的用笔法”时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这一论断承袭了扬雄的“心画”说,揭示了“心”与“笔”、人品与书品的关系,强调了人品的重要性,被后人称为“笔谏”。</p> <p class="ql-block">书如其人,个性决定其书论,在于追求解放。明代书法理论家项穆和清代刘熙载对“书如其人”说有了新的理解。项穆在其代表作《书法雅言》中提到,书法是心的表现,并将书法的地位抬高到正人心、闲圣道的高度,在他看来,每个人的人品殊异,性情不一,但人品的邪正能够在运笔中展露无遗。</p> <p class="ql-block">“书如其人”强调了书家处世为人的重要性,要求书法家艺术修养与人格修养的统一,认为人品与书品是密不可分的。其积极意义大致分为三点:其一,“书如其人”思想的提出使书法审美不局限于作品本身,能够延展至书家自身的意志;其二,“书如其人”思想也为书法家与欣赏者二者间架构了情感互通的桥梁,使观赏者对书法风格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其三,“书如其人”思想符合中国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将为人处世置于首位,利于诗书界良好氛围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书如其人”说的历史内涵丰富,对其认识不能简而概之,书品与人品、书格和人格的关系是相分相合的,我们不能以非此即彼、只见其一不见其二的态度来作为认知书法艺术作品的标准,而应采取辩证统一的思想来看待。贴近现实而言,一个真正优秀的书法家应以书品和人品的双重规范要求自我,做到德艺双馨,这也是“书如其人”说在今天仍被推崇的缘故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