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隔篱莲影</p><p class="ql-block"> 芥川龙之介有一篇散文,名为《镜子》,写的是有一次,一位夫人带着女儿去拜访他,这位夫人喋喋不休地讲述人情世故,作家看到小女孩百无聊赖,有些于心不忍。但这位女士说没关系,她女儿最喜欢照镜子,给她一面镜子就好了。她对着镜子,一会儿修修妆饰,一会儿整整头发,一会儿又挤眉弄眼,乐此不彼地跟镜子里的自己玩。作家忍不住冷笑道:其实你也一样,只不过她照的是镜子,你照的是俗世。</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也都照过镜子,小时候或许也曾像那个小女孩一样,对着镜子没完没了地捯饬自己;长大了,或许又像那位夫人一样,以俗世为镜子,不停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准则甚至人生目标。</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看到别人升官发财,就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因而忧愤不已。看到别人落魄潦倒,就觉得自己才华出众,因而沾沾自喜。听到赞美便洋洋自得,听到批评便觉含冤受屈。总之,心情总随着外界的声音而起起伏伏。</p> <p class="ql-block"> 其实,镜子里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自己。大家知道,镜子的光线、角度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容颜,不然拍摄影视剧为何要专业摄影师?至于俗世,那更是一放大版的哈哈镜。同样一个你,在亲人眼里你勤劳善良体贴尊老爱幼,在朋友眼里,你正直善良仗义乐于助人,在不喜欢你的人眼里,你毛病多多,在恨你的人眼里,你简直就是一无是处。</p><p class="ql-block"> 更悲催的是,这样一个哈哈镜无处不在,而且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如果你每天对着它照来照去,并在意你在其中的样子,内心就永远不得安宁!久而久之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p> <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一天,你在迷茫困顿之际,翻开了一本书,发现竟是字字珠玑、句句哲理,才突然觉得心明眼亮。于是乎,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沉迷于书本,心情远远好过各种照镜子。</p><p class="ql-block"> 从书本里,从故事中,从一个个人物身上,你大致可以判断出真实的自己。比如一本《红楼梦》就塑造了那么多人物形象,他们的人性弱点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多愁善感且心性高洁的林黛玉,表面随和却内心冷酷的薛宝钗,心直口快却才华出众的史湘云,精明强干却心狠手辣的王熙凤……。你最像谁?大致会有一个判断。</p> <p class="ql-block"> 再比如,读过《简爱》,你一定会明白,身无分文的孤女简爱,是如何逆袭成为人生赢家。而《藻海无边》里的女主安特瓦内特,原本是一个美丽富有而且善良的女子,却最终沦为阁楼上的疯女人。还有,读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你看到一个内心充满矛盾,不善于把持自己情感的女子,会走向怎样一种荒谬的人生结局。</p> <p class="ql-block"> 总之,随着阅读书目的增加,你会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价值观,对人世间的种种是是非非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判断,也就是有拥有了自己的心灵之镜,这是一面真正看透人心并洞穿自己的照妖镜。拥有它,在纷乱喧嚣的人海中才不会随波逐流,在跌宕起伏的人世间才不致于迷失自己。拥有这样一个心灵之镜,你的内心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16日写于上海</p><p class="ql-block"><br></p>