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青春】烙印——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华中

<p class="ql-block">文字:华中</p><p class="ql-block">图片:手机</p> <p class="ql-block">  “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大都是新中国创立后的第一代儿女。在逆境和曲折中,1700万知青中的多数人用青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他们在荒原戈壁、农村边疆,在苦难中铸就辉煌,他们屯垦拓荒,辛勤耕作,教书育人,传播知识,抢险救灾,医疗济困,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曾经造福一方。如今几十年的岁月,作为一个“知青”的语境,在时代游离的话语中,它确实包含了太多的意义,然而有着失落者满世界的怨言,更也有自强不息者难以名状的忍辱担当,而正是在这些怨言与忍辱负重中,他们竟然与国人一道埋头创造出了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强势大中华。历史有着太多的迷茫,如大江河上的烟波,识其形而未必尽得其志。</p> <p class="ql-block"> (一) </p><p class="ql-block"> 时光在悄悄的流逝,岁月在偷偷的奔跑。滚滚红尘,时光留不住我们的青春岁月,留不住我们人世沧桑,但唯一能留得住的是我们那些年最美好的记忆,知青经历深深地在我的心灵深处刻上难以磨灭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我随江西共大附中班上十八名同学踏上了农村广阔天地。我们下放在九江县新港公社迴峰矶大队,它位于九江县与湖口县交界之处,大约离湖口五公里路程。那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知青队,在公路上看不见我们的居住处。路途上颠簸了大半天的汽车,从公路拐入一条小道,再绕进山弯终于到了目的。映入眼帘的是一排依山而盖的知青宿舍。排房的左侧附近是李家村老实巴交的村民冬英婶一家居住。正前方是一个操场,右侧是李家村。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但有粉刷痕迹。屋顶上的瓦片压得密如鱼鳞,抬头只见瓦片没有天花板。眼前的情景令人有一种“身世如秋雨般凄凉,内心却落日般悲壮”。我们这群天真烂漫正处于豆蔻年华时期,无人生阅历的孩子,当时年少无知,感到路途遥远,前途迷茫......。生活环境的反差是巨大的,然而对我们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p><p class="ql-block"> 大队杨副书记兼妇女主任前来看望我们。她的出现令人惊讶,这么年轻的副书记,看上去只有二十二岁左右。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眉宇之间有种超越了她年龄的惊人的气质 。她的眉毛下两只炯炯有神的双眼异常灵动,明亮的眼神中,荡漾着一池清波,隐匿着她的聪明和智慧。两条乌黑的大辫子甩在背后,脸上总是扬着微笑。接着她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说道:“首先我代表大队父老乡亲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这里的条件非常艰苦,我相信你们会克服重重困难,与我们共同建设一个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杨副书记激情昂扬的话语,在我们耳旁久久回荡,给我们极大的鼓励与安慰。 </p><p class="ql-block"> 迴峰矶第一批知青人数总计37人,其中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附属中学18人,南昌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9人,南昌市中学1人,九江本地9人。省水利局带队干部2人。另外两个生产队长,一个老农,两个拖拉机驾驶员,均由本地村民担任。几年后陆陆续续来的知青总计60多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当年第一批知青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生产队长陈集运,二十三岁左右,身材高大魁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他这一双不大但很明亮的眼睛里,显露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谈笑风生,非常有趣。与知青同吃同住,近距离接触,平易近人。