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站茅台镇<br> 8月2日,来到茅台镇。茅台镇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位于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四渡赤水。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br> 老父亲对茅台酒与红军的故事津津乐道,耳熟能详,兴奋地与我们一一道来:<br> 红军二渡赤水从川回黔,即将三渡赤水。1935年3月16日红军11团率先到达茅台镇,政委告诫官兵:“酒好喝,但红军的纪律和作风绝不能丢!”。此镇虽地处山区,路岖人稀,但却得天独厚,能酿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酒。这里几乎家家都酿酒,有些大户人家还窖藏着上百年的陈年老酒,真是“迎风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然而,熏着酒香的红军官兵却没有一人擅自去老百姓家里喝酒。<br> 政委听说用酒疗伤、为伤口消毒十分见效,就带着警卫员去河滩上一家开着门的酒店买酒。酒店老板将酒打给红军,当接到四个银洋时,顿时惊呆了,哆嗦着嘴唇,一个劲地说:“当兵的喝酒还给钱,我活了40多岁,还是头一次见。”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中央纵队到达小镇时,已是一番新气象。<br> 当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来到了这个酒香弥漫的小镇时,镇上的群众笑脸相迎,墙上刷着字迹新鲜的标语。有一则“气死滇军、吓死黔军、拖死中央军”的标语,令几位领导人相视而笑。<div> 令领导们解颐的,还有休养连的女红军闹的笑话:<br> 当休养连的女红军住进茅台镇已闻风而逃的富户商家——“义成老烧房”。住下后,女红军们想找点水洗一洗。当她们在院子南侧发现几只盛满清水的大缸时,兴奋极了,舀出“水”来泡脚。金维映先叫起来:“这里的水泡脚真舒服呀!”,大家都来舀“水”泡脚,欢笑着,嬉闹着,搅得一池水花四溅。董必武在院子外听到里面如此热闹,很纳闷,就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遇上什么喜事了?”谢飞看见了董老,大声叫道:“董老,你见多识广,这该不是什么神水吧?”董必武蹙起眉头,摇着头说:“什么神水呀,傻姑娘们,这是酒,是名贵的茅台酒!”这下好,她们纷纷舀起缸里的酒,会喝不会喝的都豪爽地喝了起来,她们哪知酒劲的厉害,不一会儿,就倒下了好几个……<br> 遵照军委领导的嘱咐,后勤供应部门的同志按四个银洋买两竹筒酒的价,抬出已经和店主、厂家办好了手续的大坛小罐的酒。战士们纷纷掏出小搪瓷碗、小口缸,你给我舀、我给你舀,甘醇清冽的茅台酒顺口而下,有的人喝着酒,还嘲笑着国民党军队:“要不是蒋介石,这辈子哪能喝上茅台酒呀!”<br> 说到这些老爸意犹未尽,思绪远飞......<br> 茅台美酒,享誉世界;万里长征,震惊世界。长征与茅台酒,70年前就有着一次精彩的相逢。缘于茅台镇的酒;缘于茅台镇的红色情结;缘于我们的向往,来到这座酒香四溢的小镇,了却由来已久仰慕的茅台镇,陶醉一下闻名的茅台酒。<br> 我们与当地老一点的人们聊起当年红军与茅台镇的故事时,对于当时的情景,镇上的一些老人记忆犹新:那一年,茅台镇上上下下住满了红军,沿街两侧,赤水河河坝上都睡满了红军。渡河时,白天黑夜都在过,夜里打起火把,照得满山通红通红的。<br> 茅台镇的茅台酒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还有一则故事流传,让我再来复述一下茅台酒与万国博览会的故事:<br> 1915年的时候,北洋政府参加万国博览会,当时是打着一个"茅台公司"名义的名义,但是在参展的过程中,因为是一种土瓦罐包装的白酒,所以外国人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反而是一些包装比较精美的白酒得到了众人的青睐。<br> 当时的官员看着十分着急,想着把自己国家赫赫有名的茅台酒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最终不能空手而归啊。但是无奈因为包装实在是太差,导致外人对茅台酒不屑一顾。如何才能引起众人的注意呢?<br> 当时众人抓耳挠腮还是想不到一个好的方法,这个时候忽然一个官员情急之中将土瓦罐包装的白酒茅台向地上摔去,瞬间瓦罐被掷碎!这个时候洒在地上的白酒马上散发出浓厚的酒香,渐渐扩散至整个会场。<br> 在万国博览会参观的人们闻到了这种别致的酒香,寻到源头发现竟然是中国人带到这里的茅台酒,而酒香扑鼻让众人陶醉,茅台酒顿时惊倒四座,就这样,茅台酒进入到万国博览会众人的眼中。<br> 这样的神奇,这样的美酒,这样溢满故事的小镇,怎能不让我们趋之若鹜呢?!<br></div>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