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旅程

王金库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的旅行;这是一段酝酿已久的旅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上学时从课本上看到“青海湖”的那一刻起,我便对青海有了一种神往!</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说,西藏是一种不去就治不好的病,新疆是一种去过便戒不掉的瘾。那么青海,就是一味良药,既能治好西藏的病,更能治好新疆的瘾!</p><p class="ql-block"> 既然青海是一个人一生中一定要去的地方,那就去吧!</p> <p class="ql-block">  肆虐已久的疫情终于缓解下来了,7月8号,我们从郑州新郑机场起飞,直飞西宁。我们一行大小二十多个人从不同的方位在西宁集结。</p> <p class="ql-block">  去青海的人,大都会去塔尔寺。</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我们的旅行第一站,就走进了香火旺盛的塔尔寺。不为朝拜,只为了让浮躁的心静下来,哪怕有片刻的脱俗、安宁。</p> <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佛教徒,大多数游客也都是为了参观而非朝拜。但当看到那规模宏大的寺庙、栩栩如生的佛像,尤其是看到一个个信仰者至诚的礼佛方式——“磕长头”,我的心头便怦然一动,一种敬意油然而生!那一刻,我明白了两个字的份量:信仰!</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p><p class="ql-block"> 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的美,人尽皆知。但又有几人能写得出她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我自以为笨拙,不敢班门弄斧。那就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青海湖的评语吧:“众多湖泊都以瑰丽秀奇为人所爱,青海湖单单把瑰丽舒展为平淡,把秀丽换成一种壮阔。在这里,草原和大海得以对接。草原的优美,海的浩瀚与湖的沉静交织在一起,成就了青海湖的博大之美!”</p> <p class="ql-block">  海子曾写过一首《青海湖》,能触动海子的情怀并为她写诗,你就知道,青海湖,该有多美:</p><p class="ql-block"> 这骄傲的酒杯 </p><p class="ql-block"> 为谁举起</p><p class="ql-block"> 荒凉的高原</p><p class="ql-block"> 天空上的鸟和盐</p><p class="ql-block"> 为谁举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美景,多一笔少一笔,都是遗憾;多一处少一处,都是败笔。你甚至怕自己的闯入,破坏了她的祥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近年来成了网红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它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境”。</p><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是夹在祁连山支脉和昆仑山支脉两山之间,因山上常年积雪,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水天相接,盐湖与雪峰交相辉映的自然风光。那至纯至净的湖水,像上帝遗落下的一面镜子,倒映着世界万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青海多盐湖。</p><p class="ql-block"> 上帝偏心,总把最美的风景留在青海,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吗?</p><p class="ql-block"> 看过了茶卡盐湖,以为就是人间仙境了,当一走进大柴旦的翡翠湖,心中不由得又是一惊: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那深浅不一、颜色各异、层次鲜明的盐池,分明就是一块块“翡翠”!</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没去过大西北,就不知道中国有多大。</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旅游大巴,从大柴旦出发,沿着柴达木盆地,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一路向西,去寻找另一个梦;飞天敦煌!</p><p class="ql-block"> 青海真大,一连几个小时,我们在车上昏昏欲睡,好像永远也走不到头。我当然知道,青海之西还有更大的世界,新疆还有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为无聊,脑海里便浮现出好多与大西北关联的人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王维和他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想起了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的张骞;想起了两度收复新疆的左宗棠……</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荒漠连着荒漠。车渐近敦煌,一个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问题似乎有了答案。从踏上这趟西去的旅游大巴开始,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青海的树去哪儿了?此刻,我终于看懂了青海的另一种色彩,读懂了青海的另一种美——大漠、戈壁、荒凉!美哉,壮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没到鸣沙山月牙泉之前,我已经在心里无数次描绘出了景区的美景。但当真走到景区,看到鸣沙山的景象,我还是吃了一惊!虽然来自黄土高坡,对各种各样的黄色已经见惯不惯了,但鸣沙山的“黄”却与众不同。它是那样的金灿灿、亮闪闪,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夺目,以至于我们原本商定的集体照都来不及拍,大家就已“消失”在景区里了。</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约5公里处,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鸣沙山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来到沙漠,总是要体验一番骑坐“沙漠之舟”的乐趣的。我们各自把自己想象成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帮驼队:有西域的商人,有晋商的掌柜,抑或自己就是远嫁西域的“文成公主”。</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月牙泉的水从何而来?茫茫大漠中怎么会有如此一景?两千多年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将它淹没?</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里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p> <p class="ql-block">  至今还记得余秋雨在《沙原隐泉》中对它的描述: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p><p class="ql-block"> 让人神醉情驰的,何止是余秋雨老先生!</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和月牙泉就像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一起牵手走过了两千多年。也许是杞人忧天,真希望月牙泉的水不再枯竭!“鸣沙戏月泉”,愿这对孪生姐妹能够一直牵手走下去,直到地老天荒!</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是敦煌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敦煌,始于一个人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1650年前,一个叫乐僔的僧人来到了这里,眼前三危山状若千佛的金光使他坚信这是佛的启示,于是他留在了这里,开凿了一个洞窟,莫高窟千年营造的序幕就此拉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了读懂敦煌,为了看懂莫高窟,头天晚上,我们特意花了三百多块钱,看了王潮歌执导的大型实景演艺项目《又见敦煌》。</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p><p class="ql-block"> 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作如下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间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p> <p class="ql-block">  走进莫高窟,就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因为不能拍照,导游的解说我听得格外认真。那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形态各异的壁画,在我的脑海中都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由此,我想到了王圆箓,那个背了一百多年骂名的屈死的道士;想到了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他们怎样用肮脏手段骗取了王圆箓手中的文物;想到了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大量的敦煌流失的文物……心里不免有点沉重。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个人,那是历史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的嘲讽。</p><p class="ql-block"> 好在,中国已不是当年的中国,外国人可以盗走中国的文物,却永远盗不走中华的文明。</p><p class="ql-block"> 一个短暂的旅程结束了。下一次的目标,西出阳关找“故人”!</p><p class="ql-block">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