很快和知青打成一片,并掌握和了解每位知青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做思想工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9年在知青队聚会,陈集运队长(右二)与知青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汪队长,慈祥的面孔,和蔼可亲,看上去大约五十岁左右,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老汉。流水般的岁月无情地在他那古铜色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手掌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夏天的时候,他头上戴着一顶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总是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当年汪队长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二) </p><p class="ql-block"> 迴峰矶是棉区,常年耕种旱地。那些年仍然有血吸虫,不适应种水稻。我们种植的旱地和知青队被由新港至湖口的一条公路一分为二。那年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地里沒有要收成的庄稼。一眼望不到边的旱地犹如棕色地毯覆盖在长江岸边。</p><p class="ql-block"> 806是一个新建的三线冶炼厂,位于知青队北山脚下。当时正在修建大量的工人宿舍和家属房,工地需要大批小工。为了增加队里收入,陈队长帮知青联系到附近工地做小工,主要的工作是挑石灰桶。当我们来到工地上,看着忙忙碌碌的建筑工人,他们衣着普通,朴实厚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自祖国各地。阖家团聚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打点着简单的行李,带着父母亲的嘱托、带着妻儿的期盼,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建筑工地。偶尔我抬头仰望,几层楼高的脚手架上,他们的身影仿佛在半空中飞舞,只能隐约看到安全帽在跃动。这是他们在辛勤地工作。每一处的施工现场都能看到他们埋头苦干的身影,这是他们对工作的尽职,对建筑事业的热爱。我们被建筑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大家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傍晚我们翻山越岭,迈着疲惫的身躯,两腿像灌了铅似的,带着满脸满身的泥石灰回到知青队。经过二十多天工地的磨练,我们的皮肤晒黑了,身体结实了,使我们深深懂得劳动才能创造财富。</p><p class="ql-block"> 知青队主要收入靠种植棉花、小麦,黄豆、花生、芝麻等。其中主要的农作物是棉花,副业是沙山。</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春季,麦苗长势非常好。春天的田野景色迷人。清晨,朝阳宛如一个端庄娴静的新娘,娇媚地准时出现在东方的天幕上,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正在轻纱般的晨雾笼罩下醒来。晶莹的露珠遗落下来,一串串滚落在草丛中。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在微风吹拂下不停地荡漾,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四月下旬至五月初是棉花播种季节,五月份也是小麦收割季节。也是上半年最忙的季节。我们在老农的带领下,每天天微亮,到地里干农活,松地播种,将棉仔种下 ,总是披星戴月回来。</p><p class="ql-block"> 棉仔种下大约一至两周发芽长出嫩叶,一天一个样。花铃期多处于7月上旬到8月中旬的气候环境中,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时期,有70%以上的干物质在花铃期形成,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也是棉田管理的重点时期。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棉株对水反应敏感,如水分失调,代谢过程受阻,大量蕾铃脱落,并引起早衰,严重影响棉花生育进程,所以田间管理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在这期间劳动艰巨辛苦,要经历锄草、松土,打农药等,每天知青队长哨音一响,大家扛起锄头去棉田,老农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种植棉花与田间管理理。汪队长虽然没文化,但开会时,即兴而谈,滔滔不绝,饶有风趣,语重心长的话语催人奋发。</p><p class="ql-block"> 棉田管理打农药最辛苦,为防止棉田病虫害要对棉株进行农药喷射。我们使用过敌敌畏和乐果等农药,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敌敌畏被列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敌敌畏的气味还能忍受,但乐果的气味,简直是难以忍受,臭不可闻,闻之欲呕。