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变化从鞋子说起

空心木头

出生于70后的我们,从贫困的70年代艰苦岁月,见证了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变化。从一无所有到白手起家,紧跟时代的潮流,进入日益丰富生活越来越好的现代社会。<div>  70后的变化主要是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的我们吃着美味佳肴,住进楼房,却依然怀念着童年纯洁温暖的岁月。</div> 70后生活的变化从鞋子说起。如今的我们,开着汽车,出门走在平坦的道路上,70年代我们的童年岁月,却赤着脚,走在田垄间,即便是寒冷的冬日也不觉得冷。每逢下雨天,路上泥泞坎坷,我们却乐颠颠地蹦蹦跳跳,欢快地走着。<div>  小时候的我们,生活需要的都是父亲和母亲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慈爱的母亲为我纳出布鞋,我便有了人生中第一双鞋子,穿在脚上,暖暖的,心情特爽。</div><div> 后来,改革开放初期,乡村的杂货店卖着凉拖鞋,我们穿在脚上,没走多久就脚板被磨出了血泡。为了让脚腿不再痛,我们贴上碎布依然穿着凉拖鞋。</div> 进入80年代,拥有一双上海制造的皮鞋,是我们青春少年的一种时尚。在商品流通不太顺畅的过去,上海的南京路上挤满了因公出差的外地人,他们带着朋友嘱托来这里挑选上海皮鞋。<div>  这种鞋子样式古板,质地结实,风里来雨里去不用担心它会张口漏水,是忠实本分的朋友。不会渲染你的心情,也没有什么新意,但安全可靠,像保守的旧时女人。</div> 实际上,女人们热衷于上海皮鞋,是经济贫乏年代没有选择的选择,因为它的好处没有对比,也没有竞争。渐渐地,市场上的皮鞋款式丰富起来,当然这是经济活跃的表现。<div>  那种尖头细高跟的鞋子成了女人们的新宠。纤巧的形状毫不留情地挑剔着女士们肥瘦不等的脚。</div><div> 当你走在街上看到某个步伐怪异的女人,一定得见怪不怪,那是穿得走了样的高跟鞋在作崇。当然更普遍的效果还是因鞋跟高度的衬垫,女人们的步态更家婀娜生动了。</div> 当社会上在为各种学说思潮争得焦头烂额之际,女人鞋子上面的花饰也繁复起来。记得曾一度流行的漆皮皮鞋,用金属片、珠子做成的花饰遍布鞋的全身,包括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鞋跟。<div>  过分的俗艳和脂粉气,是对以前单调贫乏的反弹,像钟摆从一极到另一极,徘徊着,神情犹豫而张皇。</div> 我第一次穿皮鞋的青春岁月,是在我读大学的那些日子。那时候,我从农村来到城市读书,走进宿舍时还穿着凉拖鞋,脚板上沾满泥土,同学笑我太土气。我便到市场上买来皮鞋。<div>  后来我听女同学说起,原来,当年我们穿皮鞋,女同学穿高跟鞋,除了美观,还兼顾了力学原理,鞋跟加粗减轻了脚板的压力。</div><div> 尤其厚底方头鞋流行后,很多男人抱怨没有女人味儿了,可是只有女入心里最清楚,如果迁就男人们调制出来的女人味儿,那会以自己脚部的疼痛为代价,现在已经不是谁去迁就谁的年代啦。<br></div> 厚底鞋源自戏剧舞台,它和面具一样,是为了强调戏剧效果,显示戏剧和生活的疏离。女人们硬是要把两者糅合在一起,她们说戏如人生嘛。<div>  于是厚底鞋出现任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如今是厚底更厚,方头更方,有的简直像鳄余的血盆大口。厚底代表坚定,方头代表开阔,反正女人们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性格,她们开始在自己定义自己的美丽了。</div> 从赤着脚走在田垄上到穿上皮鞋,70后的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变化,生活带来的变化。每次看到女人穿着时尚的高跟鞋,看到人们穿的鞋子日益多样化,就感觉到生活真的好多了。<div>  出生于70后的我们,一直是新生活的实践者,在时尚潮流的风起云涌中,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永远充满活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