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怀仁城内故事(三十六)</p> <p class="ql-block"> 理发店在从前叫“剃头铺子",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发型,也不讲究美不美观。只是头发长了把它剃去而已,所以大多数人自己在家就解决了,不会去剃头铺剃发。</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剃一个头一个大字儿(铜钱)建国后,剃光头一毛五分。大部分人舍不得花这个钱。庄户人都是自己老婆给剃,往往因不会磨刀,手上没功夫,剃得特别疼。头上割几绽,那是常事。至于给小孩子们剃头,那更像是活牛剥皮呢!</p> <p class="ql-block"> 剃头匠肯定是出现在清代,因为明朝百姓都是满留头,剃头的人只有庙里的和尚和尼姑。</p><p class="ql-block"> 古代有一种刑罚叫“髡"。就是把犯罪人的头发剃掉。这个习俗一直留传到了今天。但辽金时期契丹人,却有髡发的习俗。他们把大部分头发剃掉,留下一小部分做成各种型状。如今有的小孩头上留“马鬃"和“拽命毛"、“月牙",便是这种风俗的遗跡。</p> <p class="ql-block"> 剃头铺子在过去,一般都是闲汉们聚集的地方。他们谈天说地的交流着各种信息。为了不惹事生非,铺子里都会写上“莫谈国事”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 怀仁旧日的剃头铺招牌是“朝阳取耳,灯下剃头"。也就是说剃头铺还有掏耳朵,及清理鼻毛,刮脸的服务,这是招徠顾客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你看他们店面上的对联:</p><p class="ql-block"> 清水剃头浑身爽</p><p class="ql-block"> 观眉取耳遍体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能取文武公卿耳</p><p class="ql-block"> 善剃儒释道教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属毫末技艺</p><p class="ql-block"> 却是顶上功夫</p><p class="ql-block"> 这是卑微的职业者,在努力维护自己的行业自尊。</p><p class="ql-block"> 剃头渐渐向美发的方向发展,后来又有了手动和电动的“推子″。能把头发理成各种造型。刚建国我们和苏联交好,社会上就流行苏式“一边倒”的发型。那时有了发油,但人们不认识那种有些煤油味的东西,当时流传这一句“留平头,抺煤油,不三不四为朋友。”的俗语。</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城里的剃头匠有田贵、杨五旦、宋秉旦。</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剃头匠”被“理发员"取而代之,后来“理发员"这个词也不时兴了。社会进步得速度太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