农药装在木桶中,两人抬着桶,后面的人不停地按压桶中的扶把,农药连续不断地喷出。每年这个季节都是如此,我们不知闻了多少农药气味。</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我患疟疾(打摆子)。当时正在田间打农药,我感觉全身无力,却不知自己发高烧,一直坚持到收工。回来后全身发冷,体温38度多,被确诊打摆子。及时吃了药,打了针后,第二天烧退了,自我感觉很好,又继续劳动。我并不知疟疾发烧会反复。第三天,知青队通知我去公社开会。开会期间,我全身无力,着冷,本想坚持下去,但忍无可忍,只有俏俏地离开到公社卫生院看病。</p><p class="ql-block"> 当护士给我打针时,感觉异常疼痛,条件反射地从喉咙中迸发出“哎呦”两字,然后眼前发黑,此时我心里很清楚,完了,是否针剂过敏?瞬间晕过去了。护士手忙脚乱立即将我从注射室抬到隔壁房间刚放下,前后还不到一分钟,我就清醒了。此时身体畏寒,全身颤抖,已盖了两床被子仍然感觉冷气沁入背心。</p><p class="ql-block"> 护士告知有人找我,我万万没有想到双胞胎妹妹出现在我的病床前。生命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惊喜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双胞胎确实心有灵犀,在我最痛苦的时候,妹妹的出现令人感到惊喜万分,仿佛病情好多了!人生最大的无奈,莫过于不可预知的未来!人生最大的惊喜也莫过于不可预测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妹妹看着我痛苦的神态安尉地说道:“一个人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今从南昌来知青队看望你,得知你在公社开会才找到你。”妹妹的到来给我忧郁的心情带来莫大的安慰,两天后妹妹离队返昌,妹妹走后,我特别思念家乡。</p><p class="ql-block"> 青春的时光总是在往后无数个岁月年轮的缝隙里穿插交织,极惹人怀念。记得那时也挺有意思的,806厂与知青队相隔一座山,分别座落在山脚下。我们有时劳累了一天,也要迈着疲惫的双腿去806厂看电影,这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 </p><p class="ql-block"> 看完电影已夜深人静,我们翻山越岭走在山间小路上,仰望满天星光。俯瞰山脚下,806厂已是万家灯火。夜晚的山村是静静的,透过薄薄的云层,月光洒在道路上,微风吹拂着我们的秀发,我们仍然沉浸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中,意犹未尽,留恋忘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当年华中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秋天,棉田里呈现出一片深紫颜色的棉桃,一个个成熟的棉桃绽放出一朵朵白色的花,又到了秋收时节。看到眼前的一派景象,令人感到欣慰,这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所获得劳动成果。</p><p class="ql-block"> 记忆最深的却是秋天棉花收获的季节。当球形的果实裂成几瓣露出洁白如雪的棉花时,棉花便成熟了。天空风轻云淡,原野一片丰收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这时地里的知青是忙碌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抢时间采摘棉花,队里要求每人每天采摘的棉花按重量计入个人业绩。当清晨万籁俱寂,东边的地平线泛起一丝丝亮光,小心翼翼地浸润着浅蓝色的天幕时,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悄悄地下地。此时东方出现了瑰丽的朝霞,李家村的屋顶上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田野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凉爽。还似乎带有一股泥土的芳香。我们低头弯腰采摘,个个手脚灵巧,动作麻利,不甘落后。甚至有人调侃:天上有架飞机,我们都无暇顾及,无人抬头张望。正午烈日当头,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襟,累了就跪着摘。</p><p class="ql-block"> 太阳在走过了辉煌的路程后,渐渐西沉下去,依然留下黄昏那静静的美丽,留下一种坦然宁静的庄严。傍晚暮色暗淡,残阳如血,江面上如镶金边的落日,光芒四射,最后一丝残阳落在江面上,它与江水融为一体,金光璀璨。渐渐的夕阳收敛起它最后一抹余晖。我们满载丰收的劳动成果,肩扛一大麻袋的棉花,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知青队,个个头发蓬乱,衣冠不整,衣服、手脚甚至被棉枝划破。</p><p class="ql-block"> 胡丽兰,知青队的美女,五官端正,浓眉下那双闪着纯真热情的眼睛,伏在弯弯的眉毛下面。头戴一顶旧草帽,衣服破旧不堪,肩上扛着一麻袋棉花,显得身心俱疲。当她跌跌撞撞走进知青队时,迎面扑过来的一条知青黑狗对着她不停地狂吠,连狗都不认识她了。平时大家都顾不上梳妆打扮了,我们却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广阔天地——农村。</p><p class="ql-block"> 艰苦的生活也许会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未来的生活也许还会有比这更痛苦的。我们必须坦然面对,也许我们从此更能理解何为生活,我们开始思考人生,思索末来。每一次亲身的经历有它特殊的价值体现,我们努力用心对待了,我们也就收获了人生的金秋。不经历你哪会懂得付岀如此沉重,不哭泣你哪会知道微笑如此甘甜。</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2009年聚会时在知青队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知青的副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沙山。沙山座落在李家村西面,距知青队一公里左右。沙山表层与普通山没什么区别,表层野草丛生,内层全是金灿灿的黄沙。登上沙山之巅,可静观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景色。在沙山的北缘,可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水潺潺,沿着沙山蜿蜒西去。每天都有很多车,多则几十辆来之九江县市地区的车到此购买黄沙。每吨沙四元钱,解放牌的车装载四吨,大的货车可装载八吨,一般是两节拖箱。 </p><p class="ql-block"> 我和李国昌、郎明月、张健、陈汉华、被调至沙山挖沙装车。黄晓明负责登记每天车辆所购买黄沙的数量以及定期收帐。另外一位李家村村民平时也和我们一起挖沙。 </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恐怖忧伤的日子,知青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我们像往常一样,照常挖沙,并一铁锹一铁锹地铲沙装入来往的卡车内,劳动强度可想而知。下午,劳累了大半天的我们已筋疲力尽 决定两人一组轮流装沙。</p><p class="ql-block"> 张健身材高大,身高180公分。性格既有外向的开朗又有内向的稳重。他见我有点疲倦,一个健步跨过来接过手中的铁锹继续装沙。此时,一大片沙山无声无息整体往下移动。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黄沙瞬间已掩盖了那村民的腰部,当时他还未感觉到死神已步步向他逼近,还对着我们笑。与此同时黄沙继续向下推进,又将刚接走我手中铁锹的张健掩盖至大腿根部,幸好他个子高大,如果是我,早被黄沙掩至胸前。但是我很过意不去,如果不是他接我的手,他也不会处于危险。前后只有几秒的时间,我们包括张健在内,目睹村民被黄沙从腰间、胸部至脖子蔓延,那张恐怖可怕的脸被沙憋成紫黑色,最后将整个人淹没在沙海之中,一个鲜活的生命定格在那一刻。大家稳住和安慰张健,我边哭边跑向知青队求援,他们得知危急情况,这消息像一场突来的暴风雪,使人猝不及防,人们惊愕了。陈队长,汪队长火速带领知青赶往沙场救援。陈队长一路上内心感到自责 ,这怎么得了,万一出事我怎么向张健父母交代。此时张健就像打了霜的茄子,心中极度恐惧,那双求生的眼神充盈着痛苦的泪花。陈队长、汪队长现场亲自指挥,吩咐将带来的床板死死抵住往下移动的黄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救援,终于将张健从黄沙中救出,当时他已晕过去了。李家村的村民们试图从黄沙中寻找被掩埋的那位村民,但无从下手,只要一挖沙,上方的沙连续向下推移,只会将遇难者越埋越深。 </p><p class="ql-block"> 黑夜慢慢降临,遇难者的遗体还没找到。夜是幽静的,微风轻抚而过,万籁俱寂,天地之间空旷而广阔,唯有这孤独的月亮,远远的凝视着这安静的夜晚,大自然沉浸在酣梦中,静悄悄地孕育着一个不安宁的黎明。此时,哇!哇!哇!从沙山上空传来了老鹰凄凉的叫声,令人不寒而栗。那张憋得紫黑色的脸,总在我眼前浮现,白天的情景挥之不去,我恐惧地畏缩着,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要把我吞噬掉。遇难者的遗体终于在第二天上午才挖出来,昨天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今天就去另一个世界。我从内心为遇难者默哀,一路好走!人的生命确实脆弱,不堪一击 ,每个活着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9年聚会时在知青队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迴峰矶是棉区,比其它地区的农村富裕,我们下乡时,当地村民家有的就有自行车和手表。当江西其它农村一天一个工分只有几毛角时,这里一个工分就有1元多钱。每年我们除了扣除一年的伙食费外,还能分到一百多块钱。每年过年都是满载而归,有队里分得黄豆、花生、芝麻等。用自己挣来的钱再去购买鸡和鸡蛋带回家。这是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为了节省车钱,我们都是乘坐闷罐列车回南昌,用篇担挑着用汗水换来的土特产,个个看上去就像一群地地道道的难民。厢内空荡荡没有任何设施,它的两侧共有四个小窗户,可以通风透光,但仍然显得昏暗。一边一个可以推拉的笨重大铁门,门后有一条铁链拦着以防人员坠落。列车汽笛一声长鸣,冒着白烟缓缓启动,火车喘着粗气,一路由北向南爬行,列车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四个小时的车程让我们感到疲倦,我们紧闭双眼,背靠背地席而坐。车轮滚滚发出有节奏的“咣当咣当”声,摩擦铁轨道岔的“滋啦滋啦”声,也没能将我们从梦中惊喜。列车把一群从农村锻炼的年轻人,送上返回故乡之路。</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是一生中最真切的回忆。它像一幅绚丽的画,光彩夺目;又如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回眸青春的美妙,几乎每一处都有生命的奔息,无论你选择哪个角度透视青春,都是那么玲珑剔透。它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把青春融入生活,你才能领会青春的真谛。它并不是华丽的外衣,人生并非花团锦簇。青春的笑容,容光焕发也常和眼泪融在一起。 </p><p class="ql-block"> 木生和小凤的恋情在艰难的岁月中,埋下了一粒知青种子。小凤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冲破重重阻隔,有情人终成眷属。小凤,性格外向,为人诚恳,心地善良,做事麻利干脆利索。木生,性格内向,朴实厚道,生性腼腆。他们的恋情最初不为人知,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走在一起。小凤喜欢木生的朴实厚道,木生喜欢小凤的心地善良。一路相伴是人生中最为深情的眷恋。那刻骨铭心的温柔,让小凤颤动的心时刻都感受到爱的温润,小凤心里只有木生:因为有你,我相信我自己;因为有你,让我满怀希望,使得我的生活绚丽多姿。 </p><p class="ql-block"> 青春如观一帘飞瀑,在那无悔的奔流间体味生命成熟之初,那是最纯美的色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凤感觉胃口不好,总想呕吐 ,才发现她自己怀孕了。 “木生,我怀孕了”小凤胆却地说道。当她将这一消息告诉木生时,令他不知所措。他深知如在农村结了婚,意味着永远扎根农村。“拿掉”木生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两个字深深刺痛了小凤纯洁的爱。她那双眼睛,像充盈的湖水似的,慢慢地波动着,闪着光,终于一股泪水簌簌地溢出了她的眼睛。 </p><p class="ql-block"> 小生命日见大起来,她不敢出工。白天宿舍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她蜷缩在床角抽泣着,夜晚看着窗外电闪雷鸣,树木在风雨中飘摇着,那个雷雨交加的天气让她感到孤单,恐惧占据了她整个心灵。真的不敢想象:木生,没有你的世界,会多么寂静无声,多么枯燥乏味。我不需要你满脑的智慧,满身的经验以及深遂理智的眼光,只需要用你的真诚坦荡与平平谈谈。她只有天天躺在床上等待小生命的降临。 </p><p class="ql-block"> 青春是雨,朦胧却又多情,假如不去把握,就会变成清泪,在伤心时破碎;青春是风,来得仓促去得匆忙,假如不去挽留,就会在不经意间中转瞬即逝,无情地飘走无踪。 他俩的爱情经历曲折,一路走来,坎坷心酸,命运降临,情爱复燃,她对爱的执着与追求令人感动,却又同情无奈。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哪怕只有一点希望,绝不放弃。小凤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木生,他们携手一生,最终修得正果。他们是知青队唯一在农村结婚的知青。县里知道他们的事后,送来木头和棉被表示祝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9年聚会时在知青队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时光,无比柔软,见证着我们经历的过往。岁月,沧桑依旧,沉淀着生命中的那些悲欢离合。知青之间充满了血溶于水,兄弟姐妹般的亲情和爱心。上山下乡那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心,演绎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我们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广阔天地——农村。我们经历了酸甜苦辣,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富丰了人生阅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一首无悔之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9年聚会时在知青队合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